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徽寧(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下)

徽寧(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下)

原標題:徽寧(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下)


方光華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08期


3


今天的徽寧古道,路寬1.6米至3米不等,歙縣境內路面大多由青石鋪就,旌德境內多由花崗岩鋪成。

古道雖說是官道,驛站是十里設一鋪,顯然不能滿足過往行人歇腳需要。「兩里半一路亭,五里一茶亭」,靠的是民間義士捐助修建,古道的維修同樣憑藉民間力量進行。


明萬曆前,許村的許洪壽、許社鑒、許世積等多位富商捐資,築路修亭,盛況一時。明天啟年間,富商許有望開太平至譚家橋、歙縣跳石到許村河道。自此,箬嶺兩頭的水陸轉運更為便捷。嘉慶年間(1796-1821),程光國捐資重修。許承堯在《歙事閑譚?程光國修箬嶺路》一文中介紹說:


嶺界宣、歙間,為歙、休寧(應為績溪)、太平、旌德要道。其高徑二十里,逶迤倍之,險澀道南北合百里,叢莽澗水,犖石礙路,穴蛇虺狼虎,伏賊盜,一歲中,顛而踣及遭噬攫、利刃、白棓斃者,常接踵,人視為畏途。然舍是無他道。程君光國,自為諸生時,由歙赴會城鄉試,常出此。程貧甚,一囊一傘,恆自負戴,蓋自上嶺以至平地,凡數百休乃得達。閔行者之勞,奮然立志,修嶺上下道。 後五舉不第,遂儒而兼賈,生計稍裕,即決為之。薙莽鑿石,鏟峰填塹,幾及百里。以歙石易泐,不可用本山石,復自新安江輦載浙石青白堅久者補焉。長七八尺至四五尺不等,皆隨道廣狹,躬自履勘,不假手他人。辛勤數十年,甫得就。於是行者始不避晝夜,不慮霜霰霖雨,往返百里,如履庭戶。


前後一對照,程光國的善舉和智勇,路人皆碑。


道光十五年(1835),位於箬嶺東、北兩側,通往涇縣、太平方向的色嶺和梅花嶺重修。今天,《重修色嶺梅花嶺碑記》仍聳立在箬嶺關口的宗烈廟遺址前。據碑記載,修路的監修是許村的許正焯和許元吉,共募白銀78.8兩,捐贈者90人。碑記如下:


蓋聞龍盤虎踞,謂崖壑之雄岩;鳥道羊腸,乃窮途之峻險。斯有恬形之名,路曰色嶺;狀高天之遠,洞號天星。山高路險,壯亦扶筇;蚓屈蛇橫,少須拄笏。人煙絕斷,登磅礴以心驚;鳥語密聲,仰巉岩而膽喪。況年來狂蛟為厲,決平壑以為池;攀石傾頹,望懸崖而生畏。洞口非殉良之地,日久堪虞;峰頭豈仗筇之崖,知誰投降?過斯道者,同凜冰淵;意欲修者,晾符心志。是安危共出一途,踴躍必然意。予等不自揣陋,妄為倡領。集腋可成裘,崎嶇變為坦道矣。是為記。


由此可見,險象環生的古道是在義捐的光照中,崎嶇變坦途的。



現在從箬嶺關往旌德方向至天星洞,六七里地大都在叢林之中,路形清楚,基礎良好。只是荒蕪多年,樹深林密,日光只能星星點點地灑向林子。這一路我們只看到一處類似靠壁洞的地方,面積五六平方,拱形的門洞依然完好,一些藤蔓垂在洞的前額,洞前的雜草沒膝,阻擋了我們進洞的念頭。


道路兩旁的柴草時長時短,但腳下的步子走在石板上還是讓人覺得踏實。加上山上小氣候,忽雨忽睛,變幻多端的山中景色讓我們忘記了疲勞。走走歇歇到達天星洞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了。

天星洞所在的地方又被稱為「東箬嶺」,當然是相對於歙縣境內箬嶺而言。這裡海拔1009米,同樣是旌德、績溪、太平(黃山區)、歙縣四縣毗鄰之地。明代,這裡曾經是個古關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關口廢了以後,清代江村義士捐銀修建了洞亭。因為洞壁常有行人點蠟燭、馬燈照明,遠處望燈宛如掛在天邊的星星,老百姓由此叫「天星洞」。當然文人的解釋,是說「高天之遠」。登高望遠,站在這裡望遠的地方就是黃山山峰了。明代詩人胡沛然就有一首《度箬嶺望黃山》的詩:


