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木乃伊製作過程全揭秘:步驟詳細,步步驚心,膽小誤入(圖)

木乃伊製作過程全揭秘:步驟詳細,步步驚心,膽小誤入(圖)

原標題:木乃伊製作過程全揭秘:步驟詳細,步步驚心,膽小誤入(圖)



「肉體死亡為靈魂開啟通往永生的大門。」這是埃及《亡靈書》上的記載,古埃及人認為今世的歡樂都是極為短暫的,死後的極樂世界才是人的終極追求。

那麼,如何才能順利到達來世的幸福世界呢?古埃及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妥善地保存屍體,如果屍體特別是頭部沒有保存好,死者將無法進入天堂,因此古埃及人不厭其煩地用繁縟的手續來處理屍體,以求進入天堂。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花費了10年的時間,認真考察了木乃伊製作的全過程之後,終於搞清楚了木乃伊的製作方法,並且做了詳實的筆記,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在他的筆記當中這樣記載到,古埃及的法老去世之後,首先會被送去進行第一步處理。在這裡,法老的屍體會用蘇打水仔細地洗乾淨。洗乾淨後的屍體,交給祭司來進行處理。為了防止面部腐爛變形,祭司們會將松脂塗在法老的面部。然後就是對法老頭部的處理,祭司會選一根特製的管子從法老的鼻孔刺入顱腔內,用力攪拌,直到把腦漿全部弄碎為止,然後,把法老的腦漿吸出來扔掉,在古埃及人心目中,腦漿是最無用的東西,不用保存。接著,祭司會把特製的香料和藥物填充到被抽空的顱腔中,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保持腦袋不變形,另一個就是防止顱腔內部腐爛。


第二步,就是對內髒的處理。祭司會用清洗過的特製刀子,在法老屍體腹部左側切開一個小口,用酒精擦過手之後,將手伸進切口,小心翼翼地將肝、腸、胃、肺、脾五種器官切下來。五種器官切割的順序也不能改變,把切下來的器官先放入盛滿食鹽水的陶罐一段時間,等到將器官的水分全部吸干之後,再在器官上塗滿松脂和食用油,一定要確保把器官的每個部分都塗抹到,最後再把處理過的器官分別放入裝滿香料的罐子內,這些罐子被放在陵墓中法老屍體的周圍。

在第二步處理內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護好心臟,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腦漿一點都不重要,而心臟是最重要的,是人的「智慧之源」,有一絲一毫的毀壞,法老都不能復活。如果祭司在此過程中不小心弄壞了法老的心臟,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所以在處理內髒的過程中一定要謹慎再謹慎。而心臟仍然保留在胸腔內,不能動。但是,還是要對心臟進行處理,祭司會用鹼粉和食鹽慢慢地吸干心臟的水分,再用棕油清洗一遍,然後把一個聖甲蟲形狀的護身符放在心臟位置,這個護身符的作用是保護心臟不受損害,整個過程務必要保持心臟的完好無損。《亡靈書》記載,在處理法老內髒的時候有三班衛士輪流監視,如果祭司不小心弄壞了法老的心臟,他將被處以極刑,這就是懲罰。


掏空的胸腔和腹腔,會用棕油清洗乾淨,然後放入蘇打、泡鹼粉、香料等,整個屍體會用細麻布包好放入盛滿泡鹼粉和食鹽的容器內進行脫水,脫水的過程一般需要40天左右。脫水完成後,屍體體腔里的東西會被取出,並且再次放入桂皮、松香等防腐劑。放入防腐劑的作用是保持屍體乾燥不腐爛,另一個作用就是保持腹部不要塌陷,之後就會用針先將切口縫合起來,在縫合處貼上一塊畫有荷露斯眼睛的皮,古埃及人認為荷露斯的眼睛代表復活的力量,對法老的屍體具有神秘的保護作用。


到了這一步,法老木乃伊的製作已經基本上完成。下一步就是對法老的屍體進行化妝整形,這需要專門的化妝師。化妝師用各種物質做成的顏料,在法老的面部畫出清晰的線條,因為屍體脫水之後面部變形,化妝就是防止木乃伊面貌模糊。其次,就是給木乃伊戴上假髮,穿上華麗的衣服,身體各部佩戴珍貴的首飾。


最後就是包裹木乃伊的階段,工匠們先在屍體上塗上一層松脂,把法老的雙手交叉在前胸,然後開始用亞麻布包裹。亞麻布都是用棕櫚油浸泡過的,沿著四肢和軀幹,包裹到面部和心臟部位時,祭司會進行祈禱,工匠們有時還要把一塊護身符放在亞麻布之間,護身符一般做成聖甲蟲形狀,或者刻有荷露斯的眼睛等,當屍體包裹完畢後,木乃伊製作便告完成,整個過程一般要花費七十餘天的時間。


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人們始終相信人能夠死後復活。因此,為了復活,窮人也會製作木乃伊,當然不會像法老貴族那樣,他們的製作過程很簡陋,在胸腔內填入雜草、木屑等乾燥劑,然後放在沙漠地帶進行脫水處理。這種簡單方法製成的木乃伊效果當然很差,因此很少能夠長時間保存下來。以現代科學來看,死後復活是荒誕不經的傳說,通過脫水處理的乾屍木乃伊復活更是不可能,但是,人總是要為了一點什麼而活著,也許這就是古埃及人一生追求的夢想。

更多內容見《歷史的底牌》,噹噹網滿100減50、京東網滿200減100,淘寶4折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裁縫 的精彩文章: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玄武門事變」背後的歷史真相(圖)

TAG:文裁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