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堤春柳儼畫圖,揚州瘦西湖
說說這次旅行
《瘦西湖》 清·汪沆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
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
瘦西湖
趁著早起一分清凈,在西津渡空街無人我獨行地拍得心滿意足,回小山樓退房寄存好行李,去到馬路對面的車站等鎮江到揚州的城際公交,半個小時時間,就可以經過潤揚大橋到達揚州,在車上用手機搜索了一下揚州的著名景點和美食攻略,目標鎖定——瘦西湖 個園 富春茶樓
讓司機在離瘦西湖大門最近的地方放下我,走到售票大門,已經可以看到人頭攢動和一條狹窄的水道,果真很瘦~
徐園
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老宅,它是辛亥革命時期軍閥徐寶山的祠堂。園中聽鸝館取名來自「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意。館內的楠木罩隔,是揚州現存罩隔中的精品。聽鸝館門前的這兩大口鐵鑊,是1500 多年前的鎮水神器,當年揚州冶煉業的發達,揚州經濟的繁盛由此可見一斑。
釣魚台
深入湖心的釣魚台,原來是演奏絲竹樂器的地方。相傳當年的乾隆皇帝逛到這兒,不知怎麼的就來了釣魚的興趣。於是立即有人送上了魚桿。可是瘦西湖裡的魚卻偏偏不聽話,平日里一呼百應的乾隆皇帝釣了半天,就是沒有一條魚上鉤。這下陪同的揚州鹽商著急了,當即悄悄選了幾個水性好的水手帶著活魚潛到水下。舉著荷葉,靠荷莖來換氣。上面的乾隆魚桿一落,下面的活龍魚就被掛上了鉤。這下乾隆爺自然是龍心大悅了。
站在釣魚台斜角 60 度,您可以在北邊的圓洞中看到五亭橋橫卧波光:而南邊的橢圓形洞中則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這一景象一彩一素,一橫一卧,真是堪稱絕妙。這裡也是外地遊客到揚州一定要留影的地方。那洞中借景的畫面正好對應了「三星拱照」的名稱。
(其實這個釣魚台我也是隔岸觀摩,以為就是一個黃色小亭子,不解為何周圍怎麼這麼多人,原來還有如此典故和勝景,錯過鳥錯過鳥~)
五亭橋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那麼五亭橋就是少女身上那條華美的腰帶。
「每當清風月滿之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蕩漾,眾月爭輝,莫可名狀。」說是每到滿月之夜,五亭橋下十五個橋洞中每個洞都含著一個月亮。「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如果你能在中秋之夜來到揚州,說不定就能領略到這十五的月亮十五圓的絕妙奇境。
(又是一座讓我糾結過還是不過踩還是不踩的橋,可惜晴天白日,無法欣賞到十五圓的奇觀)
熙春台
「熙春」一詞出自老子的『眾人熙熙,如登春台「。意指熙春台前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繁華場面。
(原來從古至今,這裡就是這樣滴繁華)
二十四橋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行至橋頭,我才驚覺原來二十四橋就在這裡, 那些在古詩詞句里的念到耳熟的地方,就這樣赫赫然在腳下了~
穿越時空,曾有一夜,明月如盤,蕭聲如絲,佳人玉立~教人如何不銷魂~
白塔
相傳在 1784 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遊覽揚州瘦西湖。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不由遺憾的說:「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這而看起來和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像極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財大氣粗的揚州鹽商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跟太監買來了北海白塔的圖樣,當晚連夜用白色的鹽包堆成了一座白塔。這就是在揚州流傳至今的「一夜造塔」的故事。
(百度來的,當野史看吧,信不信由你~)
冶春茶社(珍園店)
沿著瘦西湖河道的一邊從南走到北,已經飢腸轆轆疲憊不堪,趕緊找個大門出來去覓食,聽說冶春和富春同樣出名,來的路上注意附近有家冶春,打個的前往~
一個人,30元套餐足矣~個人以為最好吃的是雞汁乾絲
個園
從冶春吃完午餐出來,掏出手機谷歌地圖一搜索,個園就在附近,走路過去也就一站路不到的距離,遂決定散步過去順便消化肚子里努力塞下的30元套餐~
沿著河邊一邊走,一邊感嘆,揚州還真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城市,清新古樸,不繁華張揚,又不蕭條冷清,三步一古迹,五步一故居,處處有古迹可循,點滴顯文化底蘊~
後來有人問起我去過的園林里最喜歡哪座,我毫不猶豫首選個園。
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裡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裡面。此外,它的取名也因為竹子頂部的每三片竹葉都可以形成「個」字,在白牆上的影子也是「個」字。
俗話說,人不可居無竹,喜歡竹的清雅獨立,搖曳有姿,光從名字上就讓人佩服園主的情趣。
四季假山
個園由清代嘉慶年間兩淮鹽業總商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的舊址上擴建而成。園雖不大,但處處體現出造園者的匠心獨具,值得一提的是個園的疊石藝術,採用分峰用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達出「春景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景慘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詩情畫意。
秋從夏雨聲中入,
春在寒梅蕊上尋。
月映竹成千個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TAG:俯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