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張反擊戰罕見老照片,這就是中國軍魂,國人淚目!
原標題:11張反擊戰罕見老照片,這就是中國軍魂,國人淚目!
文 | 鐵血君
上世紀70年代末,素與我國交好的越南在蘇聯支持下背信棄義、掉轉槍頭,一再侵佔我國領土,1979年2月17日零晨,我軍奮起還擊,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多個重要城市,3月16日勝利後全部撤出。然而此後,中、越在老山、者陰山、法卡山等邊境地區相繼爆發衝突,持續達十年之久。我國軍人為保衛疆土,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左圖為1985年12月5日,蘭州軍區陸軍第47集團軍參加兩山輪戰前,士兵楊越朝與未婚妻盧俏梅,在西安車站含淚惜別。此處一別,或許來生才能再見。許多戰士臨行前,手捧一把祖國的國土,以寄對家國的思念(右圖)。
一輪又一輪的戰役十分慘烈,有時候一個陣地,不到一個小時就有上萬枚炮彈如驟雨般傾瀉而下,傷亡慘重。圖為我軍戰士剛拐過一個山凹,突然從樹叢中射來一梭罪惡的子彈,穿透了戰士岩龍胸膛。他倒下後又慢慢抬起頭,向著祖國的方向看了一眼,就永遠閉上了眼睛。
我軍偵察兵周秋波,被越軍俘虜後遭槍殺,寧死未供。
很多戰士每天出征前,身上掛滿子彈夾和手榴彈,可見雙方近戰之殘酷。1986年10月14日,擔任蘭州軍區陸軍第47集團軍第一突擊隊副隊長的羅卜基(如圖),率眾攻打越軍把守的968高地時,再也沒有回來。
戰士馬占福犧牲後,手指上還緊扣著手榴彈導火索。
戰士韋力仕犧牲前頭部已負傷,至流盡最後一滴血,仍身體前傾保持著戰鬥中的射擊姿態,槍機匣染滿血跡。他身邊重疊著4具越軍屍體。韋力仕使用過的56式衝鋒槍,後被陳列於北京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戰爭,意味著青春和生命在瞬間終結、凋亡,但在前線是每天的日常。右圖為頭部負傷的戰士口渴難耐,直接喝起地上的髒水。儘管如此,他仍堅守前線,繼續戰鬥著。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位戰士仍緊握國旗,拼盡全力支撐著搖搖欲墜的身體屹立不倒。這就是中國軍人,這就是中國軍魂!每看到這張圖,忍不住流水橫淚……
左圖為奪取高地後,戰士們發出勝利的歡呼。攻上山頂的路,是英雄們用屍體鋪就的。右圖為戰鬥結束後,活著的戰士背犧牲的戰友「回家」。
十年中越邊境戰爭,彰顯了我國軍威,最終維護了西南邊疆穩定,至上世紀90年初,兩國關係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而越南經歷十年消耗,國力衰微、一蹶不振。縱觀戰爭,帶給人們的是死亡和永訣,那些18、19歲入伍的士兵,都將寶貴的青春消耗在槍林彈雨中,戰爭的間隙,時不時拿出親人的照片看一眼,也許是遊走在死亡邊緣的他們最開心的事情了吧!(部分圖片引自網路,向原作者致敬)


※戰場上越南女兵慣用的兩種保命手段,第二種男兵難以抗拒
※為何越來越多的退伍軍人不願當保安?四個原因,道不盡的無奈
TAG:鐵血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