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新書推薦 | 《美國城市史百科全書》

新書推薦 | 《美國城市史百科全書》

原標題:新書推薦 | 《美國城市史百科全書》

微店購買碼


(建議掃兩次)


書名: 美國城市史百科全書

叢書名:城市史譯叢


作者:戴維?古德菲爾德 主編


譯者:陳恆 李文碩 曹升生等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年:2018-8


開本:16K


頁數:896頁


字數:160萬字



內容簡介

城市歷史是一個跨學科領域,包括建築、規劃、社會學、環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這本百科全書的300多名撰稿人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和大學,以及公司和政府機構。主編古德菲爾德博士是北卡羅來納大學歷史教授,參與撰寫或編輯了十餘部與北美歷史相關的書籍。本書從經濟學、地理學、人類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多種學科角度探討了美國城市地區的興起,焦點主要集中在20世紀,在這個時期,美國發生了最劇烈的變化,從更多的農村轉移到主要的城市定居模式。儘管有其他作品與本作內容相似,但通過對城市歷史學科的總結,這部百科全書似乎找到了一個獨特的領域。


作者簡介|


戴維?古德菲爾德博士(David Goldfield),本書主編,美國歷史學家、作家、電影導演和教授。他本人撰寫或主編的書籍有16部,其中多部榮獲普利策圖書獎提名。目前擔任北卡羅來納大學歷史教授。



譯者簡介|


陳恆,上海師範大學歷史學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研究領域為西方史學史與史學理論、西方城市史。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等雜誌上發表文章多篇,承擔多種國家項目。


中文版序言


1987年,我第一次來中國,在四川大學開設為期四周的美國城市史課程。那時,中國還是鄉村國家,但從那時起到現在,中國正經歷著一個快速而令人讚歎的轉型,變成一個現代化、工業化的城市國家。美國的經驗對中國有何借鑒之處呢?


從1987年到今天,中國城市化的規模和速度都超過美國,但兩國之間也有著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徵,這讓我們得以進行比較。從文化的角度看,美國人從來不屬於城市,從建國伊始,我們就相信這個國家的未來在於鄉村和小城鎮。而城市,卻代表著腐蝕的力量——那裡道德淪喪,密集而且擁堵;那裡沒有大自然的美,削弱了國家的實力。


儘管從文化和環境的角度抨擊城市,但這卻未能阻擋美國人離開鄉村和小城鎮,也沒能阻擋那些在鄉村生活了幾代人之久的人們移居城市。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城市曾經是、現在是,而且將來仍然是國民經濟的重心和發動機;因為城市始終是創新中心和決策中心,並激發人類的想像力;因為城市是當代這個愈發全球化的社會裡體現國家意志之所在。1987年當我來到成都時,美國城市史還是個頗為新穎的領域,《城市史研究》(Journal of Urban History)那時還只有13歲。可是今天,城市史研究早已枝繁葉茂。新的研究已經證明,即使我們理解城市病並解決其在經濟、政治和環境方面的問題,城市也不代表著美國未來的希望。最終的目標,是激發人類的潛力,來讓所有人得以享受和平與繁榮。


《美國城市史百科全書》展示了美國城市及其居民的歷史變遷。本書的詞條,既包括美國的大城市,也包括大城市的建設者;既包括爭奪城市空間、形象認可和生存空間的不同群體,也包括城市建築、開放空間和文化活動所展示出的意象。本書凝聚了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夠激發美國以及全世界的城市史研究。


1987年以來,我已多次重返中國,最近的一次就在2014年春季。巨大的變化不僅僅發生在成都,整個中國都是如此,其勢不可擋之勢令人印象深刻。我每一次重回中國,總感覺是第一次來到這裡。城市是凝結著人類偉大的創造力,所以,親眼見證一個城市國家的出現怎能不令人振奮。我由衷地希望這本《美國城市史百科全書》能夠讓您了解美國走向城市國家的歷程。


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


歷史學羅伯特?李?貝利講座教授


戴維?古德菲爾德博士


譯後記


從20世紀起,美國就已成為城市國家。而在此之前,城市已然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和社會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經濟活動的中心、是政治決策的舞台,也是文化融合的溫床。甚至一部美國歷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關於美國城市的歷史:從印第安人在北美大陸的定居點,到歐洲移民在荒野中的邊疆城市,再到今日美國持續蔓延的城市景觀,幾乎美國歷史的每一個時代和每一起重大事件,都與城市緊密相連。


擺在您面前的這部《美國城市史百科全書》旨在展示當代美國城市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書的詞條,既包括美國的大城市,也包括大城市的建設者;既包括爭奪城市空間、形象認同和生存空間的不同群體,也包括城市建築、開放空間和文化活動所展示出的不同意象。本書整合了既有的學術成果,同時凝聚了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美國城市的不同側面。


從縱向看,本書的時間跨度主要涵蓋了過去150年的美國城市史。之所以選擇這一時間段,是因為這一時期集中反映了美國城市的發展變化——正是在這一個半世紀中,美國從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並進而向後工業時代過渡,美國城市也因之不斷調整。

