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視馬謖如親子,他視他如生父,他還是將他殘忍殺害

諸葛亮視馬謖如親子,他視他如生父,他還是將他殘忍殺害

馬謖不僅是諸葛亮的優秀學生,也是諸葛亮難得的知己。蜀漢中後期,可謂人才凋零,姜維的到來讓諸葛亮如獲至寶,而馬謖自小就愛好研究兵書,才氣過人,更讓諸葛亮讚不絕口。馬謖丟失街亭後,他內心懊悔不已,希望可以得到原諒,大臣們都建議再給他一個機會,但諸葛亮還是將其斬殺了。

諸葛亮一直都把馬謖當親兒子看待不僅是因為他的才華,更是因為馬良的關係,馬良是馬謖的兄長,他德才兼備,是諸葛亮的好幫手,只可惜被奸人所害而死,所以諸葛亮於情於理都該提攜馬謖。而且馬謖自身是確確實實有才華的,他經常和諸葛亮談古論今,討論過往戰役。

諸葛亮出征時,馬謖還前去送行,並對諸葛亮說了一些很靠譜的戰略措施。果然諸葛亮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諸葛亮取勝也許不是馬謖提的建議,但是全軍都這樣認為,也更加認可馬謖了。但是,馬謖自告奮勇帶兵守住街亭,結果卻在大家的期待中失敗而歸,這讓人很是不可思議,也特別尷尬。

他到底怎麼把街亭弄丟了?諸葛亮其實知道馬謖的能力,他畢竟還是太年輕,缺乏實戰經驗,所以給他配了副將叫王平。馬謖這個人年輕氣盛,覺得守住街亭會很容易,王平建議他把軍營扎在城池旁邊,他偏要逆之而行,結果在山上紮營。張郃是曹魏的一名將軍,他看到馬謖做出這樣一種愚蠢的行為,很是驚訝。

於是他把軍營扎在了山下,剛好將馬謖圍困在山上。馬謖大軍在山上被斷了水源和糧食軍心不穩,最終被張郃擊敗。其實丟了一個山頭不算什麼大事,吃一塹長一智就好了。怪就怪馬謖自己在前往街亭的時候立下了軍令狀。而諸葛亮治軍嚴明,雖然他和馬謖親如父子,但是軍令如山,如果他包庇馬謖,將來都不知道如何管理軍隊了。

蜀國軍力弱小,人才稀少,對將士們的要求就只能更高,不能將就,這樣,如果人人都可以不按規矩做事,又如何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諸葛亮為了蜀漢的長遠發展,必須斬了馬謖。確實是馬謖越和諸葛亮的關係不一般,諸葛亮擔心別人說閑話,又擔心下屬們懷疑自己管理軍隊的能力。

馬謖把妥妥的街亭弄丟,實在太不應該,他怎麼可以這麼自以為是?怎麼不聽諸葛亮臨行前的叮囑?怎麼可以不考慮王平的建議,諸葛亮殺了他,也是為了保留自己的尊嚴,保存蜀軍將士的戰鬥力。不過,換一種角度看吧,法外還不外呼人情喃?蜀漢畢竟人才凋零,與其殺了馬謖,還不如讓其再上戰場,將功補過,或者換一種工作給他做。

其實可以實行厲害點的軍事懲罰,比如杖責之類的,怎麼丟的怎麼找回來,我覺得更為合適。何況馬謖那麼年輕,誰又不會犯錯喃?命沒了,什麼都沒了。諸葛亮無論多痛心疾首,也挽回不了馬謖的生命,我相信諸葛亮事後肯定也後悔了。既然大家都原諒了馬謖,就他一個人一意孤行,說什麼長遠考慮,結果又得到了什麼?

全軍的擁護,還是更加賣命?難道就沒有戰士覺得他太過無情嗎?一個人是該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但是無論怎麼樣也不該丟掉生命。對於已經錯了,何不看開點,網開一面,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不是諸葛亮對他過於寵愛,他又怎麼會那麼自負,不知道諸葛亮有沒有因此自責,我想,應該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老師夜談古今 的精彩文章:

釣魚執法,其手段殘忍卻情有可原,古代皇帝中隋文帝最擅長

TAG:鄭老師夜談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