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和鴨翼有仇?美隱身戰鬥機海選9成鴨式布局,第一輪就全軍覆沒!

和鴨翼有仇?美隱身戰鬥機海選9成鴨式布局,第一輪就全軍覆沒!

原標題:和鴨翼有仇?美隱身戰鬥機海選9成鴨式布局,第一輪就全軍覆沒!


飛機是在空氣中高速運動的機械電子複合產品,氣動外形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飛行性能的優劣,航程的遠近,機動性的高低,同樣的發動機,採用不同的氣動布局,得到的效果完全兩樣,甚至天差地別,所以,飛機設計師對於新型氣動布局的興趣很濃厚,對於飛行性能的影響,不次於發動機,美空海軍主力戰鬥機設計,從F86開始,F4,F15,F22戰鬥機,一直使用機翼在前平尾在後的常規布局。



美國空軍:我們是正派人,不搞那些歪門邪道,主力機型常規布局到永遠!


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美國隱身戰鬥機開始招標的時候,發布了需求說明書ATF RFI,結果得到了所有航空業界廠家的踴躍參與,結果讓人大跌眼鏡,裡面的方案,大部分是鴨式布局,有2款飛機還特別像殲20,但是事情的發展讓人感覺不可思議,所有鴨式布局的戰鬥機設計,第一輪全部被刷下來,通通淘汰!


隱身戰鬥機海選,鴨式布局居多,第一輪全被淘汰,紅圈中大三角翼也被淘汰


讓我們看看剩下來的機型都是些啥寶貝?


右上角那是羅克韋爾公司的飛機,這飛機很像69年被F15淘汰掉的NA335技術驗證機。



羅克韋爾這方案,感覺就是機翼變胖的蘇27



剩下2,就像雙發版本的F16和發動機併攏的F14,更保守的恐怖


這是為啥?難道美國人和鴨翼有仇?


當然不是,美國人也開發過多款鴨式布局驗證機,比如高機動技術驗證機HIMAT,鴨式布局技術驗證機X31,隱身鴨式布局X36技術驗證機,前掠翼鴨式布局的X29技術驗證機。


美國第一款鴨式布局技術驗證機,研究鴨式布局和高機動的關係



第二款鴨式布局驗證機X-31,設計很像颱風,鴨翼距離主機翼很遠,幾乎沒有偶爾作用



鴨式布局隱身設計X36技術驗證機,取消了垂尾是最大亮點



前掠翼鴨式布局X29,也開了鴨式布局的先河


從技術研究來說,美國從80年代就沒有放棄對鴨式布局的研究,主要原因很簡單,鴨式布局從空氣動力效果來說,是現有氣動布局最高效率的設計。


從美國各個公司第一輪投標來看,採用鴨式布局投標無可厚非,但是到了決戰階段,為何全部放棄了鴨式布局?

這要從ATF計劃說起。


最早的ATF研究計劃,是美國空軍在1969與1970年提出的一份"美國空軍戰術力量1985年研究"(TAC-85)文件,這裡的ATF概念,是一種要同時取代F-4,F-105與F-111的先進戰機。後來到了1971年,有8家廠商,1973年產生第一份ATF需求書TAC ROC301-73。此時對飛機的要求只強調中空高亞音速巡航,和已有的三代機F15,F16類似,隱身和超巡能力都還沒有加入。



F15不開加力也可以超音速飛行,不過速度稍微低點


70年代末期,美國空軍看到洛馬公司Have Blue研究計劃中看到了隱身技術的巨大成功後,立即加入ATF,超音速巡航則是經過多年的超視距空戰研究才得到確認,可以極大的增加自己的武器發射包線,同時壓縮敵人的武器發射包線,提前佔據攔截點,對於開加力才能超音速的大多三代機,超巡能節省大量燃油,真是巨大的福利。


在TAC ROC301-73之後,1974年增加空對面技術整合與評估研究,1975年增加CAS(近距空中支援)任務分析,1976年CAS/BAI任務分析,攻勢空中支持分析,1976/77年打擊系統研究(S3)。1978又把S3拆成增強戰術戰機與先進戰術攻擊系統2個研究案,1979年戰術戰機技術選擇,以及"1995戰機研究",後來出現集大成的"先進對抗接戰任務分析"與"要素需求說明",然後到了1980年4月,才出現了真正針對空對空需求的"戰鬥飛機技術R-Q 7036(4)63230F"文件,提出要發展1種空中優勢的戰鬥機。



這麼一個醜醜的傢伙,卻開啟了飛機設計的新時代,隱身大門從此打開


來年美國空軍把新的ATF RFI發給9家廠商,但這時候的ATF,還是一種空對空/空對面並重的飛機,到了1982年以後,空對空才成為ATF需求中的首要。1983年發出了確認的ATF RFP。也就是說,從1969年開始,經過14年的時間,美國空軍才終於確定了他們要的ATF是具備怎樣怎樣特性的戰鬥機,4S的需求也是這時候正式確定的。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由收到RFP的廠商,由不同的觀點出發,去設法理解並透過工程手段滿足空軍列出的需求。


最終競標的兩架戰鬥機就是YF22和YF23,都是常規布局設計,平尾在後,機翼在前。


這就是ATF雙雄會,猛禽和黑寡婦


如何看待鴨式布局第一波就被淘汰?


原因很簡單,廠家對於這種比較模糊的要求,天馬行空隨便給方案這很正常,實際進入正軌,各個廠家採取的步驟都差不多,起始大多是大三角翼,但是大三角翼設計存在機動性不足問題,所以加平尾解決機動性問題,成了必不可少的選項。



ATF計劃開始,很多廠家都從大三角翼起步,因為隱身容易滿足要求


洛克希德公司則從F117這飛行磚頭開始一點點修改,最終拿到了YF22,這就是全世界最先進隱身戰鬥機的由來。



這就是F22的誕生,從F117起步,一點點增加機動性保持隱身性能


有人就問,為啥不搞鴨式布局?

很簡單,美國人用常規布局就可以達到要求,所以就不採用高風險的鴨式布局了,這也是美國強悍的發動機,航電,材料支撐,假如增加垂尾的常規布局設計機動性還不滿足要求,我們估計會看到一款美式的殲20.



中國發動機極度落後,無奈之下,設計師選擇了風險最高的鴨式布局作為設計基礎,當然,效果良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水 的精彩文章:

都是殲20「惹的禍」,中國或推出第四款預警機專拿隱身機
發生了什麼?俄蘇57最終贏得2架大單!而殲20有200架起

TAG: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