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順風車殺人案」頻發,誰是幕後幫凶?

「順風車殺人案」頻發,誰是幕後幫凶?

又是一起發生在滴滴順風車上的命案。

今年5月,發生在河南鄭州的那一起滴滴順風車司機姦殺空姐案還讓人記憶猶新,溫州樂清的小趙姑娘,又一次成為滴滴順風車司機手中的亡魂。

從調戲、猥褻到姦汙、殺害,鄭州的兇手劉某,和溫州的兇手鍾某,幾乎用一模一樣的過程,在滿足獸慾的同時,奪走了一個如花般美麗的生命。

而比這兩起案件的過程相似程度之高更讓人震驚的,是案件居然發生在同一個全國知名的叫車平台——滴滴打車上。前後相隔,僅僅3個多月。

滴滴的PR團隊反應很快,案件剛剛爆出,就已經準備好了看起來言辭懇切的道歉信,並且表示願意盡一切力量配合警方調查、同時也會慰問被害者家屬。只是,這份「懇切」看起來如此眼熟,與5月鄭州的空姐小李被害後的聲明,幾乎找不出什麼區別來。

如果說一定要找出一點區別的話,那就是這次的兇手鍾某,就在作案的前幾天,才剛剛被另一位女乘客投訴過騷擾和尾隨乘客並意圖非禮。而在5月溫州兇殺案發生後,號稱要嚴肅整頓、加強管理、杜絕風險的滴滴平台,卻沒有對這一起如此惡劣的投訴作出絲毫反映,直到小趙坐上那輛死亡順風車。

記得空姐遇害案發生時,輿論中還有不少為滴滴辯護的聲音:平台無法預測司機的行為,對方可能用假的資料欺騙平台進行註冊,等等。換句話說,部分公眾仍然相信,假如滴滴公司知道這位司機是一個有過犯罪記錄、並且仍然有著強烈犯罪傾向的人,平台是一定不會讓他註冊的。

而剛剛發生的這一起溫州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案,則扇了所有曾經還對滴滴平台抱有善意幻想的人的耳光——已經接到投訴,記錄在案之後,平台竟然就像沒有這件事一樣,仍然放任司機隨意地接單和拉客。這已經不是「監管失職」四個字可以概括的了。直白地說,在這起殺人案里,滴滴平台就是幫凶!

為什麼這樣說呢?

理由很簡單,在這兩期殺人案件中,被害人都是年輕美麗的女生,空姐小李更是在深夜時分從鄭州郊區叫車趕往市區。我相信,即使再如何缺乏社會經驗,這兩個女孩子都不會輕易決定坐上一輛陌生人開的黑車。

那麼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坐上了最終導致自己失去生命的這兩輛「死亡順風車」呢?

是對滴滴的信任,對這個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叫車平台的盲目輕信。

從常理上來說,用戶對平台的信任,和平台對用戶的責任,應該是平等相對的。但是,在今天的滴滴這裡,似乎並不是這樣。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來看看滴滴的發家史:

成立於2012年的滴滴打車,靠著什麼在僅僅6年的時間裡擠走UBER,吞併快的,斬落易到,成為國內互聯網叫車領域獨一無二的托拉斯?

技術?運營模式?

都是扯淡。滴滴快速發展的唯一動力,就是背後資本的支持。

滴滴是中國所有所謂的創業型獨角獸企業裡面,唯一一家同時吃到了騰訊、阿里、百度三家的資本大餐的企業。與此同時,2014年,滴滴聘請了柳傳志的女兒柳青作為公司總裁。柳青在主導滴滴在國內一系列攻城略地的吞併進程的同時,因為滴滴帶來了聯想系這又一個強有力的資本盟友。

OK,本文的重點並不在於探討滴滴是如何發家的。小敘幾句,只為證明一件事:滴滴有今天,是因為各位資本大佬們在背後的投入和推動。那麼,資本大佬是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真愛天使嗎?

