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藝術必須是人為嗎?這幅AI畫作10月將在佳士得拍賣登場

藝術必須是人為嗎?這幅AI畫作10月將在佳士得拍賣登場

照片中這幅名為Edmond de Belamy的畫 10 月即將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上登場,但你認得出來這是哪位藝術家的作品嗎?如果你將照片拉近一點看,可以看見畫作右下角有著潦草的筆跡,而那確實就是創作者的名稱,只是這段文字並不是常見的人名,而是一個數學方程式。

這幅畫作是由法國藝術團體 Obvious 所協助創作的,或者該更準確的說,這是 Obvious 團隊設計的演算法所創作的作品。

自 2017 年以來,Obvious 的 3 位成員便致力打造出能夠創作藝術的 AI,成員之一的 Gauthier Vernier 強調,他們一直都儘可能減少人類在完成作品裡的投入影響。Obvious 的座右銘是創造力不僅適用於人類,他們也希望說服藝術界他們是對的。

Obvious 畫作上的簽名。

Obvious 並不是唯一一個研究 AI 藝術的團體,許多團體和研究單位甚至更早就開始進行研究,但 Obvious 確實是第一個用有形的藝術品實踐 AI 藝術的團隊。

截至目前為止,Obvious 在 AI 的幫助下已經創作出 11 件藝術品。在 2018 年 2 月,第一件作品Le Comte de Belamy還以 1 萬歐元(約台幣 40 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巴黎的收藏家 Nicolas Laugero-Lasserre。

團隊成員 Pierre Fautrel 表示,為了說服藝術界他們正在做的事情是值得的,展示出這些實體作品非常重要。保守的藝術世界更接受實體作品,他們了解到我們並不是打算唬弄藝術世界,而是真的想成為當代藝術家。

但 Obvious 的 AI 藝術家究竟是如何誕生的?根據 Time 報導指出,團隊先是從藝術百科網站 WikiArt 收集了 14~19 世紀的 15,000 張肖像,並將其輸入到 GAN 演算法中,讓產生器(Generator)學會肖像畫的規則──像是每個畫作都有兩隻眼睛一個鼻子,接著再開始根據規則創造出新的圖片。

與此同時,GAN 中的辨識器(Discriminator)開始檢查圖片,並根據規則判斷哪些是真的肖像畫,哪些又只是產生器製作的贗品;產生器就在這樣不斷被退回的過程中學習,直到有一天作品真的通過辨識器的審核,產生器就真的出師了。

成員 Caselles-Dupré 指出,通過審核的圖片並不是現有 15,000 張肖像的副本或結合,而是一張原始圖片,也就是第 15,001 幅肖像畫。團隊將這種新藝術稱為GAN-ism。

Obvious 團隊與第一件販賣出的作品Le Comte de Belamy。

儘管 GAN-ism 的創作能否稱為藝術品可能還有些爭議,但這些作品確實引起了話題,Fautrel 指出,沒有人會對 Obvious 作品感到無動於衷,人們不是很愛它、很喜歡它,或者基本上討厭它,但不會有人說無所謂。

繼第一件作品Le Comte de Belamy賣出後,Edmond de Belamy10 月也將在佳士得拍賣會上登場,屆時將會是 AI 藝術作品首次在大型拍賣中亮相。協助安排這項拍賣的佳士得主管 Richard Lloyd 相信,這個由 AI 創作的肖像將掀起關於藝術和創造力基本定義的討論。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藝術品的定義,我傾向於認為人類作者身分非常重要──因為正是這能與觀看畫作的人聯繫起來,但你也可以說藝術是存在旁觀者的眼睛裡,如果人們認為它充滿情感且鼓舞人心,那就是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觀科技 的精彩文章:

NVIDIA 主導VR眼鏡新標準,VR 眼鏡將可連接至 PC 與其他裝置

TAG:一起觀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