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方剛:兩個英國女王不同的情愛人生

方剛:兩個英國女王不同的情愛人生

關注【學者方剛】,感受知性魅力。

英國:跨越歷史的情愛對話

英國雖沒有法國那麼多的浪漫傳說,但也是一個不乏情愛故事的地方。

坐著劍橋大學的小船,駛過康河,想像一代大師徐志摩年輕時的英姿曾多少次在康橋上駐足,又留下多少浪漫的愛情回憶;海德公園空有一條「情人小徑」的名稱,並沒有什麼特別,至於小徑旁草地上的親密的情侶,估計也並非為了點綴小徑的名稱才來;溫莎城堡則似乎凝刻著「真摯、深刻的愛情」烙印,令人嚮往和唏噓……

一路走來,看今天,想歷史,跨越時空的種種浮想便這樣形成了。

兩個女王不同的情愛人生

英國同時代的兩個女君王,有著不一樣的情愛人生。一個在倫敦執政,一個在愛丁堡當女王;一個終生「守貞」,一個半世「風流」;一個留下「貞潔女王」的「美譽」,一個於她所處的時代便被罵為「蕩婦」。

在英國旅行,無處不是伊麗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故事。雖然過去近500年了,她們的故事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

伊麗莎白一世,於1558年至1603年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和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湧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培根這樣的傑出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她的統治期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25歲的伊麗莎白一世登上王位後幾周,就向臣民承諾:「我發誓,我已經嫁給了英國。」但是,她的大臣們一直在催她結婚,事涉皇位繼承人的事,並無小事。正如有大臣講:「女王的性生活是對國家有利的。」何況,在那個時代,「單女」並不流行。

年輕的女王曾有情人羅伯特·達德利,他們常常出雙入對,甚至通宵輕歌曼舞。英國BBC的15集紀錄片《英國史》有一集便是「女王的一生」,其中講到,都德利有久病的妻子,這使他無法和女王結婚。有一天,都德利的妻子從樓梯上摔下死了,二人的障礙解除了。但是,政治家伊麗莎白擔心人們質疑都德利妻子的死因,而自己與他結婚同樣將背上嫌疑,於是堅決地選擇了不婚。

那之後,雖然近臣們一再勸伊麗莎白結婚,但她一生未嫁。

但女王並非無情無欲之人。她在46歲時曾迷上比自己小23歲的法國安休公爵,也曾喜愛經常出海冒險的傳奇英雄沃爾特·拉雷格。女王最後的迷戀者是埃塞克斯伯爵,比她小30歲,但埃塞克斯最終因對王權產生野心而被女王下令處死。女王的柔情與果敢,浪漫與冷血,似乎有很好的結合。

一生未嫁的女王便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直到今天,與她相關的故事仍然層出不窮。

2006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最新拍攝的舞台劇《童貞女王》稱,伊麗莎白一世是由於目睹了父親謀殺母親的殘酷事實,患有嚴重心理疾病,而無法與任何男人發生性關係。

同一年,英國第五頻道電視台《伊麗莎白一世的秘密生活》披露:伊麗莎白一世與情人羅伯特?杜德利生有一子,因擔心醜聞曝光將其送給他人撫養。這在當時便有傳言,但女王稱這是謊言和污衊。500年前沒有揭出來的真相,現在更不可能搞清楚了。

最有趣的一個說法是,女王在世時,便有政敵說,她根本沒有正常的女性生理功能,是一個陰陽人。用現在的專業術語,叫原生間性人。

2009年英國歷史學家特拉西·波曼在其新書《伊麗莎白的女人們》中披露,伊麗莎白一世之所以沒結婚,是因為她其實是個男人。真正的伊麗莎白公主在嬰兒時期已夭折,她的母親安妮·博林擔心自己失寵王后頭銜不保,用一個紅髮男嬰「偷梁換柱」。

這一論斷擁有許多支持者,因為女王確實流露出了太多的「男性特徵」。比如,她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國王」,她在一次著名演講中曾說:「雖然我擁有女性柔弱的身體,但我擁有一個國王的心和胃。」伊麗莎白一世還總將自己和「父王」亨利八世相提並論。她精力充沛,是個不知疲倦的騎手;她最愛和男性大臣們一起騎馬打獵;她更喜歡跳男性的舞步;她還經常不由自主地發出男性般爽朗的大笑,一些人甚至悄悄給她取了個「榮譽男性」的綽號。

