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福州西湖有這麼不受待見?最早居然是用來種菜的…還有這麼多故事發生!

福州西湖有這麼不受待見?最早居然是用來種菜的…還有這麼多故事發生!

原標題:福州西湖有這麼不受待見?最早居然是用來種菜的…還有這麼多故事發生!


↓ ↓ ↓ ↓


中國移動


01:35


100%

微信


爸比



爸比,這周末有空嗎?請帶我去福州看「水墨夜西湖」吧~


有圖否?呈上!






如此美景甚好!周末,福州西湖走起!





很多人聽說福州有西湖公園,都會嗤之以鼻;杭州的西湖才叫西湖,你也敢叫西湖!


而如今,福州西湖已經今非昔比,美極了!


全國有36個西湖公園啊!單單福建,就有至少三個,泉州和漳浦也有。而福州西湖在全國36個西湖公園裡,排名第6,還是很靠前的。福州西湖雖然沒有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也看不到競相啼鳴的柳浪聞鶯,但也是很精緻的。



而且,說起來也是好多好多故事呢。


晉朝時為灌農田而開挖

和天然形成的杭州西湖不同(杭州西湖是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吳山和寶石山山麓沖積形成的),福州西湖是人為挖出來的,而且最早開挖時,是為了種菜。


福州西湖公園建於282年,如今已經有1736年的歷史啦。史書記載:


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



這裡有兩個信息點:一,西湖最早是為了灌溉農田所以開鑿的;二,取名叫西湖,是因為在當時的城牆西面。


這嚴高是何許人?說起來,真的是一個牛人,在當時的福建,屢屢「開掛」,立下許多功績。


晉武帝司馬炎滅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在吳所置的建安郡地,增設晉安郡,下轄候官、原豐、晉安、羅江、溫麻等5縣(其範圍相當今福州市、寧德地區、莆田、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域)。


太康三年(282年),嚴高為首任晉安郡太守,有人建議,閩越故城以南小山阜前地勢平坦,有發展餘地,可以築城。嚴高採納此議,遂動工築成郡城(位於今福州市區冶山以南、鼓樓口以北)規制較冶城為大,後世稱為「子城」。


嚴高來自北方,帶來中原文化及先進生產技術,傳播於民眾。又在城北建立紹因寺,是為閩中第一個佛寺,佛教文化開始在閩傳播。


現在福州市北大路「半野軒」,就是過去的部分寺址



現在的福州西湖內,重建了一個「半野軒」


嚴高在郡內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利用因築城取土而被掏深的城郊東北和西北窪地,開鑿成東湖和西湖,大各十餘里,分別引導東北和西北諸山的溪水,灌溉農田千餘頃,這是當時最大的水利工程。


有了這麼大的一個蓄水池,農田澆灌確實方便很多。


五代十國時擴大至南湖


然後,時間就來到了五代十國時期(907年—960年)。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連接。


福州的南湖在哪裡呢?曾經有媒體報道,當年的南湖,最南端可能在黎明、上海新村附近,不會超過工業路。



舊時福州西湖、南湖、東湖區域示意圖(海峽都市報/圖)

如今在楊橋中路,還保留著一處「柳橋」的地名,當年的西湖水和南湖水,就在這裡相接。


而當年嚴高在城外鑿東、西二湖,東湖和西湖的周長各有二十里,就是10多公里,連起來,可能比現在的西湖還要大。


這麼大的一個地方,本來是用來灌溉農田的,緊接著,居然變成了聲色犬馬的後花園。


變身閩王后花園


說到王審知,王審知是福建的「閩王」,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的建立者。


王審知,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初與兄王潮跟隨王緒,後王潮廢殺王緒,諸將便擁戴他為首領。公元897年(乾寧四年)王潮去世,王審知繼其位,朝廷任他為武威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累遷至檢校太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後梁太祖朱溫升任王審知為中書令,封閩王。



王審知(862年—925年)


王審知在位時,選賢任能,減省刑法,珍惜費用,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公元925年,王審知去世,終年64歲,謚號忠懿王。其子王延鈞稱帝後,追謚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


《資治通鑒》中,司馬光對王審知也是點個了大大讚,滿滿的正能量:

審知性儉約,常躡麻屨,府舍卑陋,未嘗營葺。寬刑薄賦,公私富實,境內以安。


可惜生了個負能量的兒子。


王審知至少有11個兒子,和我們看的古裝劇一樣,他們展開了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奪嫡」大戲。


王審知的大兒子王延翰,據說是王家的顏 值 擔 當 者。他身材高大,皮膚美白如玉,喜好讀書,頗通經史,優點很多,就是有個很大的缺點:好色。



我帥嗎?


