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新生兒常見問題,媽媽知多少?專家來告訴你!

新生兒常見問題,媽媽知多少?專家來告訴你!

小寶寶的到來,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新手爸媽,但往往因為缺乏經驗,面對問題束手無策,若小寶寶承受「疾患」之苦,懊惱不已。下面整理了新手媽媽經常遇到的問題,可做參考。

新生兒常見問題,媽媽知多少?專家來告訴你!

1、新生兒曬太陽

小寶寶剛滿月,天氣很好,陽光也很充足,能不能帶寶寶出去曬太陽?

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使皮膚里一種叫麥角膽固醇的物質轉變成維生素D,維生素D進入血液後能幫助吸收食物中的鈣和磷,可以預防和治療佝僂病;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細胞,防止貧血,並可殺去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孩子太小時,不能直接到室外暴晒,一般要等到4周後才可以。一般來說,新生兒可按下面順序曬太陽:

①最初的兩三天可以從腳尖曬到膝蓋,5-10分鐘即可。

②可將範圍從膝蓋擴至大腿根部。

③除去尿布,可連續幾天都曬到肚臍,時間約15-20分鐘。

④最後,可增加曬背約30分鐘。

2、奶蘚

孩子滿月後,腳掌及小腿、膝蓋多處長痂,有的說是奶癬,有的說是胎毒,漸漸外發排出,還有的說是對奶粉過敏,到底是怎麼回事?

奶癬又叫嬰兒濕疹,嬰兒濕疹好發部位多見於臉、頸部和身體軀幹,很少單獨發生在下肢。一般在5~6個月添加輔食後癥狀減輕,1歲半左右會慢慢痊癒。胎毒是民間的說法,過去老人認為出生不久的寶寶得濕疹一類的皮膚病是因為有胎毒;事實上給孕婦、小寶寶排「胎毒」,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出生後小嬰兒有嬰兒濕疹,很常見,但也有其他皮膚病。最好到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醫生會給出處理意見的。

3、睡覺抖動

寶寶在睡覺時,經常會像是受了驚嚇一樣,腿部和全身會發抖,這是怎麼回事?

不到3個月的寶寶睡著的時候突然揮動胳膊像受到驚嚇一樣,這種現象是新生兒的一種原始反射。長到6個月時,偶爾也會出現這種動作。事實上,這是肌肉在運動,沒有必要擔心。給孩子餵奶時孩子手腳偶爾也會顫抖,只要不屬於痙攣病症,基本不會有問題。

新生兒常見問題,媽媽知多少?專家來告訴你!

4、肛周發紅

寶寶肛門處皮膚總是容易發紅,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寶寶肛門處皮膚總是容易發紅,可能患了紅臀。建議暫時少用尿布或尿不濕;在寶寶每次解尿或便後,用溫水清理乾淨局部,用乾淨毛巾輕輕擦拭,而後給局部塗以紅霉素藥膏。盡量避免使用爽身粉,尤其是女孩。如此操作2-3天,局部就會好轉或痊癒。

5、頭出汗

寶寶汗腺分泌過多稱多汗。引起寶寶多汗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寶寶汗多大多是正常的,醫學上稱為生理性多汗。夏季氣候炎熱而致小兒多汗;幼兒剛入睡時,頭頸部出汗,熟睡後汗減少;有的寶寶出汗僅限於頭部、額部,這些都是生理性出汗,父母不必擔心。

寶寶由於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過多,表現為安靜時或晚上一入睡後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頭、衣服,稱之為「病理性出汗」。如嬰幼兒活動性僂病、小兒低血糖、吃退熱葯過量及精神因素(過度興奮、恐懼等),其中活動性佝僂病較為多見;如夜間哭鬧、睡在枕頭上邊哭搖頭、方顱、前門大且閉合晚等。如果有以上癥狀,父母應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新生兒常見問題,媽媽知多少?專家來告訴你!

6、鈣奶同服

鈣劑不要與奶粉和其他食物同服。因為鈣劑的吸收率與體內的鈣水平有關,喝奶後體內鈣量增加,對鈣的吸收率會下降。故應該避免與含鈣高的食物同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