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每周一葯之地骨皮

每周一葯之地骨皮

天地同壽 地骨之皮

枸杞,應該沒人不知道吧,現在保溫杯里不放幾顆枸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養生。雖然這只是調侃,但是枸杞有很好的滋補效果卻是不假。

枸杞被稱為「卻老子」,可以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是傳統的滋補佳品。但是不被熟知的是,枸杞深埋在地下的根皮——地骨皮也是寶貝。

李東垣就曾說過:「地為陰,骨為里,皮為表。」意思就是,地骨皮深埋地下,採集地氣精華,是補陰的佳品。

關於地骨皮名字的來源,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相傳在清朝年間,一日,慈禧太后突然感覺好像發燒了,一陣一陣地出汗,朝廷御醫戰戰兢兢,但是都束手無策。這時,有位錢將軍告訴御醫們說,自己的母親也曾有過類似的癥狀,是被一個土郎中挖出來的枸杞根治好的。於是御醫們就找來了枸杞根,按照將軍的吩咐,剝下根皮,煎湯給太后服用。幾日後,慈禧太后真的就退熱身清,大病痊癒了。於是太后就召見了這位錢將軍,詢問他用的是何種靈丹妙藥。錢將軍暗自斟酌,覺得「枸」於「狗」同音,為避免大不敬,就選了個吉利的名字,稱其為「地骨皮」。太后聽後欣然稱讚說:「好!我吃了地骨皮,可與天地同壽。」從此,枸杞皮便叫做地骨皮了。

《本草綱目》中寫道,「枸杞其苗乃天精,苦甘而涼,上焦心肺客熱者宜之;其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腎虛熱者宜之;其子則甘平而潤,性滋而補,不能退熱,止能補腎潤肺,生精益氣……分而用之,則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則一舉兩得。」

由此可見,枸杞善滋補,地骨皮善退熱,尤其長於退骨蒸之潮熱。枸杞與地骨皮,雖然本自同根生,但是功效卻大有不同。

所以啊,博大精深的中醫藥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深埋地下、善退虛熱的地骨皮

牛刀小試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B A A C

飲片解析

A. 苦楝皮 為不規則的槽狀或半捲筒狀的絲。外表面灰棕色或棕紫色,栓皮常呈鱗片狀剝離。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無臭,味。

B. 肉桂 呈槽狀或捲筒狀。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規則的細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見灰白色斑紋,內表面紅棕色,較平坦,有細皺紋,刻劃可見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色較粗糙,內層紅棕色而油潤,中間有一條黃棕色的線紋(石細胞環帶)。氣香濃烈,味甜、辣。

C. 地骨皮為筒狀或槽狀,長短不一。外表面灰黃色至棕黃色,粗糙,具縱橫皺紋或裂紋,易成鱗片狀剝落。內表面黃白色至灰黃色,較平坦,有細縱紋。質輕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黃棕色,內層灰白色。氣微,味微甜而後苦。

D. 秦皮本品為長短不一的絲條狀。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或黑棕色。內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切面纖維性。質硬。氣微,味苦。

藥典之言

【性味與歸經】甘,寒。歸肺、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熱消渴。

各家之言

《藥品化義》:地骨皮,外祛無定虛邪,內除有汗骨蒸,上理頭風,中去胸脅氣,下利大小腸,通能奏效。

《本草新編》:地骨皮,非黃柏、知母之可比,地骨皮雖入腎而不涼腎,止入腎而涼骨耳,涼腎必至泄腎而傷胃,涼骨反能益腎而生髓,黃柏、知母泄腎傷胃,故斷不可多用以取敗也,骨皮益腎生髓,斷不可少用而圖功。欲退陰虛火動,骨蒸勞熱之症,用補陰之葯,加地骨皮或五錢或一兩,始能涼骨中之髓,而去骨中之熱也。

《本草備要》:朱二允曰,地骨皮能退內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實不知。病或風寒散而未盡,作潮往來,非柴、葛所能治,用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特表明之。

《要葯分劑》:丹溪雲,地骨皮能治風者,肝腎同治也;肝有熱則自生風,與外感之風不同,熱退則風自息。夫地骨皮本非入肝之葯,丹溪云然者,以肝腎同位而同治,骨皮既能退腎家虛熱,則龍火不熾,雷火亦平,自能息肝熱所生之風,雖不入肝經,而肝風亦並治也。且骨皮入腎、三焦二經之外,不入肝,更不入肺,即肺中伏火亦能降泄,則不必疑於肝風之不能息也。總之,腎葯兼治肝,乙癸同源也。腎葯兼治肺,金水相涵也。

《藏府葯式補正》:地骨皮,能清骨中之熱,泄火下行,以視桑皮,則寒涼又勝一籌。而清肺熱,導氣火,亦引皮膚水氣順流而下,不嫌燥烈傷津、破耗正氣,則與桑皮異曲同工。杞根皮苦寒清肅,直入下焦肝腎,能療骨蒸里熱,而氣味俱清,尚不至鏟滅真陽,損害元氣,然終屬清泄涼降之品,絕無滋養能力。

《本經》: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

《別錄》:主風濕,下胸脅氣,客熱頭痛,補內傷大勞噓吸,堅筋,強陰,利大小腸,耐寒暑。

《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湯漱口,止齒血,治骨槽風。

《本草述》:主治虛勞發熱,眩暈,痙癇,腰痛,行痹,腳氣,水腫,虛煩,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濁。

配 伍

《本草撮要》:味甘淡,微苦,入手太陰經,功專退熱除煩。得麥冬、小麥治勞渴;得青蒿子治虛熱;得生地酒煮服治帶下。若吐血尿血,搗鮮汁服效,婦人陰腫或生瘡,以之煎水頻洗良。

《本草綱目》:壯筋骨,補精髓。用枸杞根、生地黃、甘菊花各一斤,搗碎,加水一石,煮取汁五斗,以汁炊糯米五斗,拌入細曲,照常法釀酒,待熟澄清,每日飲三碗。此方名「地骨酒」。

《葯鑒》:氣寒,味苦,無毒,純陰。涼血之妙劑也。去皮膚上風邪,除骨節間勞熱。君四物湯鹿角膠佐以丹皮,治婦人骨蒸最妙。佐解毒湯生地黃臣以茜根,治痘家熱毒為良。又治足少陰手少陽有汗而骨蒸者。

《滇南本草》枸杞尖作菜食,和雞蛋炒吃,治少年婦人白帶。

禁 忌

《醫學入門》:忌鐵。

《本草匯言》:虛勞火旺而脾胃薄弱,食少泄瀉者宜減之。

《本草正》:假熱者勿用。

《本草撮要》:中寒及便溏者忌。

《葯鑒》:表寒忌用。

(註:1.飲片鑒別來源為校飲片辨識課教材2.引圖來源如標所示。)

編輯丨愛楊 常銳博 秀一

技術丨趙世林 徐婧儀

地骨皮雖好,也有禁忌呦~可不能隨便加入保溫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路邊的這些草,其實是治病的法寶,你知道多少?
端午時節濕氣重,腹瀉吃啥最管用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