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潮展覽 | 她:妮基·聖法勒和沈遠,這個展覽告訴我們什麼是女性力量

潮展覽 | 她:妮基·聖法勒和沈遠,這個展覽告訴我們什麼是女性力量


2018年8月18日至10月14日,展覽「她:妮基·聖法勒和沈遠」將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ower Station of Art)舉辦。通過回顧兩位藝術家創作生涯中的經典之作,本次展覽試圖構建一場跨越時空與媒介的對話,兩人的創作關聯與內心默契將藉助這種後見之明得以呈現。在性別議題再度浮出水面的當下,她們的創造將為象徵男權的「電廠」注入超越性別的能量;她們的經驗將引領我們思考圍繞著女性身份的種種爭辯,讓語言、身份、移民等問題顯形。










HON






展覽的標題「HON」(瑞典語中的主格「她」)源自妮基·聖法勒1966年的同名作品。這一女性卧姿造型的巨型空間裝置內部設有自動販賣機、影院、畫廊、酒吧等設施,兼具生產、娛樂、教育、社交等多種功能。它開放、自足、無所不包,寓示著「第二性」所蘊含的巨大潛能。




這件使藝術家聲名大噪的作品可謂是對其藝術創作最形象的詮釋,妮基·聖法勒一直以創作類型豐富、擅長大型雕塑與裝置而聞名。在激情燃燒的1960年代,她看似與女性絕緣的作品體量和風格衝破了傳統的桎梏,為性別解放開闢了一條道路。



展覽預告片






而作為1980年代中國先鋒藝術運動的參與者,沈遠同樣是在社會劇變期開啟她的藝術生涯的。其作品對文化轉譯與衝突、城市化發展均衡性等議題作出的回應,不僅根基於1980年代以來中國的本地現狀和旅居海外的藝術家的身心感受,也是妮基·聖法勒所組成的當代藝術路徑在跨文化語境中的進一步延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她們的「對話」才得以可能。



沈遠,《陰性花園》(手稿),2018,鉛筆、水彩、紙,「她:妮基·聖法勒和沈遠」展覽委託製作,作品版權:沈遠 &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香港/曼谷)。藝術家供圖。


位藝術家的「對話」將始於PSA二樓大平台的「花園」——它不僅包含對妮基·聖法勒耗時近三十年打造的雕塑群落「塔羅花園」的呼應,還矗立著沈遠為此次展覽準備的全新空間裝置《陰性花園》。此作品取形於英式女性束身衣,最高點至5.5米,觀眾可進入其中體驗截然不同的社會景觀。來自聖法勒的數件宣言式雕塑同樣體量龐大、不容拒絕,向觀眾發出漫遊與思考的邀請。




沈遠,《三個沙發》,1996,三個沙發、亞麻,600 x 500 x 100 cm ,"斯蒂里舍赫布斯特96號(包容與排拆)"展覽現場圖,賴尼豪斯,格拉茨,1996。作品版權:沈遠 & 梁潔華藝術基金會(香港/溫哥華)。


沈遠在談及自己新作的靈感來源時說道:「身體與社會空間的關係是我與妮基共同的興趣,共通的思考點」。這也恰好詮釋了兩位藝術家對話的基礎,即在肉身的感知系統與社會的話語結構之間找到連接的通道,如果說聖法勒豐腴大膽的「娜娜」雕塑、沈遠在日常物件上擱置的駭人放大鏡是向內的折返,代表了女性對自己身體的重新定義;那麼前者響亮的「射擊」繪畫和後者對現實的刺探,則是向外的突圍,象徵著女性對既有社會結構的抵抗。



妮基·聖法勒,《格溫德林》,1966/1990,層壓聚酯、上光清漆,262 x 200 x 125 cm。 2018 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版權所有。


妮基·聖法勒,《加州日記(黑是與眾不同的)》,1994,絲網版畫,80 x 120 cm。 2018 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版權所有。




