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不得不改,但我們真的不得不用嗎?

滴滴不得不改,但我們真的不得不用嗎?

從昨天到今天,對滴滴的討論已經有許多了。

滴滴官方給出的回應是下線順風車功能,撤了兩個高管,答應還有下次的話,三倍賠償,最後歡迎社會繼續監督。

事件的過程我不再重複了,但有些點必須得說一下,關於滴滴事發前選擇了什麼,以及我們以後能做什麼。

為了更好的理清這件事,我們需要對比幾個概念,網約車和計程車,快車專車和順風車。

*網約車和計程車

近兩年,滴滴出過不少問題,許多人對「網約車」的印象都是害怕,不安全。

那麼事實是什麼呢?16年封面智庫發布的《中國移動出行安全報告》顯示,以滴滴為例,刑事案件數量僅為1.2%。而14年以芝加哥為研究對象,發現Uber進入城市後,計程車相關犯罪率下降了20%。

分析給出的原因是,過去人們坐計程車會因為「路線」問題發生爭執和口角,但現在因為線路確定,以及更關鍵的司機評分系統,使得網約車的環境比計程車好上幾分。

因此,認為計程車就比網約車安全,不對。直接廢掉網約車,更不對。

(但網約車可以不只有滴滴,美國除了Uber以外,也有Lyft這樣的打車軟體。)

*快車和順風車

為什麼上面所說的情況不對順風車適用?兩個原因。

一,順風車的評分系統對司機產生的影響並不大,乘客像大白菜一樣標上自己的路程,等待著經過的車主挑選,話語權極低。

而即便司機遲到,給了差評,低到78分,司機也能照樣接單。

如果說快車的上帝是乘客,那麼順風車的上帝就是車主。

儘管手上沒有數據,但我想——面對快車和順風車,乘客對後者的怨言率應該是更高的。

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滴滴在順風車上的監管問題、縱容問題和促進問題。

*滴滴孵化下的性騷擾

截止17年底,順風車訂單數只佔了滴滴十分之一左右。同時,快車專車的抽佣費用已經達到了25%,而順風車僅僅只有10%。

換句話而言,滴滴在順風車上並沒有多少盈利。但滴滴卻在順風車上的推廣上非常非常努力。

因為專車快車做得越大運營成本越高,但順風車不管做到多大,成本都遠遠小於快車專車,且順風車在郊區、三四線、縣城等下沉市場非常有成效。從長遠上看,順風車對滴滴很重要。(信息來源@全天候科技《「困獸」滴滴》)

而體現滴滴努力推廣順風車的,有兩個細節。

一,大概是七月底八月頭(可能要更早一點),用戶點進順風車界面時會彈出一個提示框,告訴你可以領取優惠券,但方式是「邀請好友成為車主」。

事實上,邀請好友成為車主可以領取優惠,一直都存在,但這次滴滴卻無比高調地把它提醒出來,這個產品邏輯可以體現滴滴比起以前,更迫切地希望順風車市場發展起來。

第二點,也是最讓人憤怒的一點。五月份空姐性侵案後,滴滴取消了順風車用戶的個人信息,也就是說車主無法再通過性別、頭像等資料對乘客進行挑選。

注意一點,在五月時,已經爆出不少車主開順風車是抱著「交友」目的,各媒體也在當時透露過某些車主甚至通過在車裡下藥、欺騙、暴力等手段進行性騷擾、性侵、拍攝不雅照片等。

媒體炮轟順風車社交屬性所帶來的隱患,迫使滴滴不得不做出資料隱藏的改動。

但虎嗅網在《滴滴一下,順風奪命》里指出,五月風頭過去後,滴滴又偷偷將乘客的信息從默認隱藏改成了默認公開,這個小小舉動的目的,人們也只能理解為是為了通過性別促進更多的成交單。

一想到這次命案的嫌疑犯,很可能也是通過這樣的手段進行了挑選,便覺得是這家公司遞了刀。

基於上面這樣的信息點,我實在無法覺得說這次的事件,滴滴沒有責任,無法認同所謂的」司機太多,難免會如此「。

這就是模式孵化滋生出來的性騷擾和性侵。

不管是客服對突發事件的不及時處理,又或者是整個公司的戰略方向,甚至在風頭過後偷偷摸摸把信息改回來的小動作,都讓人難免有種」資本「重要過於」人命「的感受。

即便在最新的聲明裡說三倍賠償,也仍然讓我忍不住幻想,他們寫下三倍這個數字前,在計算器前敲了一遍又一遍。

*失控的市場、滴滴以及我們

巧合的是,今年五月初,Uber也在美國爆發了一起醜聞。至少有103位司機涉嫌性侵或性虐乘客,在這之後,Uber也緊急在APP里設置了「求助按鈕」。

類似的事情當然並非只有國內有,但反應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舉個例子,國外律師Jeanne Chirstensen從15年開始就一直關注Uber強姦和虐待案,她的公司在新德里度對一起案件提起訟訴,使得司機被判處終身監禁,這件事情導致當局暫時禁止Uber在該市提供服務,時間長達六周。

而滴滴事件之後,大家在譴責過後,更多的是希望滴滴做出對應的改變,而不是徹底放棄滴滴這個在短短三個月內發生兩條人命的APP。

滴滴發出聲明之後,和菜頭寫了《滴滴,下一份聲明準備幾時發?》。在這篇文章里,和菜頭指出「順風車乘客在滴滴平台上也是產品」,更是直言,只要順風車仍然基於這樣的產品邏輯,無論整改多少次都不會有任何不同,死人——聲明——死人——聲明,無限循環。

而我則更想直接問一句,這樣的產品,為什麼還要用?

任何一個產業只要一家獨大,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因為即便做錯了什麼,人們迫於需求,只能一邊罵一邊期待它改變。

這相當於把自己的選擇權給讓了出去,任企業宰割。

也深知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太多的選擇,我這兩天下載了不少其它的打車軟體,提幾個。

嘀嗒出行(能給計程車打分,基於計程車的管理系統,沒有高峰價格,評價還不錯);曹操專車(公司直接僱傭的職員,統一使用新能源汽車,統一的著裝和出行,但數量不算特別多);至於神舟專車和美團打車,前者貴比較多,後者的服務地區較少。

順帶一提兩個防身軟體,一個是怕怕,能直接給好友發送鏈接,通過鏈接好友可以直接實時查看你的位置,也有緊急聯繫人,一段時間後沒有摁下安全按鈕,就會自動聯繫你的緊急聯繫人。

另一個是公安110,這個軟體可以直接進行視頻報警,比起單純的呼救,這樣的一個舉措可以對不法分子有更高的震懾力,警方也可以實時獲得你的位置。

但是,這個世界並沒有萬全之法,即便兩個防身軟體用得多麼熟練,也不意味著沒有空子可以鑽。

更別提順風車這樣的產品邏輯,而如果滴滴一直不改這個邏輯,除非不得不的情況下,我真心建議所有人尤其是女性,不使用滴滴的順風車功能。

因為一旦所有人都抱著「壞人沒有那麼多,只是很小概率」時,就意味著一定會有人再一次發生不好的事情。

而不管是哪一條生命,都不應該就這樣沒了。

利益相關:非任何一款APP廣告。

一旦眼裡只有資本

公司的體量越大

它所造成的傷害也就越大

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澤鵬啊 的精彩文章:

寫點東西給看我號的人

TAG:王澤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