問題是,在政壇這個充滿了男性權力鬥爭,甚至血腥搏弈的場合,伊麗莎白又能怎樣呢?她必須用男人的視角看問題,必須用男人的語氣說話,必須像男人一樣殘忍!否則,她一定成為男人殘忍的對象。

最好的例子,便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妹,同時代的蘇格蘭女王瑪麗。瑪麗雖然也貴為女王,但她走了和表妹伊麗莎白完全不同的「女人路線」,結果便是,她被趕下王位,最後還上了斷頭台。

蘇格蘭女王瑪麗以絕世美貌和「淫蕩」名留後世,據說她身高約一米八,時裝模特的身材,對男人充滿誘惑力。她選擇了英俊的蘇格蘭貴族達恩利結婚。但後者是一個酒鬼,每天無所事事地喝酒享樂,甚至不能做一些最簡單的事,瑪麗發現這一點時已經太晚了。

瑪麗治理蘇格蘭,更多的依靠她的秘書利西奧,兩人情意纏綿。有人向達恩利密告,有一天,達恩利帶著自己的眾多酒友,捉姦在床,當著瑪麗女王的面在利西奧身上扎了50多劍。

傷心的瑪麗後來有了新情人,蘇格蘭大財主博斯韋爾。為了幫情人復仇,一天晚上,博斯韋爾帶人引爆了達恩利正在其中養病的一幢別墅。驚醒的達恩利跑出來,被博斯韋爾的人掐死了。此時,瑪麗與達恩利結婚僅19個月。

整個蘇格蘭都在懷疑博斯韋爾是幕後兇手,但法庭宣告他無罪。而就在這時,瑪麗決定嫁給他。這同伊麗莎白對待情人都德利的殺妻之嫌,是如此的天壤之別。事實證明瑪麗的決定是一個嚴重的政治錯誤。效忠達恩利的士兵開始起來反對她,而博斯韋爾卻借口搬兵跑掉了,留下瑪麗被士兵抓起來。據說她當時半裸著身體,士兵們紛紛在她胸前抓摸。蘇格蘭的街上開始張貼是她是一個美人魚的傳單,而美人魚在當時蘇格蘭又是妓女的意思。她當然無法再當女王,她被逼退位,幼子詹姆士成為蘇格蘭國王,即詹姆士六世。

此時年僅25歲的瑪麗被囚禁在列文湖畔的城堡里。她什麼資本都沒有了,只有肉體。於是瑪麗色誘看守,10個月後逃掉,跑到伊麗莎白這裡。她原本想讓表姐幫忙回蘇格蘭復辟,卻被伊麗莎白軟禁了20年之久。伊麗莎白統治下的英格蘭信奉新教,而瑪麗信奉天主教,瑪麗又是伊麗莎白之後的英格蘭王位繼承人。這被認為是伊麗莎白軟禁表妹的真正原因。支持天主教的一些貴族密謀殺掉伊麗莎白,讓瑪麗接班。這件事最終導致了瑪麗因為判國罪被斬首。

只有熟悉了蘇格蘭女王瑪麗的故事,行走於愛丁堡的時候,才會感覺到這座古堡仍然活著。瑪麗產下詹姆斯的房間里,正面牆上掛著這對母子的巨幅畫像。

這個一直在追求愛情的女人,一直被愛情所累。國王可以有愛情嗎?特別是女國王可以有愛情嗎?國王的愛情是她自己的嗎?政治、宗教可以如何攪動人的情愛?伊麗莎白一世和瑪麗的人生做出了回答。

伊麗莎白一世女王一定曾陷入過嫉恨中:同是女人,為什麼瑪麗比我漂亮?比我艷遇豐富?但幸運的是,伊麗莎白比瑪麗更有智慧,不僅自己執政半個世紀,還成為後人感恩的一代明君。

伊麗莎白晚年,選擇了自己的侄子、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兒子、當時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為繼承人。就這樣,英格蘭和蘇格蘭同歸一個君主,完成了統一。

詹姆斯是新教徒,他繼位後,英國繼續信奉新教,他否認自己是信奉天主教的瑪麗之子。但他還是將瑪麗和伊麗莎白一起葬到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讓她們相伴而卧。

我遊覽瑪麗昔日的城堡時,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背景是那古老的城堡牆體,彷彿完成著歷史的跨越。

作者介紹

方剛,性與性別研究專家,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聯合國「聯合起來制止針對婦女暴力運動」男性領導人網路成員,中國白絲帶志願者網路召集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者方剛 的精彩文章:

TAG:學者方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