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手握7nm晶元,向中國進發!
編者註:本文作者Rohit Chhatwal,由華盛學院林海編譯,為您分析AMD在中國地區的業務進展及意義。
從發布超預期財報到之後激進的產品技術更新,晶元公司AMD(AMD)持續獲得市場熱捧,公司加速了晶元研發周期,宣布今年年底前努力完成兩款7nm晶元產品:Rome和Vega 20,受消息影響股價大漲6.65%。
下文將簡要分析公司在中國的市場進展及機遇。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中國成為第一大市場
按地區分析公司17年年報,可以看出中國地區(含台灣)營收佔總營收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美國本土及日本,17年中國地區營收同比增速高達58%,佔總營收比例已超過30%,可以說中國地區是公司的第一大市場,有望繼續貢獻業績。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盛證券
拓展中國市場:牽手海光及小霸王
早在16年公司與中國晶元製造商天津海光成立合資公司,合作研發處理器,公司授權X86技術給予其中一家做IC設計的合資公司Hygon,當前首款X86處理器Dhyana(禪定)已設計成功並啟動生產,晶元基於公司的Zen架構,定位為海光為中國市場打造的一款伺服器晶元。
通過授權公司既保護了自身IP,也能從晶元銷售獲取大額提成。
考慮到EPYC伺服器晶元相比英特爾晶元的性價優勢,該款晶元的推廣有助於實現公司年底數據中心處理器的中位個位數增速,另一方面將繼續奪取英特爾在中國地區的市場份額,實際上英特爾同比增速已由16年的20%降至17年的6%。
此外,公司為中山小霸王公司提供APU定製晶元,單個晶元含Ryzen處理器及Radeon顯卡,應用於8月底將推的遊戲電腦及年底將推的遊戲主機上,通過合作有望在國內快速增長的遊戲市場上拓展收入。
機遇及風險
公司過去幾個季度以來營收、盈利持續改善,中國地區的合作推廣有望提升營收,7nm晶元的儘早推出有望提升相對於英特爾的吸引力,一方面提升售價改善盈利水平,其次從其手中進一步奪取市場份額。
不過,中國地區營收佔比超過30%,貿易戰的潛在負面影響仍然存在,比如禁售、合資變更以及潛在提升關稅,15年美國就曾因安全為由禁止英特爾向中國出售晶元,當前兩國已開始實行500億美元商品的加征關稅。
資料來源:Ycharts,華盛證券
結語
公司產品及技術更新相當激進,業績的持續改善獲得市場肯定,7nm晶元量產並不遙遠。
貢獻超30%營收的中國地區增長很重要,公司與當地幾家公司進行了合作推廣,產品前景可期,有望保證收入增速並進一步擠壓英特爾的市場份額。


TAG:華盛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