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一生最器重的人才,卻因做錯了一件事,導致曹操必須狠心殺他

曹操一生最器重的人才,卻因做錯了一件事,導致曹操必須狠心殺他

曹操,字孟德,是漢末三國時期最大的梟雄。提到他,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這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但是他的才能,卻是大多數人都認可的,畢竟他是一個真正的全才,不但在政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還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曾自著兵書十萬餘言;亦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其很多名篇至今仍被世人傳誦,並早已被奉為了經典。所以,幾乎在所有人的認知中,他本身的能力,都是他成就霸業最大的倚仗。然而,如果我們細讀歷史,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爭霸首先要有大量的人才支持,畢竟就算曹操能力再卓越,也不可能事必躬親,而他陣營中很多著名謀臣,例如英年早逝的戲志才、郭嘉;成為曹操謀主的荀攸;以及鍾繇、陳群、杜襲等名臣,都有一個共同的舉薦者,他的名字叫做荀彧。要知道,雖然漢末三國人才輩出,但是各路諸侯依舊個個求賢若渴,荀彧為曹操舉薦了這樣多的大才,而且個個都為曹操成就霸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其功勞不可謂不大。換句話說,曹操一生最器重的人,就是荀彧了。

另外,有了文臣武將的支持,想要發展壯大,就要確立明確的戰略方向,例如沮授曾建議袁紹先取冀州,然後以此為根據地,向周圍擴展,助袁紹一統了河北四州;諸葛亮提出隆中對,助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等等。眾所周知,曹操勢力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壯大,離不開兩大戰略,一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二是「迎奉天子,以令不臣」。而這兩大戰略的提出者,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也叫做荀彧。

而且,曹操是一個開拓之君,戎馬一生,因此他每次出征的時候,都需要有一個絕對靠譜的人,為他留守後方。有一個人,一直到去世,都為曹操負責此事。當曹操征討徐州,為父報仇的時候,陳宮、張邈等人勾結呂布,意圖獻出兗州。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此人憑藉自己的努力,硬是為曹操保住了范縣、東阿和鄄城,避免了曹操無路可退,無城可守,為曹操東山再起節省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這個人還是荀彧。

分析到此處,我們不得不承認,荀彧是曹操勢力發展壯大,不可或缺的功臣,並為後來曹魏得以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是,他的結局非常慘——先是被曹操調離權力中心,「發配」到了壽春,然後收到了曹操賜下的空食盒,於是選擇了自盡。《三國志》注引《魏氏春秋》曰:「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葯而卒。」

那麼,曹操為什麼要暗示這樣一個有功之臣自盡呢?是因為覺得荀彧功高蓋主嗎?答案是否定的,曹操是一個非常有魄力的人,一生中降將都收攏了不少,他麾下功高甚大的人也不少,但他從來沒有因為猜忌,而將哪個人處死,更何況追隨了他數十載的荀彧呢?那麼,曹操究竟為什麼要殺荀彧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雖然荀彧忠於曹操,從無背叛之心,但他真正甘心效忠的,卻是漢室,因此,當伏皇后寫信給父親伏完,讓伏完組織人手,除掉曹操時,他明明知情,卻選擇了隱瞞;因此當曹操打算稱魏公的時候,他選擇了勸阻。也就是說,真實歷史上,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並非關羽,而是荀彧。

正是因為荀彧對漢室的情結,曹操根本不能繼續留著他——在此之前,曹操忙於爭霸,與漢室的鬥爭並不明朗,又需要倚重荀彧的才能,所以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曹操一統了北方,一時之間又沒有能力平定劉備和孫權的勢力,他與漢室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大,這時,他與荀彧之間的矛盾也開始逐漸顯露,他不能冒這個險,所以荀彧必死無疑。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其實荀彧和曹操,都沒有做錯什麼,只不過因為最終追尋的目標不同,這對君臣只能以這樣的結局收場。但荀彧還是令人唏噓的,畢竟雖然他身在曹營心在漢,但是他的確是曹操成就霸業最大的功臣。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有個養顏美容秘訣,每天不愛喝水,說出來有些害羞臉紅
此梁山好漢,武藝和排名力壓林沖,深受宋江厚愛,卻死的最窩囊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