千回鳥道縈青嶂,一嘯鸞音落彩霞。


山氣出雲渾作雨,泉聲佛樹半成花。


到來丘壑酬心賞,別去風塵上鬢華。


三十六峰看咫尺,欲從軒後問丹砂。


山間的動與靜,雲與泉,近與遠的互動關係,詩人都給說明白了,想像中就是一連串的美景圖。


因為旌德縣已對古道進行了修繕,到了天星洞已經有了感覺,曾經鬆動的石塊穩當了,古道兩旁橫溢斜出的草木清除了,古道周周正正的模樣出現在我們眼前。


從天星洞往旌德走古道一直是下山,這一下一直要下到山腳下的旌旗廠(高甲村)。天星洞往下走兩里地,有個洞亭名叫「旺子洞」。洞建於明代,傳說捐建者是位求子的婦女。按照大團圓的習俗,這位做好事的婦女一定實現了求子的願望。關於「旺子洞」還有一個解釋:「旺」與「望」諧音,說是父母思念久離家鄉的兒子,到古道探望。「旺」字的「日」旁似「月」,有日日盼,月月盼之意。



過旺子洞往下走,山谷幽深,路邊的溪水時不時形成一些小飛瀑,由不得你不停下腳步看一看,或者索性俯下身撫摸山泉。不僅如此,路邊那些奇形怪狀的樹木,頗值得細細打量。約摸兩里地就到了天竺庵遺址,建庵之前這裡也還有一個洞亭,供人歇腳。洞邊建庵,有點鳥槍換炮的意思。

清嘉慶《旌德縣誌》陳陛誠的《箬嶺修途建庵記》中倒是可以看出原委:


考先王之制,辰角見而雨畢,雨畢而除道。又夏令曰:九月除道。此皆為行彼周道者言也。若乃山坳逼側、險阻崎嶇之路,鳥道盤旋,下臨千仞之谷,稍有缺陷,行人患之,則又不可拘以古訓,所當不時修治也。箬嶺為通徽孔道,途人所必經,高山上下有三十餘里,杳無村莊,行寂寞無人之境,遇溽暑則汗流浹背,而無止息之所,遇祁寒則溯風栗烈,而有皸瘃之悲。江村江景淮心甚憫之,於中途建三山、篤祐、天竺三庵。夏施涼茶,而苦熱者不吝瓊漿也;冬施薑湯,而患寒者猶如挾纊也。復置田收息,令子若孫永為修路及庵中日用與冬夏茶湯之費。從此往來,行人如登周行坦途,君子履焉;小人視焉,其功豈淺鮮哉?宜乎邑人感其惠,四方之人頌其德也。


天竺,為印度古稱,用作庵名是取佛保平安的意思。有了天竺庵之後,行人不僅可以喝到茶水,特殊情況借個宿,也不是什麼問題。住店的人,有個閑情雅緻,還能唱個小調下個棋什麼的,那個石棋盤就是證據。


關於天竺庵,本地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一對新婚不久的夫婦,丈夫從這條官道翻山越嶺出外經商,一去多年未歸。妻子盼夫心切,便賣掉房屋和田地,到這裡開店等丈夫回來,同時向過往客人打聽丈夫音訊。一晃十多年過去了,終不見丈夫蹤影。年輕少婦等成了白髮老嫗。老人怨自己命苦,前世未做善事。於是吃齋念佛,一心向善,廣結善緣。因此,本地人習慣稱這裡為「老庵」。


只可惜古道廢棄後,年久失修,只留下一片遺址了。如今騾隊馱了些磚瓦,蓋起了簡單的旅遊設施。


對於天竺庵的幽靜之美,前人留有這樣四句詩:


天半鐘聲驚落葉,山中雲影隱朝曦。


臨風萬竹搖清露,凈我塵寰采玉芝。


美則美矣。


說句實話,要是一兩個人走在這深山密林之中,特別是天色晦暗夜幕降臨之際,難免生恐懼之心。這樣的心境古今一理,今天我們遊玩在這裡行走,古人卻是為了生計在山間奔波。為了路上的平安,敬神敬佛的事就相當普遍了。