本次展覽不僅標誌著妮基·聖法勒的作品首次在亞洲進行大規模展示,也是對於沈遠至今三十餘年創作脈絡的一次主題式梳理,暨在上海地區的首次回顧性展出。展覽畫冊將於開幕與觀眾見面。其中精選兩位藝術家作品、罕見歷史圖片和手稿百餘張,並收錄侯瀚如、Camille Morineau、汪民安、張念等作者的評論文章,從不同視角延展關於藝術的思考。展覽同時輔以豐富的講座、兒童和成人工作坊等公共活動,帶觀眾進一步領略兩位藝術家的創作魅力。






關於藝術家


妮基·聖法勒肖像照,1972,妮基慈善藝術基金會版權所有,攝影:Peter Whitehead。


 妮基·聖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1930年生於法國塞納河畔納伊市,2002年逝世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市。她的創作形式多樣,涉及彩色雕塑、表演藝術、電影及大型作品項目等;取材廣泛,個人心史、神話傳說、社會議題等均構成她的靈感來源。上世紀60年代初,在抽象繪畫依然佔據西方藝術主流的時候,沒有接受過學院教育的聖法勒就以局外人的姿態現身藝術界,她向隱匿在石膏裝置中的顏料射擊,讓色彩在畫布上潑濺,創造了著名的「射擊繪畫」,由此成為歐洲「新現實主義」的核心人物之一,引領了繪畫與雕塑的「觀念化」轉向。從1960年代中期起,妮基·聖法勒開始創作她最具標誌性的「娜娜」系列,一個個形象豐腴而自由的女性形象從她手中誕生。隨後,她與人協作創造了諸多體量巨大的裝置和雕塑,特別是她持續終身的項目——義大利托斯卡納塔羅公園。1990年代早期,藝術家移居美國,《加州日記》(Californian Diary)系列絲印版畫即以這一時期的生活點滴和文化碰撞為藍本。 




沈遠肖像照,攝影:Fabrice Seinax,藝術家供圖。


 沈遠,1959年出生於福建仙游,是最早獲得國際聲譽的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家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期,沈遠求學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在當時的風潮引領下逐漸展開實驗藝術創作。1990年代初期,她移居法國,環境的變化與文化的斷裂激發了她對身份與語言問題的思考。沈遠擅長使用日常物件進行裝置創作,偏愛那些轉瞬即逝和難以使用的材料,她認為"賦予事物以新的價值,正是藝術家的責任所在"。在其作品中反覆出現的編織、刺繡、頭髮、鞋子等素材,既映射著樸質的女性經驗,也指向複雜的女性話語。近年來,沈遠的創作更直接與其四處遊歷考察的見聞有關,體現了她對急劇變動的世界的敏銳捕捉。




關於PSA


她:妮基·聖法勒&沈遠,2018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供圖。攝影師:蔣文毅。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成立於2012年10月1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上海雙年展主場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建築由原南市發電廠改造而來,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曾是「城市未來館」。它見證了上海從工業到信息時代的城市變遷,其粗礪不羈的工業建築風格給藝術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作可能。作為新城市文化的「生產車間」,不斷自我更新,不斷讓自身處於進行時是這所博物館的生命之源。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正努力為公眾提供一個開放的當代文化藝術展示與互動平台;消除藝術與生活的藩籬;促進不同文化藝術門類之間的合作和知識生產。






她:妮基·聖法勒和沈遠


HON: Niki de Saint Phalle & Shen Yuan


時間:2018年8月18日—10月14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2樓


票價:60元













看往期精彩文章請戳 ▼

   


封面人物 | 張丹峰:厚積而終薄發



封面人物 | 鍾漢良 光芒如初


封面人物 | 應采兒 我的霸道與柔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ewStar潮星 的精彩文章:

給你一次重返青春的機會,秘訣竟然是……好好護髮
Supreme又出手,最潮鱷魚來了

TAG:NewStar潮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