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書單 | 王家衛的枕邊書,寫文沒靈感時的救星,金句滿滿!
描繪理想生活時,
很多人喜歡用這樣兩句話:
「寵辱不驚,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
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在匆忙的現代社會中,
閑很奢侈;
在焦慮充斥的日常里,
從容可遇不可求。
世俗的評判,
現實的壓力,
讓人來不及思考與回味,
匆匆上路,
被生活裹挾而行。
明朝天啟年間,
有一蘇州書生也遇到了
類似的煩惱。
落榜後,流落京城的他,
消沉、焦慮,看盡世間冷眼。
繼續修習八股,博取功名?
還是從心而行,絕意仕途?
書生選擇了從心,並發願:
一願識盡世間好人;
二願讀盡世間好書;
三願看盡世間好山水。
數年後,書生的生活常態
變成了「高山流水,
任意所如……偕二三知己,
抱膝長嘯,欣然忘歸。」
飽讀群書的他,
又順便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
和審美趣味,
將五十餘部經史子
集中的好句好段摘錄下來,
集結成書,用以自娛。
因為書的內容,
像把利劍「一掃世態俗情」,
被命名為《醉古堂劍掃》。
因為《醉古堂劍掃》前的序言,
書生的名字也被傳了下來,陸紹珩。
好人、好書、好山水,
更在這本書的文意中盡顯。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交友須帶三分俠氣,
作人要存一點素心。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
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使人有面前之譽,
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
使人有乍交之歡,
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春光濃似酒,花故醉人;
夜色澄如水,月來洗俗。」
「世無花月美人,
不願生此世界。」
……
醉意、古意、劍意、俠氣,
大量的金句、美句,
讓書商們看到了商機。
到了清朝,為擴大傳播度,
書商們假託這是明代大儒
陳繼儒所作,改了新名字《小窗幽記》。
這本書,也自此成為
「中國修身養性三大奇書之一」。
因為文美、意深,
數百年來,無數人將其視作
寫文沒靈感時的救星。
更有很多人,將其放在枕邊。平時讀一讀,涵養心性。
王家衛就是其中之一。
記得幾年前,墨鏡王第一次與網友直接對話,參與微訪談。
境界之高,讓一票網友膜拜不已。
而墨鏡王這些美到讓網友落淚的詞句,出處就是《小窗幽記》。
無奈,作為一本暢銷東亞圈百餘年的書,《小窗幽記》的版本之多,也令人咂舌。
在流傳過程中,改詞換句也時常出現,產生了不少疑難爭議處。
今天,古典君要為你推薦的這版《小窗幽記》,以日本嘉永六年星文堂《醉古堂劍掃》為底本,疑難處輔校以國家圖書館所藏天啟年間《醉古堂劍掃》七卷殘本、乾隆三十五年《小窗幽記》十二卷刊本。
堪稱最權威版本。
在內文編排上,這個版本按句讀、節奏和喘息處,進行斷行,
像詩歌一樣自成篇章,竭力還原了本書的自然吟誦狀態。
為方便攜帶,此版更是採用了進口瑞典輕型紙。
雖是精裝版,看起來有一種底蘊加持的厚重,拿起來卻很輕。
最重要的是,這套書還集合了從古至今最能詮釋中國人生活美學的四大奇書。
如果說《小窗幽記》是中國人處世與生活的理論菁華,能讓人在浮躁與喧囂中尋回安靜與平和。
《閑情偶寄》、《隨園食單》、《浮生六記》則在同樣極佳的文筆之外,從生活日常、美食、愛情等方面為世人詳細闡述了什麼是有滋有味的煙火生活。
《閑情偶寄》
懂生活之美,享生活之樂
按自己的方式度過一生,就是最大的成功
成功沒有標準答案,找到讓自己開心的生活方式比什麼重要。
400年前,有一個人吃喝玩樂無一不精。
他是一流的美食家,會吃會做懂養生。
他是一流戲劇家,自組戲班,自編自導自演,有《風箏誤》、《凰求鳳》、《玉搔頭》等多部戲劇作品傳世(包括至今還是禁書的《肉蒲團》)。
他是一流的出版人,組織編繪了《芥子園畫譜》,問世百年來,風行於畫壇,是學畫必修之書。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無以數計的中國畫名家,都以此開啟繪畫之門。
他是一流的旅行家,「三分天下幾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經六七」,「四海歷其三」,中華大地的奇山秀水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他還懂美容造型、精通室內設計,還能主持修建園林建築,業餘搞些發明……
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極致風雅。
有人說,他是400年前的馮唐、馬未都,是中國女人心目中最完美的男人。
他是李漁,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的李漁,東方古典休閑文化的集大成者的李漁。
一本《閑情偶寄》,則匯總了他畢生的生活經驗,記下了他對生活的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協。
o 秋讀
讀書,最樂之事,而懶人常以為苦;清閑,最樂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就樂去苦,避寂寞而享安閑,莫若與高士盤桓、文人講論。何也?「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既受一夕之樂,又省十年之苦,便宜不亦多乎?
