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經過七十輪的競爭,以9.315億元成交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經過七十輪的競爭,以9.315億元成交

12月17日晚22點多,在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賣「仰之彌高—中國古代書畫夜場」上,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經過七十輪的競爭,以9.315億元成交,成為最貴的中國藝術品,這幅作品此前也被認為是被認為是史上估價最高的齊白石作品。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兩年前曾在保利拍賣預展中亮相,然而當時由於各種原因,這一齊白石的山水巨制並未拍賣。在今天晚上的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中,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拍出9.315億元。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在北京農展館預展現場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拍賣現場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其中四條屏)

《山水十二條屏》當晚以4.5億元起拍,隨後,場內先後有收藏家報出4.5億元,並以一千萬元的價格上升,過5億元後則直接以2000萬加價,在七十次左右的讓人焦灼心跳的競爭中,最終是以8.1億元落槌,加傭金以9.315億元成交,這一成績也使這一作品成為全球最貴中國藝術品。

絹本,早期運筆較虛,很規矩。

據悉,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創作於 1925 年, 每一屏高180厘米,寬47厘米,形制劃齊規一,是白石老人風格轉型期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同時也是目前社會可流通的尺幅最大的山水十二條屏。目前已知著錄二十四次。那一年齊白石62歲,正是他「衰年變法」、到老年改變繪畫風格的第四個年頭。他拋卻「四王」桎梏下的山水程序,進入「一洗凡塵萬事空」的真山真水創作境界;白石老人遊歷中國大江南北的「五齣五歸」後,對山水創作升華後的集大成者。

齊白石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白石鋪杏子塢星斗塘。名純芝,字渭清,又字蘭亭。27歲改名璜,字頻生,別號白石山人,又號寄園。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在北京定居後,內心卻是「故里山花此時開也」,的思想軌跡。齊白石不可能將家鄉草木趕過黃河帶到北京,但家鄉草木卻作為一種自然信息隨齊白石來到北京,並化作藝術信息傳達出來,以實現齊白石心理的平衡。齊白石刻了許多寄託著懷鄉之情的閑文印,如「吾家衡岳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齊白石自抒胸臆的第一主題。齊白石寫了許多的懷鄉詩, 如:「登高時近倍思鄉,飲酒簪花更斷腸,寄語南飛天上雁,心隨君侶到星塘。」又如「飽譜塵世味,夜夜夢星塘」、「此時正是梅開際,老屋檐前花有無」,這些詩句是齊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余」時所些的肺腑之語。變法和著變意,變意和著變法,鄉心伴著童心,童心也總念鄉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小姐的古玩論壇 的精彩文章:

袁大頭為什麼有市場價值,有些什麼特殊版本,怎麼達成交易

TAG:袁小姐的古玩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