王審知在世時,因對其管束嚴厲,尚能協助父親處理政務。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審知患病卧床,王審知命王延翰暫時代管軍府事務。期間,王延翰作為長子,「力侍湯藥,寢食俱忘」。同年十二月十二日,王審知去世,王延翰繼位,自稱威武留後。


好容易結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上「九五之尊」,當然是要放開嗨一把了。


926年,後唐庄宗李存勖遇害,中原地區大亂,王延翰見中原已亂,便取出司馬遷的《史記·閩越王無諸傳》,傳示給將吏們看,說:「閩,自古是王國,我現在不稱王,等待何時?」於是,軍府將吏們便上書勸王延翰稱王。


你們一個個的排隊點贊,人家不答應都不行了


大概意思就是:你看,這裡本來就是個王國,我現在不稱王,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然後,王延翰稱王,國號「閩」,修建宮殿,設置百官,禮儀細節以及禮樂典章制度都效仿天子,赦免境內的罪犯,臣下稱他為殿下。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本來按照當時閩國發展的勢頭,經濟發展得不錯,好好治國,搞不好能成為一代賢王,可惜這王延翰no zuo no die啊!


王延翰立國後,自是驕淫奢侈,跨福州城西西湖築室十餘里,號稱「水晶宮」,經常攜后妃游宴,終日與妃子在西湖嬉戲。



「大王,喝呀!」


這「水晶宮」,也就是咱們今天說的福州西湖了。


不過後來,他死了。


死的過程比較慘烈。是這樣的,話說王延翰這人,當了國王就開始欺負弟弟了:

王延翰輕視欺侮自己的兄弟,繼位才一個多月,就讓他的弟弟王延鈞出任泉州刺史。王延翰選取很多民女來充實他的後宮,無止境地到處選取。王延鈞上書極力勸諫,王延翰非常生氣,因此兄弟兩個人便產生嫌隙。


時任建州刺史的王延稟,本姓周,是王審知的養子,素來與王延翰不和。王延翰給他寫信讓他幫助選取宮女,王延稟回信很不客氣,因此他們之間的矛盾更為加深。


王延翰才繼位兩年,就嗝屁了,他的兩個弟弟來個前呼後應,成功將其拿下:


927年,王延稟、王延鈞聯合襲擊福州,抓住王延翰,把他給斬殺了,王延鈞於是稱王。王延翰死後葬於福州北關外天王寺東,俗稱「王墓山」。


在拿下王延翰時,他的弟弟還宣布毒殺王審知的就是王延翰。


這麼狗血,果然藝術源於生活,生活永遠高於藝術。


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鈞繼位後,也是很愛享受的人,在福州西湖一帶後宮的基礎上繼續大興土木,修築起了「長春宮」,在此建造亭、台、樓、榭、湖中設樓船,與皇后陳金鳳終日在西湖邊嬉戲。



這麼開心的事,為什麼要哭呢?


不過這位皇后陳金鳳不是等閑之輩,她也是有才華的,曾在西湖作詩一首:

樂游曲


陳金鳳


龍舟搖曳東復東,採蓮湖上紅更紅。波澹澹,水溶溶,如隔荷花路不通。西湖南湖鬥彩舟,青蒲紫蓼滿中洲。波渺渺,水悠悠,長奉君王萬歲游。


中心思想就是:陪皇上游西湖,心情好開心呀~



宋朝時為文人墨客聚集地


一直到了宋朝,西湖慢慢褪去皇家後花園的色彩,而逐漸成為了官家園林,只要有錢有地位的人便可以在附近修築房屋,西湖也成了當時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留下了許多名言佳句。


南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福州知府趙汝愚又在湖上建登瀾閣等建築,更富盛景。



宋朝大V辛棄疾曾出任福建提刑官、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他遊歷西湖,留下名作:


賀新郎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


辛棄疾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誰來照影,卧龍山下。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待細把江山圖畫。千頃光中堆灧澦,似扁舟欲下瞿塘馬。中有句,浩難寫。


詩人例入西湖社。記風流,重來手種,綠成蔭也。陌上遊人誇故國,十里水晶台榭。更復道橫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問當年魚鳥無存者。堂上燕,又長夏。



記得發朋友圈!