o 秋海棠
秋海棠一種,較春花更媚。春花肖美人,秋花更肖美人;春花肖美人之已嫁者,秋花肖美人之待年者;春花肖美人之綽約可愛者,秋花肖美人之纖弱可憐者。處子之可憐,少婦之可愛,二者不可得兼,必將娶憐而割愛矣。相傳秋海棠初無是花,因女子懷人不至,涕泣灑地,遂生此花,名為「斷腸花」。
林語堂說:《閑情偶寄》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袖珍指南。
馮唐則評價李漁:「作為一個藝術家,你自編自導自演了許多迎合爾時世俗的戲劇……作為一個對於品質有真正理解和毫不妥協的人,你寫了一部《閑情偶寄》,編了一部《芥子園畫譜》,如今,還有人看。你在《閑情偶寄》中談居室、器玩、飲撰、種植、頤養……後世做會館的,創造享受清閑氛圍的,都該向你學學。」
堪稱中國古代生活美學之典範的書,理應好好挑選版本。
這個版本首次採用最接近李漁成書時間的底本勘校,
即《續修四庫全書》中收錄的《閑情偶寄》清康熙刻本(現珍藏於吉林大學圖書館)影印本,
同時參校中國台北廣文書局影印的清康熙十年翼聖堂刻本,
又考以德國國家圖書館藏清雍正八年芥子園《笠翁一家言全集》本,
儘力修正了目前市面上流行各版本中多處存疑,
努力還讀者一本美好而純粹的《閑情偶寄》。
《隨園食單》
對食物有熱情的人
永遠不會對人生絕望
生活沒有「容易」二字,美食是最治癒的方式。
古往今來,無數人寫過美食,但從沒有人像袁枚這般,寫出學問,寫出享受,寫出幸福。
袁枚,清乾隆年間江左三才子之一,12歲中秀才,23歲中進士,34歲急流勇退、離開官場,買了曹雪芹家在南京的舊宅,改名「隨園」,開啟歡樂人生!
雖然文字上混得與紀曉嵐同名,合稱為「南袁北紀」,也是當時的詩壇盟主(前陣子爆火的《苔》就是袁枚作品),袁枚給自己的定位卻是吃貨。
他給自己列了九大愛好,第一是「吃飯」,讀書排最後。
且用40年的美食實踐,寫出了《隨園食單》。
「不知豆腐得味,遠勝燕窩;海菜不佳,不如蔬筍」
美食之美不在食材是否貴重,講究是味道和營養。
「咸者宜先,淡者宜後;濃者宜先,薄者宜後;無湯者宜先,有湯者宜後」
懂得上菜順序的人,品位都不會太差。
「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
搭配也很重要。
「以箸取菜,硬入人口,有類強姦,殊為可惡」
給人夾菜是件十分沒有公德的事。
……
飲食方式、注意事項、用餐禮儀等,
袁枚都進行詳細解說,理論基礎豐富又紮實。
而作為重頭戲的實踐教學,更是寫到讓人口舌生香。
o 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膩如一...
o 鯽魚先要善買。擇其扁身而帶白色者,其肉嫩而松;熟後一提,肉即卸骨而下...
o 鹿筋難爛。須三日前,先捶煮之,絞出臊水數遍,加肉汁湯煨之,再用雞汁湯煨;加秋油、酒,微纖收湯...
