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臨死前留下一員上將,意圖制衡諸葛亮,8年後,被諸葛亮廢掉

劉備臨死前留下一員上將,意圖制衡諸葛亮,8年後,被諸葛亮廢掉

原標題:劉備臨死前留下一員上將,意圖制衡諸葛亮,8年後,被諸葛亮廢掉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由於慘敗,憂鬱過渡,不久就病逝在永安。劉備在病逝之前,迅速提拔一位大將,也是為了精心安排自己的後事桌做準備。然而只是令劉備沒有想到,自己提拔起來的大將,卻自作自受,屢次犯錯,最終被諸葛亮廢掉了。


這個人到底是誰?其實很多人,一聽就知道,他就是李嚴。《三國志》記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從這個安排,我們發現劉備精心留下了一個「亮正嚴副」的輔臣結構,對於諸葛亮大家非常熟悉,而對於李嚴,在劉備入川的時候,或者再益州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名氣,怎麼成為次於諸葛亮的存在呢?

我們不妨來看看李嚴,李嚴在託孤的時候,是尚書令。這個尚書令已經是法正和劉巴的擔任的職位,位高權重。李嚴卻是才華橫溢,早年就以才幹知名,投靠劉備之後,參與《蜀科》的制定,後來成為了蜀漢的法律體系的基礎。不僅如此,劉備在爭奪漢中的時候,益州出現了盜賊馬秦、高勝等人叛亂,而李嚴卻憑藉郡兵五千人,就橫掃了馬秦、高勝等人。越巂郡夷帥高定謀反,也被李嚴輕易擊敗,讓劉備對此人非常欣賞,加封輔漢將軍。


李嚴不但軍事上有才華,而且政治上也非常能幹,以致「吏民悅之」,「觀樓壯麗,為一州勝宇」。這些表現出來的能力,讓劉備非常高興,尤其是在劉備兵敗之後,迅速的提拔李嚴為尚書令。劉備託孤的時候,「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換句話說,李嚴這個時候,雖然是次輔臣,卻又是全軍總司令,坐鎮永安了。


丞相是文官,主管行政。中都護都是武官,主管軍事。一個在朝廷,一個在外地,劉備的如意算盤還是打得非常好的。因為當時的蜀漢政權環境,不得不讓劉備這樣做,蜀漢的政權主要是三大勢力構成,一個是外來的荊州系,一個是本土益州系,一個是劉備的原從系,而李嚴卻剛剛是益州本土系的代表,劉備為了讓國家安定,只能用李嚴這個代表益州東州集團的人物。


按理說,劉備這個煞費苦心的安排,本來是可以保持蜀漢政權的內部穩固。可是沒有想到,在劉備託孤八年以後,被廢為平民,身敗名裂。李嚴為何被廢呢?

事情,還要從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說起,李嚴負責督運糧草,但是由於糧草供應不上,李嚴要諸葛亮撤兵,諸葛亮同意回來了。結果,諸葛亮撤軍的消息一傳到成都,李嚴就故意裝作大驚小怪的樣子說:哎,丞相怎麼撤兵了?糧草很多呀,他怎麼回來了?然後又打一封報告給劉禪,說丞相這個撤兵是假的,偽退,目的是誘敵深入。


等諸葛亮回到成都以後,就發現李嚴在那兒顛三倒四,於是諸葛亮就把李嚴跟他的所有來往的親筆的書信全部出示。《三國志·李嚴傳》的說法是:「亮具出其前後手筆,書疏本末。」就是第一封信怎麼寫的,第二封信怎麼寫的,第三封信怎麼寫的,都是李嚴親筆所寫,拿給大家看。這樣一來怎麼樣呢?李嚴沒話說了,《李嚴傳》的說法是:「辭窮情竭,首謝罪負。」怎麼意思呢?理屈詞窮,坦白交待,低頭認罪。就這樣,李嚴被諸葛亮廢為平民,流放到梓潼。


李嚴,到死也沒有再獲得啟用,甚至諸葛亮死後,李嚴聽聞後,也病逝了。劉備知人之明是有的,死前留下的大將,為什麼沒有給蜀漢做出任何貢獻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嘻哈快樂人生 的精彩文章:

三國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其中四人死於亂箭之下,五人被斬首
元朝這麼強大,為什麼僅僅統治中原80年?

TAG:嘻哈快樂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