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要讀幼兒園的,家長先看看這些,再不準備就晚了
暑假就要過去,新的學期即將來臨,許多家有寶貝要新入園的家長開始陷入焦慮中,眼前這個在家人人圍著寵著的小屁孩去到幼兒園能乖乖聽老師的話?能好好吃飯!好好上廁所?好好睡覺?其實,孩子終究能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只是這個適應的過程是容易還是艱難,這就看家長的平時教育了。平時再怎麼寵孩子,入園前孩子的這些教育先準備好。
1、教育孩子基礎的自理能力。
什麼是基礎自理能力?就是吃、喝、拉、撒。在吃方面,不要再追著孩子喂飯,放手讓孩子自己吃,要吃多少就吃多少,犯不著整天擔心孩子吃不飽。此外,要改掉孩子挑食的毛病,讓孩子接受大部分食物。除了吃,上廁所也是要先教育孩子的一大問題。孩子若時常在上課的過程,吃飯的過程說要上廁所,老師也頭疼。為此,家長可以先教育孩子一些良好的如廁習慣,如跟孩子說好出門前要先上一下廁所,通過繪本讓孩子熟悉上廁所的環境。
2、教育孩子社交技能
每個家庭只有一兩個孩子,大人都會讓著孩子,所有的玩具也都是孩子獨享的,但去到幼兒園就不一樣,那是一個小小的公共區域,所有的玩具都是集體的。因此要讓孩子明白,玩玩具要排隊,先到先得,不能一直獨霸,要輪流玩。能用語言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這點父母可以多帶孩子與同齡小朋友玩,在與同齡人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會漸漸掌握這些能力。
3、處理好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兒童時期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也是初次入園的孩子最大的困難。為此,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獨自玩耍的能力,同時多帶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耍,減輕一些陌生人焦慮。對於有沒有必要先進行分離練習,這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孩子去其他家庭關係如爺爺奶奶比較熟悉,可以讓孩子和爺爺奶奶住一段時間,倘若不熟悉則最好不要,以免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4、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即不打不罵,通過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限制某項行為,來理解什麼是規則。如果家庭中存在孩子一不高興就發脾氣,一發脾氣大人就妥協的現象,趕緊改過來。讓孩子明白,讓孩子明白"如果執意要...就不能...."這個句式,因為沒有「遵守規則」的正確體驗。否則,孩子去到幼兒園接受到老師這種正面管教只會心生厭煩。


※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時,家長就可以打他了,打完後記得跟孩子講道理
※5歲男童睡夢中離世,因為幼兒園老師的這個教導,讓人心痛不已
TAG:佩奇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