《隨園食單》,包括但不限於:
魚翅、烏魚蛋、紅煨肉、天目筍、
芙蓉肉、荔枝肉、八寶肉圓、蔣侍郎豆腐、
羊肚羹、蔣雞、掛鹵鴨、黃姑魚、醉蝦、
剝殼蒸蟹、蓑衣餅、水粉湯圓、蕭美人點心……
共326道菜肴。其中豬有43種做法,甲魚有6種;雞分5個部分可吃……
才子文章,文字即為饗宴。
《隨園食單》簡單清爽又極具文採的文字,讓人讀完只想說:我要好好活著,我還沒有吃過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
自問世以來,《隨園食單》就成為了廚者公認的經典,英、法、日等大語種均有譯本。
本版《隨園食單》,特邀青年設計師徐婧儒全新設計繪製,配以插圖,以現代手法,完美詮釋袁枚四十年美食實踐。
《浮生六記》
「古今第一女子」的生活美學
窮日子也要過的有滋味
對於世間男女而言,人多是平平凡凡的,日子多是平淡如水的。
沒有波瀾壯闊,沒有驚天動地,難道就必須是乏味?
兩百多年前,一個蘇州女子將布衣蔬食的生活過得妙趣橫生。
魯迅說,他覺得她是中國第一美人。
林語堂說,她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她溫婉秀麗、懂詩書,同時也愛吃臭豆腐;
她情趣高雅、懂生活,用的餐具是自己做的梅花盒;
她女扮男裝,和丈夫一起外出遊玩;
她眼中無貴賤,與煙花之地的女子也能義結金蘭;
丈夫的朋友來了,她拔釵沽酒;
家中無餘錢,她還能掙錢養家……
待她去世後,她的丈夫思她甚深,
將二人婚姻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成書。
她就是陳芸,這本書是被人稱為「晚清小紅樓」——《浮生六記》。
自面世後,這本書便受到眾多文人的極致推崇。
「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願生生世世為夫婦」
「情之所鍾,雖丑不嫌」
書里有細水長流而又真摯而深沉的情感。
「少焉,月印池中,蟲聲四起,設竹榻於籬下。老嫗報酒溫飯熟,遂就對月光對酌,微醺而飯」
「君畫我綉,以為詩酒之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也」
書里有對月聽風的時光散漫、興之所致的詩酒田園。
「芸以麻油加白糖少許拌鹵腐,亦鮮美;以鹵瓜搗爛拌鹵腐,名之曰雙鮮醬」
「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縱然陷入困窘,依然將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簡樸而精緻。
也不怪林語堂要大讚:「我真誠地相信,一個謙卑渺小的生命能快樂地過一輩子,是宇宙間之至美」,並多次推薦,廣傳於世。
這版的《浮生六記》,在保留原文的基礎上,還特別邀請了超人氣作者張佳瑋以白話文精心譯述,並作長文譯記為讀者導讀。
張佳瑋:「知乎大V」,「豆瓣紅人」,以一手古今皆通的文筆獨樹一幟,因其性情不拘、摒棄俗流,備受讀者推崇,被稱為「張公子」。
2004年4月被《南方都市報》列為「80後實力派五虎將」之一。
他翻譯的這本《浮生六記》更是長期佔據京東商城和噹噹商城圖書文學榜第一名。於兩年內,暢銷一百萬冊。
此外,本書還獨家收錄了「沈復三十年遊歷圖」、「沈復的一生」(年表),並附「光緒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題記」「光緒三年初版跋」,便於大家更好讀懂東方古典文學,從中獲益。
生活之美的真諦在於用心體會、細緻觀察,
在於如何創造性地為衣食住行添上詩情畫意。
在禮教森嚴、物質貧乏的年代,古人尚且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
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更加熱愛自己熱愛生活呢?
《中國人的生活美學》
古典生活藝術的四大奇書
中國雅緻生活的寶典
在焦慮浮躁之時,為您留存
一份對美、對詩意生活的嚮往
或公眾賬號:關注 純粹匠心 可直接購買
創意好物推薦
——
這裡有一批設計師需要你來包養哈!


※設繪主意X803期︱插畫設計師 小么君
※求求你們,不要再拍這樣的照片了!
TAG:純粹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