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罵他是豬,同縣的人都不肯與他結親,最後成了宰相
漢高祖劉邦的開國功臣——陳平,是出生在河南省原陽縣的人。
陳平小的時候,家中十分貧窮,但是他依然喜好讀書,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陳家有田地30畝,在今天的農村,如果誰家有30畝田地,那就堪稱種糧大戶了,票子也是嘩啦嘩啦的進門。然而在漢代,當時的生產能力並不發達,30畝耕種出來的糧食,僅僅夠陳家人果腹和基本的生活需要而已,如果遇上災荒年份就更加糟糕了。
陳平的父母早亡,他的兄長陳伯將他撫養長大。陳伯懂得讀書的重要性,就自己一人如同老牛一般勤懇的耕田,莊稼豐收以後,一部分留作口糧,一部分賣給收糧食的商人好換來錢財,哪怕自己緊著褲腰帶,穿不成新衣服,也要提供足夠的錢財讓陳平能夠遊學四方,增長見識。
然而陳伯的妻子,卻十分看不起不進行生產勞動的陳平,覺得他懶得像豬一樣,就放出言語說:」這樣懶的人憑什麼吃細糧,還不如去吃糠呢。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呢。」陳伯聽說了這件事,感覺這個婦人對自己的親弟弟十分不恭敬,而且頭髮長,見識短。但是如果直接休妻,這個婦人向來潑辣,鬧將起來,平白無故的讓鄰里看了笑話,不好收場,於是就先讓這個婦人回娘家,隨後一封休書拋棄了她。不久之後,另外娶了一位既賢惠,又有見識的婦人。
等到陳平逐漸長大,到了適婚的年齡,因為常年不事生產,不需要在陽光底下暴晒,他的皮膚依舊白嫩,如同嬰兒一般,而且他本身的五官生長的位置就非常合適,看起來很耐看,面容俊秀如同女子。原陽縣的一些富人,嫌陳平家裡貧窮,害怕女兒嫁過去受苦,就不肯與他結親。然而陳平覺得自己長得這麼帥,如果與貧苦人家的柴火妞結親,又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也不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就這樣,他看上的人,人家又看不上他,看上他的人,他又看不上人家,於是他的婚事就這樣一直拖著。
過了許久之後,原陽縣有一家富人,家族的掌門人名叫張負,張負的孫女結了五次婚,婚後不久,丈夫都莫名其妙的死了,與張家門當戶對的人家都說他家的閨女是克夫命,不敢娶。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下,張負見到了陳平,看到陳平長得儀錶堂堂,有威儀雄姿,心想有點兒意思,於是就進一步的考察。他跟隨陳平來到他的家門口,發現他住在原陽縣的貧民窟里,然而門外卻有許多權貴才能坐的車馬的痕迹,他就知道這陳平絕非等閑之輩,如同潛淵之龍,終有一日將會飛上天空,呼風喚雨。
張父回到家中,對他的兒子張仲說:「我想把你的女兒,嫁給陳平,你意下如何?」張仲十分的不滿意,就對父親說:」這陳平,家貧就罷了,倘若勤勞一些還好,可是他卻整天不幹活,整個縣城的人都恥笑他的為人,父親您一向精明,怎麼能把咱家的女兒嫁給這種中看不中用的懶漢呢!「張負就說:」仲兒,你要相信父親看人的眼光,陳平絕非等閑之輩,你的女兒嫁給他,以後定然會過上富貴日子的。「於是這門婚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因為陳平十分貧窮,連聘禮和婚禮上所需要的酒肉都備不齊,於是,張負就借錢給他,把孫女風風光光的給嫁給了陳平,張負告誡孫女說:『』不要因為人家貧窮,就侍奉夫君不恭敬謹慎。同時,對待陳平的兄長需要同對待父親一樣,侍奉你的嫂子,也要如同侍奉母親一樣。」
陳平娶了張氏女以後,因為接受岳家的資助,生活逐漸寬裕起來,於是他就遊歷了更多的地方,拜訪了更多的賢士,學到了更多的學問和為人處世的方式。
後來因為秦二世暴虐,陳勝吳廣起義,陳平就去投奔農民起義軍,但是卻沒有受到重視,滿腹才華不能得以施展。後來他又去投奔項羽,但是項羽剛愎自用,任人唯親,並不信任陳平。
無奈之下,陳平只好去投奔劉邦。在去投奔劉邦的路上,他需要過河,遇到了一名船夫。如果人長得帥是一種罪,那麼陳平早就已經罪惡滔天。船夫看到他容貌出眾,以為他是落難的王孫貴族,身上定然攜帶著大量金銀財寶,於是就動了賊心。然而陳平善於察言觀色,看出了船夫眼神閃動,似有異樣。
當時的天氣也並不算寒冷,於是他索性把衣服全部給脫了,幫助船夫去划船。船夫看到這小子身上什麼也沒有,除了外衣光鮮亮麗之外,裡衣卻十分寒磣,就知道這小子是一條光桿漢子,沒啥油水可撈,於是就不打什麼歪主意了。就這樣,陳平順利地到達了彼岸,繼續向前。
等到了漢軍營中,本以為劉邦會對他以禮相待,但是沒想到事先有一些小人擔心才華橫溢的陳平過來以後,會瓜分劉邦原本就不多的恩寵,就先給劉邦灌了迷魂藥,說陳平不是個好東西。劉邦將信將疑,見到陳平以後就問他:「你三易其主,我如何能夠相信你的誠心?」
陳平坦蕩的回答:「我在魏王和項王那裡都沒有受到重用,此番前來投奔您,我沒有攜帶任何財物,只有腦袋裡邊兒的好主意能夠獻給大王您,從而拿下天下。」
如此簡明扼要,劉邦大喜,知道自己遇到了一名優秀的謀士,於是就封他為護軍中尉。
後來他果然沒有辜負劉邦的期望,先是幫助劉邦對項羽軍中使反間計,使項羽捨棄了良將鍾離昧和謀士范增,後來又幫助劉邦解決了叛將韓信和白登之圍。
到了漢文帝的時候,因為才能出眾,原本都是有左丞相和右丞相兩位,但是他卻一人獨相。而昔日里不嫌棄他貧寒,下嫁給他的張家女子也跟著過上了好日子。


TAG:紙言片語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