三山就是福州的古稱。這首詩大概意思就是,福州西湖真美啊。而句首的「翠浪」二字就是現在西湖左海之間翠浪橋名字的來歷。其中,「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廣為流傳,成為名句。


辛大V還有一首《游西湖》:


游西湖


辛棄疾


碧海桑成野,笑人間,江翻平陸,水雲高下。自是三山顏色好,更看雨婚煙嫁。料未必,龍眠能畫。擬向詩人求幼婦,請諸君,妙手皆談馬。須進酒,為陶寫。


回頭鷗鷺瓢泉社,莫吟詩,莫拋尊酒,是吾盟也。千騎而今遮白髮,忘卻滄浪亭榭。但記得,壩陵呵夜。我輩從來文字歡,蟬噪也,綠陵夏。


另外一個官方認證的大V朱熹也曾在西湖講學,留下詩一首:


游西湖


朱熹


越王城下水溶溶,此樂從今與眾同。


滿眼芰荷方永日,轉頭禾黍便西風。


湖光盡處天容闊,潮信來時海氣通。


酬唱不誇風物好,一心憂國願年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任福州軍州事兼福建路兵馬鈐轄,上馬管兵下馬管民,全力治理福州的弊政,曾為西湖作詩一首:


出利涉門詩


曾鞏


紅紗籠竹過斜橋,復觀翚飛入斗杓。


人在畫船猶未睡,滿船明月一溪潮。


清朝時順利「逆襲」


後來,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則徐為湖岸砌石,文人雅士相繼而至。林則徐與西湖也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


大家都對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耳熟能詳,但很少人知道,林則徐在水利方面頗有建樹。



林則徐還曾主持疏浚福州西湖、美化西湖,使福州人受益至今。


西湖是福州的名勝古迹,也是閩都第一水利,既可澆灌農田,又可蓄洪避災。但西湖原是土堤,隨著沿湖的豪強圍墾蠶食湖身,西湖越來越小,湖寬從40餘里縮減到了7里左右。



眼見西湖日漸淤塞,一片破敗,既無水利之用,也無風景可言,林則徐提出了疏浚西湖的倡議。


1828年,林則徐主持修浚工程,招募民工為西湖挑浚共兩萬方左右,砌石堤1236丈長,又在石堤內鋪設官道,在堤上種樹千株。現今的西湖公園,就是在林則徐修浚的基礎上形成的。


書中提及,西湖一景開化禪寺,正是林則徐疏浚西湖的辦公處。



20世紀初闢為公園


而闢為公園是20世紀初的事了。1914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辟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當時由湖頭街出入,可供遊覽的陸地有荷亭、謝坪嶼和開化嶼3處。



1914年的西湖公園(人民網/圖)


到了1930年,開化嶼南筑長堤接通通湖路,即今天的柳堤,堤長19米,寬8米,並建新大門。西門於是變為後門。「仙橋柳色」這一景也就不存在了。


建國後,通過大門兩邊的石護欄往園內望,裡面是一覽無遺的湖光山色——大片的湖水和連綿起伏的山頭。大門內樹木稀少,沒什麼遊樂設施和建築,公園顯得較荒涼。



建國後的南大門


1950年,西湖公園管理所成立,之後對公園進行修復、擴建,官家村、荷亭至大夢山等地先後劃入西湖公園,並增設動物園,陸地面積擴大5倍。


後來西湖改名為紅湖。1969年末,西湖改為市革委會機關「五七」農場,湖水被抽干,挖河泥開農田。



直到1972年,才恢復西湖公園名稱及管理機構,並全面整修和擴建。1985年實施整治西湖工程。1998年開始改造部分老景點,完成湖水截污,與左海連接。公園佔地42.51公頃,其中水面30.30公頃。


幾經擴大 風景越加秀麗


解放後的西湖公園幾經擴大。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並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使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


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西湖美」、詩廊、水榭亭廊、鑒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荷亭



宛在堂



桂齋


西湖共有三座小島——開化嶼、謝坪嶼和窯角嶼,分別由柳堤橋、飛虹橋、步雲橋、北閘橋邊接而成。猶如三塊翠玉鑲嵌在碧水之中。


如今夜景大升級詩情畫意的「水墨西湖」


夏日的夜晚,華燈初上,福州西湖公園內智能化的夜景燈光系統開啟一幅「水墨夜西湖」長卷徐徐展開有多美?




帶著山水畫的韻味和意境,通過光照適中的燈光,含蓄地展示公園的亭台池榭和一草一木。





俯瞰西湖已經存在1736年了,經歷了滄海桑田,真是個有故事的西湖!同意的按下大拇指!


編輯排版 | 辰逸


素材來源 |福州城事、人民網、百度百科


圖源 |福州城事、人民網、海峽都市報、福州新聞網


竟然進來了,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小魚網 的精彩文章:

號稱福州民國時代里的「王健林」竟然是他……
這個家族曾一手掌握福州命脈,與漢代皇族同源!

TAG:福州小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