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羅斯為何主動放棄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

俄羅斯為何主動放棄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

俄羅斯位於海外的軍事基地並不多,除了中亞五國的陸上軍事基地以外,俄羅斯在海外曾經擁有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海軍基地和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其中位於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海軍基地目前俄羅斯還在使用,但是位於越南金蘭灣的軍事基地俄羅斯在本世紀初主動放棄了。

金蘭灣由於地處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重要的航道上,靠近南海和馬六甲海峽,擁有這個軍事基地,蘇聯就可以對整個東南亞地區進行監聽和巡航,所以金蘭灣軍事基地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如此重要的軍事基地俄羅斯為何選擇主動放棄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金蘭灣的基本情況。

金蘭灣是越南的重要海港,由沖空山和鳳凰山兩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其中外港平巴,水深30米以下,灣口寬四公里,口外水深30米以上。內港金蘭,面積約60平方公里,水深1-16米,灣口寬僅1300米,灣長20公里,寬6公里,可停泊航空母艦及上百艘艦艇。主要港口和基地位於內港西岸的巴巍,空軍基地在金蘭半島上,在半島南端金蘭角設有通訊中心。

金蘭灣是越南的重要海港,可以停泊航空母艦,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這個港口的開發比較早,早在法國殖民越南時期,法國就將這裡開發成大型商港,而最早將這裡當做軍港來使用的還是俄羅斯。1904年準備參加日俄戰爭的波羅的海艦隊曾經在金蘭灣補給和休整過。直到1935年,法國才在金蘭灣建設海軍基地,1940年被日本佔領後,金蘭灣成為日本侵略東南亞的基地。後來美國佔領越南期間,曾對金蘭灣進行擴建,修建了機場、跑道、停機庫等設施。

20世紀70年代,蘇聯在美蘇爭霸中處於攻勢,蘇聯通過西線、東線、南線三個方向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其中西線主要是蘇聯的歐洲部分和東歐地區,這一地區是蘇聯軍隊和戰略武器的重點部署地區,也是美蘇較量的前沿地區;蘇聯為了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一方面蘇聯控制了南葉門,另一方面派出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東線地區,蘇聯通過軍事援助越南,同越南簽署《蘇越友好合作條約》,取得越南金蘭灣的使用權。

由於蘇聯對越南的大力軍事援助,兩國關係迅速升溫,自然越南對蘇聯的依賴性也比較大。蘇越兩國於1978年11月簽署《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標誌著兩國結成盟友關係,作為回報,越南將金蘭灣基地出租給蘇聯使用,租期為25年。

蘇聯取得金蘭灣使用權以後,先後對金蘭灣基地的碼頭、機場進行了擴建,並修建了兩座衛星通信站。自蘇聯時期開始,蘇軍駐紮金蘭灣軍隊最多時可達7000人,常駐艦艇有20-30艘,部署了16架圖—16轟炸機和14架「鞭撻者」米格—23戰鬥機,並建有監聽設施,金蘭灣成為蘇聯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在越南的金蘭灣軍事基地。其實在蘇聯解體以前的幾年,蘇聯由於戰略收縮,已經開始縮減駐金蘭灣的艦艇和飛機規模,到俄羅斯真正接手該基地時已經沒剩幾艘艦艇了。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日子也不好過,但是最終促使俄羅斯放棄金蘭灣軍事基地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金蘭灣對於俄羅斯的戰略地位顯得不再那麼重要。

美蘇爭霸時期,蘇聯打通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區出海通道,可以直接威脅中東產油區和東南亞地區,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無需繼續同美國爭霸,那麼金蘭灣在俄羅斯的對外戰略中地位將大幅下降。

第二、越南有意將俄羅斯趕出金蘭灣。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實力大幅下降,那麼對於越南的各項援助也大幅減少。隨著俄羅斯艦艇的大部分撤走,留在金蘭灣只有3艘後勤船隻,軍事人員也大部分撤走。所以為了將金蘭灣早日收回民用化,越南也不斷採取措施,限制俄羅斯人員進出基地,並加強基地的巡邏和對進出金蘭灣港的俄羅斯船隻和飛機進行嚴格審批。

第三、俄羅斯無法負擔金蘭灣高昂的租金。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兩國就金蘭灣租金問題多次磋商,但是並沒有最終解決。2000年,俄羅斯減免了越南的近百億美元債務,但是越南還是堅持讓俄羅斯支付每年4億美元的租金,俄羅斯由於自身經濟情況無法負擔這麼高昂的租金,決定放棄金蘭灣軍事基地。2002年5月,隨著俄羅斯最後一批軍人的撤出,標誌著俄羅斯正式放棄金蘭灣軍事基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裏海湖海之爭塵埃落定,20多年紛爭能否終結?
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國徽上的標誌說明一切!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