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進入心智模式,並不被輕易干擾

如何進入心智模式,並不被輕易干擾

我基本上早晨上班前半小時都會閱讀些文章,包括自己的感悟筆記、關注的一兩個公號、行業新聞、專業網站等,但是我無法保證每次都能快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或者感興趣的部分。

的確,我強調的是感興趣而不是有幫助,我的要求是有幫助的前提下我要在短短的半小時內產生共鳴,再好一點的結果是,我可以通過閱讀這些文字,或者哪怕一句話,都能對我的工作和或學習有一些啟發,並寫上幾行文字。

比如我前兩天早上讀到一篇關於項目管理的文章,前面基本是幾個主要模型如項目三要素(時間、範圍、成本)、PACE、SMART等介紹。讀的時候感覺很枯燥,看到新的辭彙又想要把它們收藏記錄下來,然後又在想放在哪裡合適,一連串的問題,莫名讓我有些焦躁。

不過,我還是拋棄了前面部分並不感興趣的新知識和因為想要收藏新知識而引發的煩惱,便繼續往下看,看到了WBS,即工作分解結構,這部分吸引到了我,因為目前的工作和寫作中,我都在探尋任務拆解的問題,這個還是比較相關的模型,因此我也瞬間進入了閱讀狀態,讀進去了。

一、不要和自己的不良情緒抗爭

通過這件簡單的小事,讓我意識到了,無需用所謂的心智完成什麼,只需有共鳴,你自然就會進入心智模式而毫無察覺。

無論看一篇文章、讀一本書、學一個知識點、學一項新技能,如果意識到自己此刻的狀態不好,焦慮,想辦法去做了,也還是靜不下心來,無法全情投入,那就不要去做了。

不要和自己的本能反應作對,違背本能,強迫自己作出的行為,會讓你更難受。不是這件事無意義,而是此刻的自己可能真的不太適合做這件事。

遇到這種情況,很簡單,去看看其他方面的內容,換一件事做。如果是閱讀的話,就嘗試略過此部分,繼續往下讀即可,找到其中哪怕只有一句話、一個知識點你感興趣了,學到了,記住了,就是好的。

二、聚焦當下,莫忘目標,消除阻礙

至於文章中其他的知識你覺得以後能用到,也還不錯,可以整篇文章收藏起來。

不要為了以後要用到的知識而浪費現在的時間歸類整理或者記憶,不但記不住,還浪費現在寶貴的學習時間。

這就像用戶在使用一款產品,終於在看過眾多不期望看到的內容後找到了自己所關注的點,但卻在操作某個流程時,突然被打斷,心理一定很反感。

而你在閱讀或學習時,你的大腦明明正處於,找尋大腦中經歷過的類似事件,做匹配,產生共鳴,形成新的認知,建立新的知識體系的過程。

大腦遲遲匹配不到共鳴事件,已耗費一部分供給,匹配到後,開始處於興奮的工作狀態中,你又突然想打斷這個過程,而去進入到歸類整理的另外進程中,這完全屬於大腦另外一部分區域的工作範疇。

這種切換,勢必會給大腦帶來轉換成本,也無法快速進入新的工作模式中,大腦的不適應也會給你帶來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你不繼續回到原來的興奮狀態中,你就會陷入焦躁,無法耐下性子做這件事。

可見,不要和自己的情緒做對,而且,不論做什麼,都要立足於當下,立足於自己已嘗試過的事件,立足於自己特別想要找尋的問題答案,這樣,大腦才會快速找到共鳴,並且啟動匹配系統,建立新的認知。這樣,你會真正靜下心來做眼前的事情,自然而然的進入心智模式,也不會焦慮。

三、警惕完美主義,努力但別急躁

《練習的心態》作者托馬斯M.斯特納在這本書中有句話我很有共鳴:

「體驗到不耐煩,是你的思緒沒有放到當前這一刻、沒有放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之上、沒有保持以過程為導向的最早的跡象之一。我們總是從「現在」退出,讓思緒帶領著自己四處「飄蕩」。」

的確,比如沉浸在系統的閱讀當中,就不要因為一個不熟知的辭彙、一個不認識的字眼等干擾,打斷你,它們並不會對你理解整篇文章產生阻礙。

如果你有「真討厭,明明之前見過現在卻忘記」、「想要記下來以後所用」、「現在很想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些不斷蹦出的想法,警惕,它們就是你的絆腳石,阻礙你完成整篇閱讀或學習計劃的桎梏。

不要忘記初心,你的初心是你想要通過閱讀完這篇文章,找到共鳴,而不是從中發現生詞生句。畢竟,找到生詞生句,畫下來,記下來,這是上學學語文課文時慣用的方式,並不適合已經告別學生時代的我們。

此外,這也是一種不合時宜的追求完美的表現,人們總是期望一步登天,通過做一件事,掌握一項技能,順便額外學點東西,而且還記住了,那就再好不過了。

可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大腦在不同環境、情況下的處理信息、記憶信息的水平也是不一的。

所以,當你意識到你的內心開始不平靜,瘋狂奔走,並且拖著你的思緒一路狂奔,遠離了最初的目標,並且開始出現輕微的焦躁,這說明,你正漸漸遠離最初狀態。這時,你需要儘快回到最初狀態,聚焦當下。

最重要,你要理解並接受這樣一個現象,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會盡善盡美,把最重要最關鍵的做到即可,其他的慢慢來。

這個社會太急躁,希望你能努力,但別急躁。

Tips:

1、不要和自己的情緒作對,耐心的找尋,你會無意識的進入某件事的心智模式;

2、專註心智模式,莫忘初始目標,屏蔽來自於過去遺憾和未來擔憂的阻礙,聚焦當下;

3、恰到好處,關鍵部分做到完美,好過事無巨細、盡善盡美。過高的期望會阻礙你前進的步伐。

End

思維丨方法論丨職場丨人脈

置頂【林夏若】,乾貨零錯過

你的點贊、分享,

就是對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成長從來不輕鬆,別急,一點一點來

林夏若

微信號 : linxiaruo

簡書:林夏若

林夏若:互聯網教育行業產品負責人,5年職場經驗,擅長領域思維模式訓練、工作技巧方法、團隊協作管理、職場人際關係。曾為多個初級產品經理進行實戰型培訓,也幫助過數百位初入職場的應屆生答疑解惑,順利度過職場初入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夏若 的精彩文章:

TAG:林夏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