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域漢人大邦高昌國,為何會被唐太宗滅國?

西域漢人大邦高昌國,為何會被唐太宗滅國?

文/王凱迪

在今天的新疆吐魯番市區東部,屹立著一座千年歷史的古城。這座古城的見證著一個傳奇般的漢人國度——高昌國的興衰故事。直至今日,古城遺址所在的區域仍然被命名為高昌區。那麼,這個曾經強盛一時的漢人國度為何會遭至滅國之禍呢?

圖/高昌遺址

漢家苗裔

中古時期,高昌乃流沙以西惟一的漢族移民政權,其歷代國君(包括麴文泰在內)皆奉行效忠中原朝廷的傳統政策。麴氏高昌自北涼承平十八年(460年)建國至唐初已有近兩百年的建國史,高昌民眾多是從北魏時期就遠播西域的漢族民眾,他們在五涼之亂中遠離故土,最終定居西域地區。

這一支漢族移民在北魏之後立足西域,一方面得益於當時紛亂的西域局勢,另一方面也依靠對於中原王朝的效忠帶來的政治威懾力。不過,由於長期處於外族包夾之下,高昌國的風俗與語言也開始逐漸摻雜了內亞游牧民族的因素,再加之長期的胡漢聯姻,高昌國的離心力在隋唐之後逐漸增大。

圖/高昌石窟造像


勾連突厥

真正讓唐太宗李世民動了殺心的是高昌吃裡扒外的作死行為。公元638年,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重新統一西突厥左右廂各部(主要包括東部的咄陸五部與西部的弩失畢五部),企圖重新恢弘突厥帝國的榮光。當年下半年,高昌王鞠文泰為求自保,秘密向定牙伊犁河畔的西突厥可汗獻媚稱臣,並取得了屬國封號「俟利發」。

同樣是這位鞠文泰大王,曾經在八年前帶著自己隋朝宗室老婆(原是其父之妻)到長安覲見天可汗,還討得一個常樂公主的封號,帶著一批中原珍品歸國。所以,鞠文泰大王的人設隨著局勢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讓唐太宗不滿的是,西突厥將隋末流入大漠的漢人悉數送到了高昌國,史哉「太宗詔令括送,文泰尚隱蔽之」。至此,高昌正式和唐王朝玩起了鼠首兩端的態度。隨後的一年,高昌便徹底與唐王朝撕破了臉皮,鞠文泰與西突厥可汗聯兵進攻伊吾(今哈密,當時已經成為了唐朝的伊州),而後又與西突厥進攻親唐的焉耆國,如此行徑徹底捅破了李世民的底線,也為高昌帶來了滾滾黃沙之外的大唐鐵騎。

高昌國作為一個漢人國家,本來可以類似安西四鎮的羈縻形式存在於大唐的統治範圍之下,但是其日益胡化的國家形態、勾連胡人的行徑徹底突破了唐朝的外交準則,因而招致滅國之災。不過,作為當時絲綢之路的核心樞紐城市,唐王朝未嘗沒有直接控制以全方面盤活經營西域的打算。

參考文獻:1.安西與北庭,薛宗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把持朝政二十年的嚴嵩,最終如何栽在了自己的手上?
李世民的臨終勝績:唐朝如何在一年內平定了難搞的西域?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