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馬伊琍身後的男人:因為有他,我這一生都有底氣

馬伊琍身後的男人:因為有他,我這一生都有底氣

心理技能提供者

育兒/婚姻/職場



來源:心理嚴選(satirxinli)



作者:凰兮(心理嚴選主創團成員)




嚴選菌說:在孩童的時期,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這樣會讓一個孩子很有安全感。尤其對一個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這個女孩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如果有一個非常愛她的媽媽,這個女孩會很懂得自尊自重。


01




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




這兩天在看《朗讀者》,其中一期,馬伊琍作為嘉賓,談起了自己的過去,還說出了這麼一段話:



「在孩童的時期,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這樣會讓一個孩子很有安全感。




尤其對一個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這個女孩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




如果有一個非常愛她的媽媽,這個女孩會很懂得自尊自重。」






高中時期,馬伊琍的學習成績很不錯,有次,她的思想品德卻被老師寫了個差。




她父親感到很驚訝,就問是怎麼回事?




老師說跟他說:「你女兒跟多個男生有早戀。」




換做現在大多數人,第一反應肯定是去責問自己孩子是不是真的,個別極端點的,甚至有可能直接把孩子給打一頓。




不過,馬伊琍父親那時特別平靜,他讓老師寫下男生的名字。




結果,老師只寫了一個,父親就追問了:「還有呢?不是多個嗎?」




這話簡直沒法談了。



馬伊琍父親見老師生氣,直接說:「

我女兒我最了解她

,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







如今,馬伊琍長大成人,在經歷婚姻危機後,還能保持事業進步,兩個月前,憑藉《我的前半生》,在第24屆上海電視節頒獎典禮上,拿下了最佳女主角的稱號。




很多人都疑惑她是如何做到的,我想,原因就是

她從小到大,一直擁有父母足夠的愛以及足夠的信任,讓她活得有底氣,懂得自尊自重。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到這個人的性格、三觀、思維、習慣。




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孩子會很有安全感,不會自卑,不會輕易被挫折擊倒。




而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在父母身上獲得過足夠的愛和安全感,那麼TA只能向其他人索取。




這樣的人

很容易就會託付身心,越來越沒有自我。





02




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當年被譽為「甜心教主」的王心凌,至少支撐起偶像劇的半邊天,人氣極高。




可惜,近幾年她人氣大跌,演唱會無人問津。




原因有很多,感情的不順也是其中之一,畢竟她遇到的全是渣男:





范植偉,前前男友,交往期間劈腿、打人,分手後還說17歲時王心凌已經不是處女,打碎了她一直以來的清純形象;




姚元浩,前男友,同時跟兩個女生糾纏不清,王心凌因此被貼上「小三」的標籤,姚

元浩

卻毫無擔當,後來還爆出了她的私密照;




歐定興,一個自稱是王心凌初戀的男人,接受採訪的時候指出王心凌的初夜不是給了自己。




如此三連擊下來,再高的人氣都被敗光了。




王心凌與渣男分分合合,她不是不曉得對方的問題,只是她經常選擇原諒,一再退讓。







她說:「很多東西我都可以包容,包容到自己都覺得很沒有骨氣……」




這一切,似乎可以歸結到她的原生家庭。




王心凌從小就生活在單親家庭中,她的父親在她小學時就和她母親離婚,她和弟弟跟著媽媽一起生活,極度缺乏父愛。




她媽媽因為如此遭遇,而患上憂鬱症,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還會打罵孩子。







因為家貧,他們三個人常常吃不飽,她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照顧弟弟,為了家人而努力賺錢,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她習慣了默默付出。




有著不幸福的童年的她,希望有一份單純而完滿的愛情,所以很多時候都會都會傾向忍耐,可惜事與願違。


美國密西根大學曾進行了一項為期50年的100項調查,發現69%的女孩,認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來自於父親的讚揚與鼓勵;40%的女孩顯示出和異性交往的能力與父親有關。


像這樣從小缺乏父愛的女孩,得到了來自其餘男人的一點點愛意,很容易就會將滿腔深情送出。




張小嫻說過:

「無論一個女人看起來是想要什麼,她真正想要的終歸只有兩樣東西:很多的愛和很多的安全感。」




但這些,王心凌並沒有得到。




美國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也提出了一個

「儲愛槽」理論





他認為,

如果孩子在父母那裡得到滿滿的愛,就能健康積極地生活。否則,孩子成年以後,很多感情困境皆會由此而生。




那些缺愛的孩子,

在原生家庭里得到的溫情太少了。




他們不懂得愛人,也不懂得如何被愛。




因此,他們長大後,

親密關係很容易就會出現問題






03




重視精神的富養




林徽因和陸小曼,前者曾被徐志摩追求,後者嫁給了徐志摩。




兩人有著相似之處:出生不凡,才華橫溢,追求者甚多……她們都

是被富養的女孩。




不同的是,兩方家庭的教育,一個重視精神,一個注重物質。




林徽因的父親,帶著她出國遊歷,讓她走出去,親眼看清世界之大。




在這段時期,她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後來,林徽因拒絕了徐志摩,選擇了志同道合的梁思成。




