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隊友坑死的五位太平軍名將,林啟榮很無奈,陳玉成很無辜

被隊友坑死的五位太平軍名將,林啟榮很無奈,陳玉成很無辜

俗話說得好,不怕狼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話用於描述太平天國領導集團是最適合不過了。從1851年1月金田起義到1864年7月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國共存在近14年;在這14年里,太平天國名將輩出,如馮雲山、蕭朝貴、羅大綱、陳玉成、李秀成、林鳳祥、林啟榮、胡以晃、李世賢等,他們都是時代的佼佼者,均有某方面突出之才能。在這些名將中,許多人本可以免於一死,但因為隊友實在不給力,屢次坑了自己,最終只能陣亡亦或被俘虜而犧牲。

第一位——南王馮雲山。在早期太平天國運動中,南王馮雲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沒有他深入廣西腹地宣傳拜上帝教,拉攏楊秀清、石達開等,估計金田起義無法搞起來。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馮雲山才是拜上帝教的實際創始人,洪秀全只是接盤俠而已,本身貢獻並不很大;不過,馮雲山卻被洪秀全給坑死了。1852年6月,太平軍從桂林撤圍北上長沙,途徑全州蓑衣渡時遇到江忠源八百楚勇伏擊,幾乎全軍覆沒,南王馮雲山陣亡。其實,馮雲山是可以免於一死的,只是洪秀全瞎指揮,將南王坑了一把。當時,楊秀清等諸王均主張沿著湘江兩岸派兵前進以防止清軍伏擊水面部隊,而洪秀全卻愛瞎搞事,他力排眾議,主張全部人馬都上船前進,兩岸不派遣一兵一卒。如此做法,當太平軍遇到僅有八百餘人的江忠源部伏擊時,只能被動挨打,若是清軍兵力再多一點,估計太平天國就此打住。

第二位——西王蕭朝貴。從蓑衣渡血戰突圍後,太平軍能戰鬥的人馬只剩下四千餘人,但在道州、郴州等地拉攏天地會入伙,部眾很快便擴充至六萬餘人。對於太平軍進入湖南,清廷缺乏必要準備,許多城市都沒有設防,包括省城長沙;這對太平天國而言可謂是千載難逢之良機,豈能錯過。西王蕭朝貴建議,由他率領兩千精銳抄襲小路直奔長沙,趕在張亮基、江忠源、左宗棠等人進城之前拿下長沙,然後橫掃湖南。可惜,蕭朝貴到達長沙之後,楊秀清在大本營郴州卻遲遲不派出援兵,以致蕭朝貴在兵力不足之情況下只能親自上前線指揮,強行攻城,不幸在南門外的天音閣受到炮擊而亡。至於楊秀清為何要坑蕭朝貴,這都是權力之爭的惡果,楊秀清是「天父」,蕭朝貴是「天兄」,兩者都有訓斥教徒之權力;況且兩者實力相當,平時就常常暗中較勁。

第三位——勤王林啟榮。1857年5月,在受了半年的委屈後,翼王石達開打扮成一江湖術士偷偷地出走天京,回到自己的大本營安慶,然後號召舊部前來麾下效力。就在石達開搞單幹後不久,胡林翼、李續賓等率領湘軍精銳力量從武昌進犯九江。當時,九江守將是晚清最善於防守作戰的勤王林啟榮,他曾無數次打退湘軍進攻,搞得胡林翼十分狼狽;若是他能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就算湘軍增加一倍兵力都無法攻破九江。可惜,「天京事變」後,天國形勢不容樂觀,陳玉成、李秀成等自顧不暇,根本就無力支援林啟榮。為此,林啟榮只能將求助的目光轉向手握近三十萬大軍的石達開,可惜卻碰了一鼻子灰,不但不得一兵一卒,連糧草補給都不送來。1858年初,石達開從福建再次回到江西,但依然坐視林啟榮被湘軍圍攻而不顧,最終九江失陷,林啟榮等一萬七千餘人全部戰死。試想,若是石達開胸襟足夠寬廣,及時向九江派出援兵亦或是給予糧草物資,林啟榮還會因此而陣亡嗎?不說殲滅湘軍於九江城下,阻止湘軍東進勢頭問題不大。

第四位——英王陳玉成。九江陷落後,胡林翼便開始擬定「東征計劃」,派遣曾國荃吉字營8000餘人,楊載福水師4000餘人作為主力進安慶,力求奪取天京在長江中游的最後一道屏障。對於安慶的重要性,洪秀全等領導人自然是知道的,於是便採取「圍魏救趙」之計,派遣主力「西征武昌」,攻擊湘軍大本營,待湘軍回援之時將其消滅於運動戰中。按照該計劃,陳玉成從皖南進攻湖北,從長江北岸直奔武昌;李秀成則從浙江、江西,沿著長江南岸進攻湖北,然後兩路大軍在約定時間匯合。可惜,李秀成心思不在武昌,對此次西征壓根不感興趣,他故意拖延時間,以致陳玉成到達黃州後因等不到隊友而直接率部回皖南與湘軍主力決戰。正當陳玉成在安慶打得火熱之時,李秀成卻在江浙擴充勢力,對西線戰事不聞不問,最終安慶陷入敵手;陳玉成敗逃廬州,被苗沛霖算計,受凌遲而死。

第五位——忠王李秀成。湘軍攻破安慶後,曾國荃直接率領主力順江東下,直奔天京而來,洪秀全頓感壓力十足,於是便連續下詔讓李秀成回來勤王。考慮到湘軍具有水師優勢,太平軍在缺乏制江權的情況下很難與其開展主力對決,李秀成因此主張給予天京糧草、彈藥、餉銀,待湘軍疲憊之時,再尋機與之決戰,一舉解除天京之圍。毫無疑問,這是一條正確的作戰方針,但卻被洪秀全否定;他直接給李秀成下「三道詔書」,說其「意欲投敵」。沒辦法,李秀成太過「愚忠」,於是便將蘇州會議之決定推翻,親率13王,近四十萬大軍回來解除天京之圍。1862年10月,李秀成與曾國荃在雨花台展開終極較量,差點就將其撲滅,可惜後勤跟不上,李秀成只能撤圍而去。後來,李秀成又執行洪天王「進北攻南」計劃,導致部隊損失慘重,再也無法解除天京之圍。1864年7月,吉字營攻破天京,李秀成因掩護幼天王突圍而被俘虜,後被曾國藩殺害。

各位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太平軍名將是被隊友坑死的嗎?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有一件事,宋朝能做,明朝常做,唯獨清朝不敢做!
中原王朝老問題,強漢、盛唐、剛明都解決不了,唯獨清朝可以!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