當然不是的。所有的資本運作,最後都只有一個目的:追求儘可能高的回報。從種種跡象來看,今、明兩年,很可能就是滴滴承諾要對這些資本作出的回報的時候了。

今年4、5月間,滴滴多次傳出和多家投行洽談IPO事宜、謀求儘快上市的消息,並最有消息顯示其已經確定了在香港上市的基本規劃。

5月的空姐遇害案,讓滴滴謀求上市的步伐稍微緩了一緩。而就在今年七月,又有媒體曝出,滴滴將分拆其車服業務,為上市計劃的推進做準備。

上市,是滴滴一定要走的一步,也是其背後的投資者對其提出的必然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滴滴是不是肯為了一兩條生命的消逝,而砍掉自己利潤回報率不錯的業務板塊呢?

從商業角度來說,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說得直白一些,在互聯網叫車的產業世界裡,誰能擁有更多的司機,誰就將掌握更多的市場資源,直到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如果你有本事讓所有的司機都只為你一個人平台開車,那麼毫無疑問,你就會成為這個產業領域內呼風喚雨的神。也正是因此,當今年美團打車在國內幾個城市上線的時候,滴滴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惶恐。這不在本文討論範圍,略過不表。

社會上有著大量的閑散勞動力,希望通過開車來賺錢;而滴滴也需要吸收更多的司機,來充實自己的平台資源。那麼,怎麼才能做到把這些閑散勞動力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來呢?

降低標準,模糊監督,寬鬆管理,先把能夠吸納的人力都吸納進來,等到他們已經離不開這一份工作的時候,再提高管理和抽成標準,是滴滴唯一的選擇,也是他確實作出的選擇。也正是因此,儘管順風車業務給滴滴打車帶來的利潤佔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滴滴卻不肯輕易砍掉這一塊業務。

我曾經有好幾次在沒有專車的三線城市選擇滴滴快車出行時,聽到司機不經意間發出過這樣的言論:現在又不是只有一家平台,要是他管得太麻煩,那咱就換一家開。沒人給他開了他還搞個球?

快車尚且如此,順風車的司機群體心態如何,不言而喻。

所以,當滴滴公司收到投訴、尤其是對低端業務司機的投訴的時候,它的心態是很複雜的:嚴格管理,必然會帶來司機資源的流失,導致公司業務實力的下降,進一步影響公司獨霸行業市場和在資本市場上圈錢;不管不問,又要面臨政府監管和社會輿論的壓力。

就是在這種糾結矛盾的心態下,我們才會看到,一方面是滴滴公司的公關反應極其迅速,聲明、表態非常嫻熟而圓滑,一方面卻是事實上的管理寬鬆渙散,毫無威懾力(當然,在專車和豪華車業務範疇又另當別論,成熟的司機大多對自己的工作還是有所敬畏的),大量的低素質閑散社會人員充斥在滴滴平台上,同時也潛藏了巨大的犯罪風險。

空姐遇害案發生後,滴滴順風車一本正經地停業整頓一周,不少善良的人們都相信,同樣的事件不會再次發生。然而,這一次,一個曾遭投訴、惡跡明顯的司機在溫州樂清又一次犯下姦殺血案,已經把滴滴的態度鮮明地擺在了公眾面前:只要你(司機)能幫我賺錢,我不會來管你的行為。真的犯罪了,自然有公安機關回來處理,我給受害者家屬賠錢就是了。

本來嘛!指望一個由資本推動發家的逐利工具自己用道德來束縛住自己賺錢的手腳,未免顯得太過幼稚。據說,滴滴上市後的估值有望達到800億美元,這得夠它給多少戶被害者家屬作出賠償、「擺平」多少起惡性案件呢?

然而,這一次,我們還是只能看著滴滴再次把自己的順風車業務「整頓」上幾個星期,就繼續太平無事地開張營業,甚至敲鑼打鼓地完成上市嗎?

那可就真成了笑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另類吐槽精選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那些被砍頭的考官們

TAG:另類吐槽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