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超級天眼」橫空出世:敵航母只要還在地球 幾乎無法躲藏

中國「超級天眼」橫空出世:敵航母只要還在地球 幾乎無法躲藏

「打航母」這個辭彙在現今中國已經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辭彙,這一切都來自於我國DF21,DF26導彈的服役,這兩款導彈的服役使得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不得不在進入DF26射程之前就要做好防空準備,極大的牽制了航母的快速反應與機動能力。中國擁有攻擊別國航空母艦的彈道導彈,在中國很多軍迷眼裡,DF21、DF26導彈最大的優點就是打得准,在幾千公里的距離上,能夠在茫茫大海上擊中一艘300米長的航母,導彈的精度以及飛行控制一定非常優秀,誠然這種觀點是正確的,然而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在幾千公里之外攻擊一艘航母僅僅依靠精度高是遠遠不夠,中國能夠「打航母」,最需要依賴的是中國發現航母,以及跟蹤航母的能力,如果連航母都發現不了或者發現了跟蹤不到,導彈再好也只是個沒頭的蒼蠅。

很多人的印象里,航母一般都是成艦隊出動的,因此,偵察衛星非常容易發現,畢竟一個艦隊還是非常顯眼的。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航母在閱兵中或者專門擺拍的照片,從照片上看,一個壯觀的航母編隊,十幾艘戰艦圍繞著航母,相互之間距離也就幾海里左右。但實事求是的說,這不是航母作戰隊形。如果航母準備進行海戰,其編隊絕對不可能這麼密集,尤其是現代艦船雷達探測距離都在幾百公里左右,因此,隊形會非常的擴散,一艘航空母艦通常就是孤零零的一艘在運動,因此,發現一艘大海上的航空母艦,並不是靠發現艦隊來完成的。

當然,發現航母還得依靠衛星,但問題是,衛星在對地觀測時,大氣是運動的,雲是動的,霧是變的,同時航空母艦是運動的,我們的偵測衛星也是運動的。如果要看得清楚一點,就得降低軌道,降低軌道的弊端是過頂時間短且視域有限。要想視域寬,衛星軌道就要高,這樣就犧牲了清晰度。可以看得出,我國能夠「打航母」的背後,是我國雄厚科技實力的支撐。假如發生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我們的衛星已經鎖定航母,但是,由於衛星即將離開航母的頂空,而這時其他在軌衛星還沒有接力運動到該區域上空,該怎麼辦?難道就此丟掉目標?

如果我們解決不了上述問題,DF21DF26就有短板,幸運的是,我們已經有了方法,那就是迅速發射衛星抵達該空域,作為接力跟蹤衛星,完成航母全球跟蹤任務。此前,我國快速補星都是採用快速反應火箭進行,快反火箭雖然堪用,但是成本高昂,不適於大量補星。只有成本更低的火箭才能完美的解決這一問題。2018年8月20日,由我國民營企業藍箭航天(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一號」運載火箭總裝完畢,9月後擇機發射。朱雀一號的出現將使我國反航母事業部分進入商業化,吸收的民間資本以及商業運營效率將極大的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最有意思的是,「朱雀一號」的技術負責人蔚萊給記者舉了一個朱雀一號運營的例子,蔚萊說:「航母在南海航行,我們如果要知道航母的具體動向,『朱雀一號』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打一顆衛星,定點在相關海域上空進行觀測、評估。」負責人的這個例子充分說明了朱雀一號的軍事用途,當然不是其主要用途。在朱雀一號的技術下,我國可以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補星,完全可以銜接偵察衛星空檔,不間斷的監視航母,為DF21/DF26提供導航。可以說,有了朱雀一號的參與,我國的「打航母」體系更加完善。(利刃/張陽)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