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長白山中的傻狍子
北緯40度的長白山原始森林中活躍著各種鹿科生物的身影,它們自由地在廣袤的長白山水中棲息繁衍,為寧靜的長白山帶來蓬勃生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提起鹿,人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都是那些可以人工養殖的經濟品種,比如梅花鹿、馴鹿……可是你知道嗎?以「傻」聞名的狍子其實也是鹿的一種。今天,就讓小編帶您走近長白山中的傻狍子,近距離了解一下這種蠢萌的動物吧!
傻狍子到底是個什麼動物?
近兩年有一種動物在娛樂圈火了起來,先是在《爸爸去哪兒》中靠著長相賣萌俘獲了一群觀眾的芳心,後來又因為名字與娛樂明星鹿晗的外號相同,所以被人們所熟識,沒錯,這種動物就是狍子。
狍子又稱矮鹿、野羊,屬偶蹄目鹿科,是草食動物,喜歡吃灌木的嫩枝、芽、樹葉和各種青草、小漿果、蘑菇等。狍子雖然是鹿科,但是和國內常見的梅花鹿、馬鹿、麋鹿親戚關係略遠,屬於鹿科中的「狍亞科」,是長白山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
狍子近來成為了一種網紅動物,被網友們推舉為最蠢萌動物。這跟它的長相有一部分關係。狍身草黃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無角。狍子的腦袋很圓鼻子也很圓,一雙小豆豆眼加上兩隻招風耳,面無表情地獃獃看著你,讓人看到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蠢萌蠢萌的!
不過就是這樣一種可愛的動物,竟然被人叫作傻狍子,這究竟是為何呢?
傻狍子到底傻在哪?
在東北的民謠里「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當地物產的富饒。雖然有些誇張,但是「棒打狍子」是真的存在的,因為老一輩的東北獵人對付起狍子來,根本用不上繩子和陷阱,隨便拿一根木棒便能捕獵到狍子吃到狍子肉,傻狍子的傻可見一斑。
在現實生活中,狍子遇到人,它們往往會先愣一愣神、盯著人看一看再跑。跑著跑著還會停下來,四處看一看。甚至有時候,狍子已經成功逃走了,過了一會兒它竟然還會跑回來,就此被等在原地的獵人抓住。
野生動物都有著逃命時的保命技能,到了傻狍子這裡,它受驚以後尾巴的白毛會炸開,變成白屁股,然後開始停下來思考要不要逃跑。有時候等它思考完,就已經被獵人捆起來了。
每年在森林公路上,狍子的死亡率都很高。原因讓人哭笑不得,傻狍子會在馬路中間,借著車燈跑在車的前頭,根本不知道會被撞死,只知道借著亮光好趕路。賓士而來的汽車夜間視野不清晰,往往來不及剎車,可憐的傻狍子就此一命嗚呼。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就要相信傻狍子是真的「傻」了?要知道在鹿科生物中,傻狍子是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適應的環境最多樣的成功典範之一。狍子在我們眼中看起來種種「蠢萌」的行為,其實也包含著它們的生存之道。
傻狍子其實一點也不傻
在大自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和許多食物鏈下層的食草動物一樣,傻狍子會時刻警戒保護自身安全。
長白山的傻狍子往往棲息在植被層次豐富、鬱閉度高的針葉、闊葉林混交地帶的山坡上。由於山林環境特殊並不適於捕獵,所以如果傻狍子開始逃竄,捕獵者並不會像草地上的狼群一樣緊追不捨,而是更傾向於重新選擇其他目標,這也使得傻狍子在逃離一定距離後,習慣於從容地停下來觀察是否可以解除警報。這或許就是被我們誤會的傻狍子逃跑後停下來四處張望的原因。狍子在受驚以後尾巴的白毛會炸開,變成白屁股這種保命技能,有利於迷惑捕獵者的視線,使其在林間灌木中眼花繚亂。
至於,狍子會順著燈光跑,不知道會被撞死這一點來說,其實是大多數野生動物也都會有的毛病,動物們的進化趕不上人類科技發展速度快。它們並不了解這些「致命」燈光的危害,趨光性是生物的本能。
暑假就快結束了,聽到了這麼多傻狍子君的故事,不如帶著孩子一起來到長白山尋找傻狍子,探訪自然的神秘之美。在長白山巍峨秀麗的山水間,給孩子講解生物的習性,寓教於樂與孩子共享親子時光?
(文:付賀 圖片:來源於網路)


TAG:長白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