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譜》,撩人

《書譜》,撩人

古琴吟

 平沙落雁

郭關 

00:00/02:16

《書譜》墨跡,草書,紙本,縱27.4厘米,橫898.24厘米,共351行,3665字,衍文70餘字,「漢末伯英」下缺166字,「心不厭精」下缺30字。前黃絹隔水上嵌宋徽宗趙佶書「唐孫過庭書譜序」七字標籤。鈐雙龍玉璽及「宣和」、「政和」印和清孫承澤、梁清標、安岐、乾隆、嘉慶諸藏印,又數方古印不辨。現藏台灣故宮博物院。

神一般的《書譜》,撩人,迷人,可人

下面截取的是其中最為精彩俊美的36個單字

足以讓你頃刻愛上書法!

《書譜》單字精選36例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尤以理論魂,書論中最重要的固然是孫過庭的《書譜》。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論,內容廣博宏富,見解精闢、獨到,揭示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及許多重要規律。這部不單是著名書學論著的書法作品,而且也是一部法度嚴謹,氣勢飛動的行草體書法範本。

首先作為書法作品的《書譜》,亦是備受稱讚。朱履貞云:「惟孫虔禮草書《書譜》,全法右軍,一氣貫注,筆致具存,實為草書至寶。」王世貞云:「《書譜》濃潤圓熟,幾在山陰堂室。後復縱放,有渴猊游龍之勢。」

作為書法理論精華的《書譜》,對中國書法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奠定了書法理論的基本框架。其中提到反對寫字如同繪畫「巧涉丹青功虧翰墨」,認為書法審美觀念要「趨變適時」,所謂「質文三變,馳騖沿革,物理常然」,反對把書法當作秘訣,擇人而授的保守態度,認為楷書和草書要融合交匯「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作為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著,提出了著名的書法觀:「古不乖時,今不同弊」,為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是與他在書法理論上的成就相統一的。

再回顧孫過庭書法,風格承襲二王,俊拔剛斷,宋元以後,學書者奉為圭臬。論者以為優人晉人之室,唐賢遺墨,罕與倫比。其《書譜》是我國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質的著述,標誌著中國書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輝煌階段。

推薦閱讀

藝道講堂 | 古琴公益講座系列

靈性之境—郭關道長玄畫

郭關道長古琴演奏專輯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藝道院住持。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白雪》 郭關道長演奏,自斫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古琴的人文精神
王寵《琴操十首》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