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拜孔子為師,因長得太丑不收,後聞其才名震諸侯,孔子後悔了

此人拜孔子為師,因長得太丑不收,後聞其才名震諸侯,孔子後悔了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武城(今山東費縣)有一個人叫澹臺滅明,字子羽,長得非常丑,但卻很有才華。他想拜孔子為師,但孔子見他長得太丑,認為沒什麼能耐,就沒有收。可是後來,聽說他的德才名震諸侯,孔子後悔了,又收其為徒。他大顯才華,斬蛟除惡,最後位死72賢。澹臺滅明死後,南昌人為他立祠立墓祭祀,並設立澹臺門以表紀念。唐朝還封他為「江伯」、宋朝封他為「金鄉侯」。

澹臺滅明比孔子小小很多歲,當初拜孔子為師時,孔子憑長相認為他沒有本事。後來,澹臺滅明就到楚國去遊學,跟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在南方學派中獨樹一幟,其才幹和品德名震各諸侯國。孔子聽說後就後悔了,感慨地說:「我憑語言判斷的,看錯了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後來,孔子收澹臺滅明為徒。

澹臺滅明講學,在南方很有名氣,很快成為享譽大江南北的一代名師。他不但有才學,還重義輕財。有一次,他帶著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渡河,舟至河心,有兩條蛟龍跳出來,攻擊渡船,想要奪取寶玉。澹臺滅明氣憤地說:「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力劫。」說罷,揮劍將二蛟斬殺,並將寶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無吝嗇。他的這種氣概,後成「寧讓錢,不讓言」的魯國遺風,在齊魯大地盛行數千年。

澹臺滅明去世後,其弟子將他安葬於武城故里,儒家傳人將他列於曲阜孔廟大成殿前西廡內從祀孔子。明天啟四年(1624年),在費縣關陽司建二賢祠,主祀曾參、子游。清乾隆三年(1766年),關陽司巡檢胡世祚將澹臺滅明由從祀改為主祀,並將二賢祠更名為三賢祠。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糧道孫星衍將錢泳手書墓碑1座立於澹臺滅明墓前。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澹臺滅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相貌醜陋,但卻才華出眾,連孔子當初都誤會了。他不自暴自棄,以才華和品德服眾,最終位列七十二賢,成為後人敬仰的一位賢人。澹臺滅明的自強自立精神,堪稱後世勵志典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三大鎮宅神獸:一種尊貴不可侵,一種逢凶化吉,一種最有效果
非歐五大惡毒刀:非洲拂塵刀、歐洲屠夫剁,一種傷到三日內必死

TAG:京津小飛俠歷史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