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代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激發活力

新時代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激發活力

【國是論衡】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掀起了一波波令世人矚目的偉大復興浪潮。但是,無數仁人志士、各種政治力量先後進行的各式各樣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在這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革中,唯有中國共產黨不辱使命,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奮鬥,使受盡屈辱、瀕臨危亡邊緣的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能夠於近代中國波瀾起伏的大浪中獨領風騷,與其創造性地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從而有效地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密不可分。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能否最廣泛調動社會各階層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使之投身於民族復興的時代洪流中,決定著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也是一個政黨能否實現自身價值的關鍵要素。從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到辛亥革命,之所以往往一度勃然興起後旋即慘淡失敗,歸根結底源自其不能真正信賴人民群眾,沒有能力將中國社會各階層的進步力量凝聚在一起,從而或因勢單力薄為強敵所鎮壓,或革命果實為反動力量所竊取。更具典型意義的是國民黨大陸執政失敗。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吸取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在遺囑中特彆強調: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以孫中山忠實繼承者自居的蔣介石,對孫中山的思想歪曲利用,在其思想與實踐中將人民排斥於政權之外,對其他政治力量極盡打壓之能事,不僅沒能改變社會一盤散沙的狀況,在國民黨內也是派系林立、各自為戰、渙散乏力,決定了其失敗的宿命。連蔣介石都不得不承認:「自抗戰勝利以來,本黨在社會上的信譽,已經一落千丈。……老實說:古今中外任何革命黨都沒有我們今天這樣頹唐和腐敗,也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的沒有精神,沒有紀律,更沒有是非標準的。這樣的黨早就應該被消滅被淘汰了。」

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石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便將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自身的奮鬥目標,將喚醒、組織廣大民眾作為自身的職責和使命。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和豐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對自身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和檢驗自己的工作標準等進行科學分析和概括,牢固樹立了黨同人民群眾之間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辯證關係,揭示了黨的力量源泉之所在。97年來,不論環境條件、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在求同存異中最廣泛動員和組織人民投身到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來,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向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開啟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世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

中國歷史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統一戰線具有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功能,是順利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重要法寶;統一戰線政治功能能否有效發揮,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戴,有效地將社會各階層積極力量凝聚在一起。廣大民眾的歷史主體地位與領導者的堅強有力,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築出統一戰線行之有效的兩個根本要素。因此,毛澤東同志總結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經驗,將統一戰線與黨的建設聯繫在一起予以高度重視,指出: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是堅持和發展革命的政治基礎。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採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繫人民群眾的黨,是掌握統一戰線的英勇戰士、全國各族人民擁戴的領導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也應看到,新時代的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所有制形式、社會階層、人們的思想觀念更加多樣,社會內部行為方式、利益關係等方面的差異性進一步增強,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多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既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

在這樣的機遇與挑戰面前,統一戰線匯聚各方面力量的政治作用更加重要,在化解主要矛盾,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和諧上的價值更加凸顯。首先,通過統一戰線,以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堅定發展方向,以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助於促進一致性和多樣性的有機統一;其次,通過統一戰線,將民主黨派、宗教團體等主體力量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有助於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再次,通過協商民主這一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的民主形式,給予人們參與政治生活的話語權,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有助於形成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新時代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激發活力的作用發揮,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價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夠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面對複雜的執政環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為什麼人的問題作為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緊緊圍繞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使中國共產黨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充分信賴與衷心擁戴,成為總攬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有效協調社會各方利益的政治核心,為社會的繁榮發展和不斷進步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作者:紀亞光,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