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東寧:金融科技孕育改革創新歷史機遇

張東寧:金融科技孕育改革創新歷史機遇

GIF

中經金融:follow me!

「站在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中,中小銀行實現了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轉變,成為中國銀行業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探索市場化改革道路的精彩縮影。」北京銀行董事長張東寧在新浪財經主辦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如是說。

以北京銀行為例,22年間,北京銀行經歷了「更名、引資、改制、上市」,總資產從200多億元增長到超過3萬億元,增長了150倍;凈資產從10億元增長到1700多億元,增長了170倍;年度盈利能力從成立之初不足1億元,增長到超過200億元,增長了200倍,探索形成了中小銀行的經典發展模式。

張東寧認為,從金融規律看,深化改革「新征程」釋放了金融發展的強勁動力。伴隨改革開放40年,中國金融業體系格局逐漸多元化、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金融體系不斷健全。同時,我國金融改革著力回歸本源,全面融入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並深度結合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多「源頭活水」。

從行業演化看,張東寧認為,金融科技「新突破」孕育了改革創新的歷史機遇。金融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是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大趨勢,正在深刻重塑金融生態。一方面,國內銀行業深入推進「金融+科技」雙輪驅動戰略,不斷加大對金融科技投入。另一方面,銀行與互聯網企業的競合格局在深化中相互「賦能」。中國銀行業通過智慧化升級,為未來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如北京銀行堅持科技強行,構建起智慧發展的堅實根基。攜手股東公司荷蘭ING集團探索中外合資直銷銀行,率先推出「京彩E家」智能輕網點,引領網點智能化升級;攜手騰訊打造「互聯網+京醫通」智慧醫療模式;特別是,該行投資40億元,建設佔地12.6公頃、建築面積37.5萬平方米的科技研發中心,包括亞洲單體面積最大的數據中心。

對於未來,張東寧認為,要走一條科技引領、轉型創新的路。未來要打造科技引領的未來銀行,加強大數據、雲計算、知識圖譜等新技術的前瞻研究和深層應用,探索全程響應、智慧交互的全景式智慧金融模式,搭建專業協同、跨界融合的金融生態圈。積極推動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有機融合,讓金融科技成為創新發展的強勁引擎。

同時,張東寧強調,要尊重規律、回歸本源;加強黨建、完善治理;以風險為本、行穩致遠注重人才強行、文化興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頤園財經 的精彩文章:

淘金萬億「不良」資產市場 海徳資管增資55億引戰投
PPmoney開放日八字箴言 教你如何辨別真假P2P

TAG:頤園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