精神被富養的孩子,不會過度的去追求奢華,有著自己獨特的判斷,不為外界所輕易改變。




林徽因和梁思成兩人同甘共苦,為了建築設計四處奔波。




哪怕拖著病軀,林徽因也不曾停下追求理想的腳步,最終為我國建築學做出極大的貢獻。




而陸小曼被父母寵著長大,家人給她提供最好的條件,她在物質上所有要求都得到滿足,還帶著她見識各界名流。




與徐志摩結婚後,沒有金錢概念的陸小曼,只會問徐志摩要錢,繼續過她習慣的奢華生活,還染上了大煙。




後來徐志摩的意外離世,她陷入自責中,下半生過得並不如意。




同樣是被富養的孩子,一個成了傲雪寒梅,另一個則是溫室里的花朵,可見精神上的富養的重要性。




最強大腦選手、心算神童饒舜涵的媽媽黃敬茹曾經說過:

「父母對孩子要抱定跟孩子一起成長的信念,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孩子,讓孩子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有安全感,孩子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富養,不是要滿足孩子一切要求,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而是讓TA擁有一顆富足的心,胸襟

廣闊

,能夠獨立自主,懂得自尊自愛,懂得善良。




精神被富養的孩子,無論面對什麼,都會感到一陣自信。




成功時,不會目中無人;失敗後,不會自怨自艾,更不會讓自己低到塵埃里。




說起來容易,但如果父母不能負起責任,付出時間與孩子一起成長,做起來就難了。





04




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




有個朋友,他為了賺更多的錢,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條件,常年在外地出差。




為此,他錯過了兒子的出生,錯過了孩子第一次說話,錯過了孩子上幼兒園。




他從未參加過家長會,僅有的幾次送孩子上學,還走錯了學校。




在物質和金錢上,他能夠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衣食住行,用的都是最好、最貴的。




然而,金錢不能替代陪伴,父親缺席的愛,事實上並沒有得到填補。




1938年,哈佛大學開展了一次持續了七十多年的研究項目——「格蘭特研究(TheGrant&GlueckStudy)」,研究的是「什麼樣的人最可能成功」。







這項研究花費超過2000萬美元,跟蹤記錄了724位男性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等。




最終結果表明,

與家庭成員關係更親密的人,會更加快樂、健康、長壽





童年時期和父母的關係,跟他們長大後的工作效率成正比:




受到父愛關懷的人,成年後的會焦慮相對較少;




受到母愛關懷的人,每年會多賺8.7萬美元,而與母親關係差,年老後甚至更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




錢是賺不完的,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要注意,孩子在做作業,而你在旁邊玩手機,這只是單純地陪著,不是陪伴。




因為你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與孩子聯繫起來。




比如當初看《爸爸去哪兒3》時,節目組安排了一個環節,讓各位爸爸分別和自己孩子待在一個密室里。




劉燁只顧著自己玩手機,諾一各種搞怪的動作都沒能引起他的關注。




其餘家庭多少都出現了些許焦躁的情況,找不到話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只有夏克立和夏天聊得興起,就算到了時間開門,夏天還感到意猶未盡,自己跑去關門,要繼續聊下去。







真正的陪伴,父母和孩子是有互動的。




父母是放鬆的,孩子也感覺到安全,彼此的狀態都是愉快而滿足的。




在父母的陪伴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獨立。




花點時間多陪陪孩子,以自身的行動告訴孩子,自己對他們的愛。




在精神上富養孩子,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




這世上,最理想的親子關係,莫過於父母與孩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做彼此成長路上的明燈。





來源簡介:心理嚴選(satirxinli),嚴格挑選生活中的心理學好文好課(婚姻、親子、職場)。本文作者:凰

,心理嚴選主創團成員,一個愛聽故事的撰稿人。


說說你的感想/故事?


(點右下「寫留言」)


     

 限 時 免 費 下 載      





掃碼關注心理嚴選


回復 

 

48

  即可


(直接發下載鏈接!)




學習更多


▼、


1、掃碼回復「

乾貨

」收割

41

育兒

乾貨文


2、掃碼回復「

婚姻

」收割

30

篇感情維繫文


3、掃碼回復「

個人成長

」收割

10

篇心理成長文


4、掃碼回復「

167

」收割

167

篇心理嚴選好文


猜你喜歡




應該告訴孩子的5句話,很多父母一輩子都沒說過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


歡迎點贊分享轉發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嚴選 的精彩文章:

二胎媽媽要帶兩娃跳樓,孩子哭求「媽媽我要回家」:婚姻里,最不該委屈的是妻子
39歲姚晨含淚演講:擊潰一個中年女人有多簡單

TAG:心理嚴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