從橫向看,本書的主要內容涉及許多方面,跨越多個學科。本書的撰稿人來自多個不同領域,從各自的研究興趣出發,對城市的某個側面展開研究。儘管研究領域各異,但撰稿人都將自己的研究對象放入城市進程中,在城市為何增長和城市如何增長的大框架下開展探索,舉凡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地理學、城市規劃學和歷史學,都融匯在本書中。


從辭條選擇看,本書的詞條既包括傳統的學術課題,也包括新興的研究熱點。城市間競爭、公共服務的起源以及城市內部的社會流動這些曾經的熱點話題均在本書中佔據了一席之地,而新興課題同樣如此。對於城市歷史的研究,離不開對於當代世界的理解,因此女性城市經驗、城市中與性別相關的制度和規則等性別話題,以及垃圾處理、疾病防治等城市環境問題,也出現在本書中。同樣,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主流研究,即對重要城市歷史的傳記式研究,以及近期的熱點話題,利用種族、階級和性別等新工具對空間、權力及二者互動的持續關注,都在本書探討的範圍之內。


通過本書的詞條不難發現,城市史研究者的學術背景是多種多樣的。儘管本書是一部關於歷史的百科全書,但同時也沒有割斷與當前和未來的聯繫。


就其學理意義而言,本書展示了美國城市史的基本面貌,描繪了美國城市發展的基本歷程。通過本書的詞條,讀者可以了解美國城市的多個不同側面,並認識城市在過去與當前的聯繫和區別;同時,對於研究者來說,本書整合了既有研究成果,指引了繼續研究的方向。與此同時,美國城市史同時也是一種從整體上探索美國歷史發展路程的角度之一,是全面認識和理解美國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透過本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美國歷史。


就其現實意義而言,本書通過對美國城市發展歷程的研究,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在城市發展中提供借鑒。當代中國正經歷著快速轉型,正在從農業國家轉變為城市國家,許多曾經出現在美國的問題,如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公共服務缺口的彌補、城市環境的惡化等,也成為當代中國城市面臨的巨大挑戰,而本書對美國城市史的介紹和研究,無疑為我國走向城市國家、解決城市問題提供了經驗和教訓。


陳恆、李文碩於


光啟編譯館


2017年12月31日


詞條選摘


簡?亞當斯

ADDAMS, JANE



簡?亞當斯(1860—1935),是19世紀末一位很有抱負的社會活動家,她支持社會改革,1889年創辦的赫爾會所是美國社區改良運動的開端(Settlement Movement)。1860年,亞當斯出生於伊利諾伊州錫達維爾(Cedarville)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享受著與其地位相稱的悠閑生活。不過,簡?亞當斯卻想用自己的一生去做更多的事。1887年赴歐遊學旅行期間,亞當斯參觀了湯因比廳(Toynbee Hall)。該組織以其創立者、在牛津接受教育的英倫紳士阿諾德?湯因比(Arnold Toynbee)來命名,它位於倫敦骯髒的白教堂(White Chapel)區,致力於窮人的教育和生活改善工作。



20世紀初的赫爾會所


簡?亞當斯模仿湯因比廳創立赫爾會所。它位於芝加哥霍爾斯特德街(Halsted Street)的一個工人階級住宅區,致力於消除很多工業城市存在的階級差距。隨著北部城市工業化的興起,大量歐洲移民湧入美國。這些移民住著破爛不堪的房屋,安家於骯髒和充滿疾病的環境中可謂城市中產階級的典型。為了消除城市化早期的不良狀況,赫爾會所在理念上拒絕宗教信條,轉而藉助科學理論。維多利亞時代的改革家,例如簡?亞當斯,不再接受個人禍福皆由天定的聖經教義,他們指出,生活的環境才是影響個人生活狀況的原因。赫爾會所的女志願者們為進入芝加哥的新移民提供各種知識和文化課程,以此來促進移民的自我改善。


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簡?亞當斯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作為和平主義者以及美國婦女和平黨(Women"s Peace Party)主席,她強烈譴責戰爭的非道德性。由於其政見不受歡迎,她成為1918—1920年「紅色恐慌」的攻擊對象。儘管如此,簡?亞當斯還是因其和平實踐活動而被授予1931年諾貝爾和平獎。隨著政府對全體公民的立場日益積極(尤以新政時期最為明顯),慈善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國家開始擔負起救濟窮人的責任。1935年5月31日,簡?亞當斯因疾而終。


延伸閱讀書目:


●Addams, J. (1910). Twenty years at Hull-House with autobiographical notes. New York: MacMillan.


●Diliberto, G. (1999). A useful woman: The early life of Jane Addams. New York: Scribner.


Carrie M. Poteat文


趙顯博譯 陳恆校


本文轉載自「世界歷史放映室」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三聯書店 的精彩文章:

為了自己的慾望而摧殘小朋友的人生, 那種人,不能原諒。

TAG:上海三聯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