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我們追蝴蝶的時候,中國投資未來
【編譯/觀察者網 奕含】「我們正追逐蝴蝶,而中國卻投資未來。我們已經不再是主角,我們接受了被動和機能失調作為新常態,而中國的速度超越了我們。」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8月24日刊發題為《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現在是我們轉變立場的時候了》的文章,作者是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
文章稱,哪怕是沒有刻意觀察中國的遊客,也不會對這個正在跨入未來的國家視而不見:成千上萬的新建築、道路和橋樑;數十座新機場和幾條飛馳在大都市的磁懸浮高速列車,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中國戰略性的基礎設施投資。
報道截圖
中國變了
幾年前,中國還在生產山寨科技產品。如今民眾正通過智能手機購買國產的獨創產品。
夏皮羅在文章中稱,中國的治理結構意味著戰略在決策後可以迅速得到落實。他用青島海灣大橋舉例,這條全長26.4英里的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其從建設到竣工僅僅用了4年時間。
通過投資教育、基礎設施以及深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中國進一步提升其國家治理水平。中國的大學培養了數百萬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學科的畢業生,為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等領域奠定了快速發展的人才基礎。
如今,京東已經被稱為中國的亞馬遜,用無人機交付產品。蘋果公司的產品在華為等品牌面前正變得黯然失色。
沒有人質疑中國是否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唯一的問題是這一事實何時會發生。
文章稱,中國的崛起是事實。中國的制度優勢在於抓住了社會發展的重點,最重要的目標莫過於群體和諧。
儘管我們嘴上說相信自由市場和創業精神,但中國卻用行動在戰略領域大舉投資。誠然,我們的戰略在20世紀有效;那時的中國是一個貧窮、秉承孤立主義的農業巨人。但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20世紀就成為了世界製造大國。
如今的中國正經歷新的轉變,成為世界級創新經濟體,已經從過去的孤立主義轉向在向世界輸出影響力。
美國也變了
我們也變了。我們沒有奉行那些行之有效的原則,沒有利用自己的軟實力提高國家治理水平。相反,我們擁護孤立主義,對貿易夥伴加征關稅,驅逐那些拿到了科技學位的移民——而國防工業正急需新鮮力量以確保軍事技術領先。我們的監管機構對中國的成功科技企業提出越來越多的質疑和猜測,我們的政治家繼續把政黨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民主党參議員堅持採取唱名表決,以此延遲被提名行政職務候選人(的任命)。這種兩黨間的常用手段在特朗普任上已經上演過119次,而前面四位總統的首個任期內一共才有140次。
我們的最高法院提名人曾基於法律能力獲得了近乎一致的選票。然而,由於黨派偏見,現在參議院的兩派參議員都放棄了他們此前的贊同意見,拒絕批准。
如今,對立雙方的參議員僅僅因為黨派偏見而阻撓政策。這意味著新的政治勢力即將崛起,那就是兩黨內真正關心國家問題的那批人,是對尋找解決美國根本問題的感興趣的人。
我們的政府停止了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學生在不知能否有更多就業機會的迷茫中,依然要借巨額的教育貸款,才能研究科學問題。雖然我們的經濟增長率不錯,但我們也要看到赤字在擴大(預計2019年將出現1萬億美元的赤字)——而這將是下一代美國人必須支付的債務。
要承認特朗普贏了
我們對特朗普過去的錯誤,對俄羅斯話題的關注已經壓倒了公眾話題。事實上,在競選時,我們就知道特朗普存在(這些)問題,但他仍然贏了。
文章讚賞特朗普總統為把國家從媒體製造的恐俄症里解脫出來集中於真正事上而做出的努力: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國家),即將威脅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
文章稱,經濟學家說的對,特朗普不該加征關稅,但他正確地認識到中國是最大的對手。事實上,特朗普已經在伊萬卡的勸說和幫助下,推動每個行業的大型公司培訓高技能人才,通過重新授權《帕金斯職業和技術教育法案》促進全美職業教育發展,並倡導「擇優選用」的績點制吸收移民,留住最優秀的人才。對於這些政策,媒體表示無視。
總之,我們浪費時間追逐蝴蝶(不重要的事情——觀察者網注),而中國卻投資未來。我們不再是主角,我們接受了被動和機能失調作為新常態,中國的速度超越了我們。
我們曾經分享自由、和平爭論、倡導平等,依靠這些基本價值觀大獲成功。但眼下的政治分裂威脅了國家和民主。
文章總結稱,如果我們還想成功,必須把國家置於黨派之上,讓國家利益超越政黨間的報復,並努力保證人人享有自由和機會。如果我們不能像中國一樣正視未來,我們的孩子可能不會原諒我們。


※北約峰會剛開始 特朗普就先批了德國:你們就是俄國人的俘虜
※特朗普還是不是「白手套」總統?日本資深媒體人這樣看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