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簽了這密約,導致清王朝走向末路

李鴻章簽了這密約,導致清王朝走向末路

原標題:李鴻章簽了這密約,導致清王朝走向末路


丨大家小書——


中國的近代史,提起來總是令人倍感屈辱而又無奈的,被稱作「東方俾斯麥」的李鴻章應該體會頗深。弱國無外交,這位北洋大臣面對著咄咄逼人的俄國財政部長噤若寒蟬,從而簽訂了引發一系列重大事件的《中俄密約》,促使清政府走向末路。

今天的「大家小書」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蔣廷黻先生被費正清評價為「執中國近代史研究之牛耳「。而其著作《中國近代史》更是引領了近代史研究的風潮,被稱作近代中國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曾國藩到康有為,從李鴻章到孫中山,本書娓娓道來,沒有枯燥的考據,沒有史料的堆砌,卻盡顯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


點擊收聽


《中國近代史》


蔣廷黻丨著


北京出版社


2016年7月


| 作者簡介 |


蔣廷黻


(1895-1965)


中國歷史學家,民國時期外交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11年由教會資助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派克學院、奧柏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歷史,獲哲學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先後任南開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歷史系主任。著有《蔣廷黻選集》《中國近代史》。


| 書摘 |

甲午戰爭未起以前及既起以後,李鴻章用各種外交方法,想得西洋各國的援助,但都失敗了。西洋各國原想在遠東大大的發展,但在甲午以前,沒有積極推動,一則因為他們忙於瓜分非洲;二則因為他們相互牽制各不相下;三則因為在遠東尚有中國與日本兩個獨立國家。在中日戰爭進行的時候,李鴻章雖千方百計的請求他們的援助,他們總是抱隔岸觀火的態度,嚴守中立。在西洋人的眼光里,中日戰爭,無論誰敗,實是兩敗俱傷的。他們反可坐收漁人之利。


等到《馬關條約》一簽字,俄、德、法三國就聯合起來,強迫日本退還遼東半島,包括旅順、大連在內。主動是俄國,德、法不過附和,當時俄國財政部長威特正趕修西伯利亞鐵路,他發現東邊的一段,如繞黑龍江的北岸,路線太長,工程太困難,如橫過我們的東三省,線路可縮短,工程也容易的多。


俄、德、法三國的作法是十分冠冕堂皇的。《馬關條約》發表以後,他們就向我們表示同情。戰後之日本固不敢不依從三國的勸告,於是退還遼東,但加賠款三千萬兩。中國覺得遼東半島不止值三千萬兩,所以我們覺得應感激三國的援助。


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俄皇尼古拉二世行加冕禮。中國乃派李鴻章為慶賀加冕大使。威特深知中國的心理,他說當中日戰爭之際,俄國本想參戰,但因交通不便,俄軍未到而中日戰爭就完了。以後中國如要俄國給予有力的援助,中國必須使俄國修條鐵路橫貫東三省。李鴻章並未駁辯威特的理論,但主張中國境內之鐵路段,應由中國自修,威特告以中國人力財力不足,倘自修,則十年尚不能成,將援不濟急。威特最後說,如中國堅拒俄國的好意,俄國就不再助中國了。這一句話把李鴻章嚇服了。於是他與威特簽訂密約,俄許援助中國抵抗日本,中許俄國建築中東鐵路。

光緒二十二年的《中俄密約》是李鴻章終身的大錯。威特的本意不是要援助中國,是要利用中東鐵路來侵略中國的。以後瓜分之禍,及日俄戰爭,二十一條,九一八,這些國難都是那個密約引出來的。


(有刪節)


| 購買鏈接 |


「大家小書」系列叢書已出版100多本,我們會從中選出30本名家名作推薦給大家,涉及歷史、文學、藝術、建築等等各個方面。「大家小書」歷史類套裝已經在書評君的小鋪上架,點擊鏈接可了解詳情。


↓↓↓


點擊鏈接了解叢書詳情


大家小書,歷史類套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書評周刊 的精彩文章:

糾結的俄羅斯:我們不屬於東方,也不屬於西方
《延禧攻略》里的皇帝,不懂乾隆時代真正的隱憂丨我有嘉賓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