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都什麼年代了,內向的人才是職場贏家好嗎!

都什麼年代了,內向的人才是職場贏家好嗎!

「你不愛說話,太害羞了吧!」

「你總是不參加聚會,太不合群了。」

「你太內向了,不懂主動和別人交流。你的職業生涯怎麼辦,內向的人當不了領導的。」

你有沒有被這樣勸說過或者勸說別人,要改掉內向的性格。

怎麼樣?中槍一半以上你準是內向者沒跑了。但內向絕對不是你的劣勢。尤其是在社交上,內向者所擁有的人格特徵和行為習慣,比如觀察仔細、擅長自省、表述客觀等都有獨特的好處。

事實上在當今社會,內向者所具有的卓越的領導力和創造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

誰說內向者當不了管理者?吉姆·柯林斯在暢銷書《從優秀到卓越》里就提到過,真正成就偉大的企業家反而都偏向內向型人格。比如喬布斯、巴菲特、馬化騰,還比如張小龍、姚勁光,都是內向者。

今天告訴大家的就是從「內向者專屬的社交方式」「內向者如何向外社交」兩個方面教你不用改變性格也能大方社交。

內向者有專屬的社交方式

內向的人常給人不會說話、情商低的感覺,其實他們不是不能說,而是不想說。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社交方式,而且通常是「僅好友可見」。

兩種社交方式沒有好壞之分,但內向者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挑選合適的環境、目標人群,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社交。

1

挑選合適的社交環境

內向的人不喜歡過分喧囂的環境,但跟別人一對一談心、聊點深入的話題還是很在行的,他們往往在相對安靜、人數少的環境中能感到放鬆,可以有效減少過多的外部干擾,製造良好的深度交流氛圍。

所以內向者在社交的時候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社交環境,比如書店、咖啡館、不超過4個人的小型飯局等,這種場合有利於內向者發揮自己深度思考的優勢。

2

挑選合適的社交目標

既然你是內向的,重深度不重廣度,就要選擇適合你的社交目標——重質量而不重數量,不必強求自己進行多人社交。

當處於幾十個人的大型社交場所中,不要害怕自己不知道站在哪兒,你要知道你的目的並不是讓這一群人都認識你,而是找到個把「聊得投機的」人就行。因此你可以嘗試進入和少數人的溝通環境中,比如和離你最近的人,或者是你看著最有親切感的人就你擅長的話題進行談論。

3

選擅長的方式進行社交

內向者善於觀察細節、對外界信息更加敏感、客觀,傾向於經過思考而發言,因此他們不一定是反應快速的對話者,而更有可能是一個好的寫作者。

所以,內向者在社交的時候,不必用口頭語言進行表達,相比於直接面談或者打電話,用微信和電子郵件來進行溝通更適合內向者。

當你想表達關心的時候,可以給同事朋友寫寫便條、發個微信;當你不太想在會上發言評論的時候,可以在會後郵件給領導、同事,寫上你的評論和建議。

內向者也能向外社交

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型選手也根本不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而是需要學會一些提高對外社交能力的方法,在利用優勢的基礎上,讓你的社交對象更多元化。

1

有計劃地打怪

內向者想要提高向外社交能力的過程一定是不容易的。你想要升級,就得出去打怪,打怪意味著危險,你隨時可能被怪打,這是一個「走出舒適區」的過程。

班主任有一個朋友,因為工作關係常要去參加一些不喜歡的社交場合,於是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小目標。每次聚會的時候一定要待夠30分鐘,並且交換不少於10張名片。幾年下來,他已經可以在商務社交上如魚得水了。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內向者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循序漸進的社交計劃,而且要有「可衡量的目標」來督促自己去執行。定計劃對於思考周慮的內向者來說太容易不過了。

比如班主任的同事就是這樣一個內向靦腆的人,他給自己設定過一個「21天計劃」,來讓自己能和不熟的同事自然地打招呼。

這個計劃分為3個階段。

第一個星期,要求自己和遇到的每一個同事點頭、微笑;

中間一個星期在點頭微笑的基礎上,再說一句「嗨」;

最後一個星期要做到能與同事聊上幾句話。

只需要三個星期,和不熟同事打招呼的恐懼就幾乎消失了。

2

儲存話題

對內向的人來說最難受的就是沒有話題,而一旦有了能聊的話題,後面就好辦了。那我們就要做一個在外向的人看來很無聊的事情——儲存話題,列一份談話清單。

第一種內容是讚美。內向者的觀察比較敏銳,能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你看到對方有個特別的手機殼、佩戴了好看的首飾,不妨真誠地表達你的讚美之情,「你的手機殼真不錯」「你的耳環特別適合你」,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表揚對方是個不錯的開場白。

第二種內容就是程式化的寒暄。比如「最近比較火的電影電視劇有哪些」「假期去哪些地方旅遊了」等話題。有意識地關注一些好玩的公眾號和熱點新聞,如果能記住一些好玩的梗就更棒了。

擁有這樣一份清單,再也不怕和別人尬聊了。

3

給自己制定「逃跑計劃 」

對於內向者而言,每參加一次公開的社交場合,就是一個耗電的過程,因此你要了解自己能夠接受的社交頻率和程度,管理好你的社交(時間、頻率、場合等),不要輕易逾越自己的電量限度。

同時給自己制定一個撤退的計劃,不必勉強自己逗留在社交場合。為自己每次的社交活動設定一個時間長度,告訴自己:「我只去參加一個小時的活動,然後我就回家放鬆自己。」

就這樣讓自己慢慢適應這些社交性聚會。

4

找到自己的充電寶

對於內向者來說,充電永遠是必要的。當你的社交性聚會逾越了你的電量限度,會有一種焦慮、不耐煩的感覺,甚至是手心出汗、耳鳴等嚴重情況。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離開那個令你心煩意亂的社交場合,創造只屬於你一個人的空間。

有時候,這一個人的空間不一定是物理性的,你也可以在一群人的咖啡店,坐在角落裡塞上耳機。

說了那麼多方法,希望內向如你能有一點收穫。

其實每一種性格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沒有必然的高低,也沒有明確的分野。做好自己,挖掘自己的性格優勢,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職場中,那些穩步上升的人,一定是能保持自信的神態,說話做事不卑不亢的人,讓周圍的人總是信賴於他;同時也能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讓自己隨時充滿戰鬥力的同時給別人帶去活力。

如果你想克服對社交的恐懼,如果也想成為這樣的高情商溝通者,歡迎來曉課堂學習。我們請來了著名心理學家胡慎之老師,以心理學的視角剖析一切社交關係真相,系列課《高情商溝通術》手把手教你正確的溝通技巧。

主講人:胡慎之

心理學專家

211高校心理講師

CCTV《心理訪談》特邀嘉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一位放棄研發的工程師:中國對技術的藐視極不正常,句句在理!
拐點將至,一場暴風驟雨正向中國樓市襲來!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