距庵兩里之外的如來佛柱,就成了行旅之人的精神支柱。


如來佛柱,為小型石雕建築,有的基礎為覆盆狀石座,高約30厘米,直徑約60厘米。柱身青石,高150厘米左右,8面,有的每面頂端刻一佛龕,龕中蓮花座圖案上有一如來坐像,其下依次豎刻楷書:「南無妙色身如來」「南無廣博身如來」「南無離怖畏如來」「南無甘露王如來」「南無阿彌陀如來」「南無多寶如來」「南無寶勝如來」及立柱的時間。柱頂為三層蓮花型毗羅檐蓋,形狀有點像唐僧戴的佛帽,柱身的字樣已經模模糊糊。如來佛柱由佛教經幢建築衍變而來,舊時立於河邊、橋頭、渡口、墓旁。



經幢,是我國古代一種宗教石刻,始於初唐,盛於唐宋,其後轉衰,一般由佛教信徒為顯功德或表誠心而捐資興建。多置於寺觀、通衢及墓旁。經幢分幢座、幢身、幢頂三個部分,柱狀。幢身多為六面或八面,少數系四面。每面均刻有經文,後署捐者姓名、緣由及豎柱時間。所刻經文中,以《佛頂尊勝陀羅經》最為常見,因為佛教子弟對其所具有的無邊的特殊法力深信不疑。據說,為唐天竺僧佛陀波利所譯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記載:「佛告天帝,若人能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見或與相近,其影映身,或風吹陀羅尼上幢等上塵,落在身上。天帝,彼諸眾生,所有罪孽,應隨惡道地獄、畜生、閻羅王界、餓鬼、阿羅修身,惡道之苦,皆惡不受,亦不為罪詬染污。」又說:「此咒名凈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能除一切罪孽魔障,能破一切穢惡道苦。」《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全文前為序,後為經,經中間為咒。唐代經幢多將序、經、咒全部刻上,其後趨於簡化而變得無序。入宋以後,更趨陋俗,刻經者已寥寥無幾,多僅刻咒語,並美其名為「真言幢」,以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以後,經幢的俗化更因捐立者的財力等因素而變得十分自然和普遍。既然佛教諸經無不源於佛陀,則刻上諸佛陀大名及形象就足矣,為之使得高大繁雜的經幢,最終演變成既小又簡的「如來佛柱」了。


古人認為如來佛柱有「能除一切罪孽魔障,能破一切穢惡……」的巨大法力,對於民眾來說,就是可利用的法寶。於是,這尊神就從寺觀廟宇,搬到了河邊野地,置身老百姓的生活圈中,擔負起鎮惡除險護境安民的重責來。


走在這山野之中,行人只要看到如來佛柱心裡自然就安寧了。


如來柱邊上的山坡,早些年還能在灌木從中看到一些古戰壕的痕迹,那是太平軍和清軍在徽州長期拉鋸戰,留下的印記。歙縣的許村和旌德江村等大小村落的繁華,皆遭兵火洗劫,人民流離失所,一些慘不忍睹的文字許姓、江姓宗譜均有描述。


過了如來柱之後,古道相對平緩,左邊綠樹交錯,右邊溪水淙淙。兩處山谷間的飛流,讓我們感到驚奇。在古道上行走,洞亭就是最形象的里程碑。靠壁洞同樣是一個標誌,洞亭因地取形,倚山而建,取名就叫「靠壁」。在洞壁的正面有四個小字:「當境土地。」不難想像當年過往行商,會在這裡祭祀土地神,祈求平安。古道周邊的植被到了這裡,開始以毛竹為主了,一直順沿進村。臨近村子保存下來的最後一個亭子設在路中間,名叫五里亭,很顯然是距高甲村子五里。有細心者,在亭石中找到「正德七年」(1512)的字樣,據此推算亭子的歷史至少有500年以上。商人葉大泰捐銀修建,花崗石壘砌,亭呈拱形,有點像洞,所以又稱「五里洞」。



過了五里洞,只要十來分鐘就到了原先上海三線廠旌旗廠了,當年的廠房宿舍還保留下來一部份,如今旅遊公司在這裡規劃設計建設起停車場和旅遊接待中心。

過去徽寧古道從高甲經白地、廟首、孫村,穿過明川洞至三溪接旌涇驛道,終達宣州。


我們那天的行程走到高甲的旌旗廠,算是到了考察的終點。


(作者系旌德縣政協文史委主任,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


宣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略論廣德地方文化的形成及層次(下)
宣州水東鎮尋古(上)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