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過億輪」融資爆發不是好項目太多,而是熱錢太……

「過億輪」融資爆發不是好項目太多,而是熱錢太……

當《西紅柿首富》里的王多魚正發愁要怎樣才能花掉彷彿從天上掉下來一樣的十億元時,眾多在地下室、孵化器里辦公的創業者則在思考:天使輪、A輪之後該如何續命?一屋子的員工都在等著糧食下鍋,現在賬上要是能突然多出來十萬該多好?

不過,如今也有一些人,最發愁的是在融資時如何把找上門來的投資人送走,包括他們背後那閃著金光的支票。日前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描述了多家北美、亞洲准獨角獸創企在融資時被投資人蜂擁「圍剿」的景象,有的創業公司創始人為了不被資本「綁架」,不得不婉拒數千萬甚至數億美元的投資……文章中這麼描述:過億輪(mega-round,一億美元)融資如今在矽谷已經不新鮮了,在那些具有足夠的規模和動力來吸收大額支票的科技公司周圍,資本正在形成一股熱潮。

的確如此,全球投資界巨頭在今年明顯比去年更顯出手大方——2017年全球有273個過億輪融資(指未上市的公司從投資者那裡籌集到1億美元或者更多資金),而在今年的前七個月,過億輪就已經達到了268個。

這些出手闊綽的巨頭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軟銀、紅杉資本、沙特主權基金、淡馬錫投資(新加坡政府控股),以及騰訊、阿里等等。而全球範圍更多的熱錢,也在不斷湧向各大知名投資基金(機構),這讓過億輪融資更顯稀鬆平常。投資者如此瘋狂砸錢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是令人震撼的好項目越來越多,還是如今這熱錢已經多到花不出去了?


「過億輪」融資頻現:挑頭的是軟銀帝國掌門人孫正義

作為「奇點降至」理論的忠實擁護者,孫正義在提到自己領導的軟銀投資時,對於信念和願景的解釋是,「我只有一個信念——奇點。」軟銀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也是為此應運而生。

從2016年9月開始,願景基金獲得了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對科技創業公司投資的興趣。薩勒曼在45分鐘內做出了投資450億美元的決定。從那時起,阿聯酋的穆巴達拉(Mubadala)投資公司、蘋果、富士康和高通等都相繼出資。

所有願景基金都將用於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相關的科技領域——也就是奇點的本源。而如今軟銀已經動用了近360億美元進行了近100項投資,其中包括越來越多的「過億輪」投資。

被投資的公司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初創公司Brain Corp、機器人初創企業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英國倫敦遊戲公司Improbable、英偉達、面向企業的內部協同辦公平台Slack、為初創公司提供共同辦公空間的WeWork、美國衛星上網公司OneWeb、滴滴出行及Uber等出行領域。

孫正義計劃在未來建立第二個願景基金,隨後每隔幾年將會產生第三個和第四個願景基金。其最終目標是,屆時擁有8800億美元的科技投資基金,持續在未來對來自創業者心中最好的想法和發明進行高質量的押注。

與其說是軟銀看到了一個利用科技入侵到每個行業的機會,並希望在這些年輕的創業公司在上市前用錢佔據一個位置,倒不如說是孫正義在用其力量範圍內的投資,促使其心中所愛的「奇點」順利地如期到來。


投資者備足資金:與軟銀競爭和對科技及AI領域的看好並存

但孫正義的願景基金也為投資界的同行帶來了一些壓力。矽谷當前沒有哪一個投資者的規模能接近軟銀,包括位於加利福利亞州的兩位重量級玩家——紅杉資本和銀湖資本。

當優質的創業公司和投資公司互相選擇時,對這些重量級投資機構來說,以往它們思考的是需要找到企業家面臨的壓力,如今他們思考的卻是當創業公司創始人到達加州以後,在面對軟銀拋出的「過億輪」資金時,是否會考慮接受自己的投資。

畢竟,當創業公司面臨多個投資方時,選擇給錢更少的投資人的概率,絕對很低很低。

據美國BGV風險投資基金數據顯示,紅杉資本通過其全球增長基金、美國基金和中國基金籌集多達120億美元;巴特利和科斯拉等風險投資公司通過基金工具籌集至少10億美元;阿波羅管理公司在去年以247億美元成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基金;全球私募巨頭KKR集團則以139億美元獲得了歷史上最大的北美私募股權基金;銀湖資本也籌集了150億美元。

