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創新成為一種本能

讓創新成為一種本能

□本報記者伍力敬松

8月23日晚,平昌冬奧會「熊貓隊長」交接儀式上,看見兩隻「熊貓隊長」蹦蹦跳跳登上舞台,平昌冬奧會北京文藝表演聯合工作組演出協調部部長張樹榮難掩激動。「『北京8分鐘』表演,美國的媒體進行了實況轉播,當『熊貓隊長』出場後,他們特別興奮,稱讚這對大熊貓的演出最驚艷!」

內行看門道。和木偶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國際木偶聯合會中國中心主席李延年,對「熊貓隊長」豎起大拇指。「聽說川北大木偶要登上冬奧會舞台,整個木偶界都非常關注。『北京8分鐘』表演中,『熊貓隊長』一出現,我驚艷了、流淚了。」李延年說,從來沒想過大木偶能在世界級的舞台上綻放光彩。

李延年的話引發共鳴。「木偶戲已屬於『文化遺產』,而現在孩子們更喜歡動漫、電子遊戲等,市場不斷萎縮。」張樹榮認為,「熊貓隊長」的出現對整個非遺保護都是一種啟示,「那就是不能躺在原來的老本上說發展,必須結合新技術,創新發展。」

「南充大木偶劇院的團隊善於琢磨細節,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大木偶。」張樹榮舉例說,起初「熊貓隊長」只有一個內置的LED燈開關,由於導演組擔心道具亮度與舞台不能完美配合,南充大木偶劇院造型室主任許學術便研製了一個調光器,「分幾個擋位,能手動調節亮度,這一下張藝謀都震驚了。」

對此,不善言辭的許學術坦言:「這都是逼出來的。」他介紹,劇院很早就開始嘗試新制道具,除了大量運用傳統技藝,還不斷運用新材料、新手段,加入聲光電等表現形式。「製作『熊貓隊長』的材料要求輕便結實。在選材料時,我們嘗試了鋼絲、竹條、藤條等,最後才選定碳纖維。」許學術說,不僅是大木偶,非遺要傳承下去,都要讓創新成為一種本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川廣播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六旬蘇軾海南儋州興文脈
世界盃戰績為克羅埃西亞帶來空前關注度

TAG:四川廣播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