「去年我們募集資金超過7500億美元,同比增長300多億美元。有趣的是,該增長完全是由一個子資產類別(過億輪基金)驅動的。」英國貝斯納爾格林風投基金(BGV)合伙人安尼克·博斯說,「過億輪基金現在佔據了所有私募股權基金中的15%。」

這些公司籌集更多的資金,主觀上是為了與軟銀在2017年5月17日成立的願景基金展開競爭,客觀上也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過億輪」融資機會。

事實上,針對獨角獸公司的超大規模融資,也和由風險投資基金支持著、遲遲不上市的創業公司一起,推動了「過億輪」融資的趨勢。根據企業服務資料庫Crunchbase的數據,在2017年,投資者在全球的獨角獸公司上投入了660億美元,同比增長39%。其中,共享出行領域是投資金額最大的接收方。

博斯說:「我們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科技干預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下一代AI和軟體領域的初創企業有很大的創造價值的機會。對許多投資者來說,即使所投資的企業沒有成為獨角獸,也能獲得不錯的回報。我們認為,過億輪投資將會成為風險資產類別中的重要部分。」


「過億輪」融資爆發:或將改變亞洲私募股權的格局

過億輪融資在今年上半年爆發後,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分析,「對於許多基金來說,全面控制被投資的公司將是一種全新的經驗,並且需要對應的新的運營模式。同樣,被投資的公司也需要適應這種新的所有權形式。」

將更多的投資金額集中在更少數的公司身上。這種趨勢,實際上反應出投資活動更加謹慎。麥肯錫公司的私募股權和機構投資實踐部門的高級合伙人維韋克·潘迪說,「亞洲私募股權投資者正在從乘客席轉向負責戰略制定和管理控制的駕駛席。」

過億輪融資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部分原因是投資者意識到單筆投資規模的增大並沒有帶來業績損失。事實上,在過去十年中,根據美國康橋諮詢公司(Cambridge Associates)的數據,超大型基金產生的平均回報率最高。」麥肯錫在報告中說。

目前,持有約6.59萬億美元資產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在「過億輪」投資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隨著科技初創企業的前景和經濟潛力不斷攀升,帶著獲得超額回報的期望,主權財富基金排著隊來投資這些公司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西班牙馬德里IE商學院的主權財富實驗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共有42筆主權財富基金交易被達成,價值約162億美元。

越來越多科技創業企業的出現,往大了說,是要用技術和商業模式改變世界,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往小了說,是企業家希望自身財富快速增長並實現財務自由。因此,儘管有無數創業公司在不斷倒下,也仍有不少的創業公司在不斷出現。

而對投資界來說,類似於軟銀、阿里、紅杉資本、沙特主權基金,以及投資了特斯拉的騰訊投資等機構,則在很大程度上,是先通過手中的資金征服創業公司,然後通過成功的創業公司征服全世界。

就像當初軟銀投資阿里巴巴一樣,成功的投資總是與成功的創業相輔相成。對孫正義等投資人來說,帶著錢投資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創業?

【結束語】

「過億輪」融資快速增長,從目前看來,更像是在人工智慧和信息科技領域被看好的情況下,資本對科技領域中各大創業選手的一場擇優押注。這場押注,必然是帶著資本本身逐利的味道,就像孫正義希望在未來十年內願景基金實現價值翻番10倍一樣。

事實上,願景基金已經帶回了實打實的回報。僅轉讓印度最大電商企業Flipkart的持股這一項投資,便實現了60%的回報率。而在去年軟銀第四季度營運利潤大增60%的情況下,願景基金貢獻過半。

這更像是資本帶著敏銳的嗅覺,向帶著香味的地方前行一樣。這是其可愛的地方,也是其可怕的地方。隨著資本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小的創業公司是否還有在這股力量之外自由野蠻生長的可能呢?或許只有「奇點」和時間可以告知。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懂筆記 的精彩文章:

華為斬落蘋果劍指三星?5G賽場見分曉
你好!小桔車服——滴滴誕生汽車服務「新物種」

TAG:懂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