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將盧象昇平定農民軍功虧一簣,因崇禎用人多疑,將其從前線調離

名將盧象昇平定農民軍功虧一簣,因崇禎用人多疑,將其從前線調離

原標題:名將盧象昇平定農民軍功虧一簣,因崇禎用人多疑,將其從前線調離


縱觀封建王朝的發展歷程,人才任用得當則王朝興旺,人才任用不當則衰弱,甚至會導致滅亡。最明顯的例子當數明朝末年的崇禎朝,崇禎朝不乏名臣名將,但是崇禎皇帝卻運用不當,最終導致名臣名將不斷隕落,而大明王朝也隨之走向末路。明末名將盧象升的命運是當時明末諸多名將的一個縮影。


象升

明朝後期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內部農民軍起義和外部清朝(後金)在遼東邊境的壓力。雖然最後是清軍入關征服了天下。崇禎九年,明朝最具聲望的名將盧象升趁夜疾馳到陝西省函谷關,會見總督洪承疇。兩人就如何平定農民軍,挽救明朝天下,展開激烈的辯論。當時陝西農民軍實力很強,勢力範圍已擴展到臨潼、邠州、渭南、韓城、華州等地。總督洪承疇多次率兵對農民軍進行絞殺,但是結果都不太理想。


洪承疇


然而盧象升到達後,跟洪承疇一起合作,屢次使用奇招殲滅農民軍。陝西省的農民軍就像困在陷阱里的野獸,如不出意外,遲早會明軍被消滅。正當盧象升剿滅農民軍的目標快要實現時,時任首輔的溫體仁卻伸手毀掉了他的努力。溫體仁想自己獨攬平定農民軍的功勞,便特地下令讓盧象升進京。恰逢清軍入侵,劫掠京城附近地區,朝廷陷入極度恐慌,崇禎皇帝便聽從溫體仁建議,再次急令盧象升拱衛京師。


盧象升明知剿滅農民軍的前線不能鬆懈,但是又不敢違抗聖命,只好眼睜睜放棄大好形勢,急速率軍奔赴京師。結果走到一半,清軍退去,朝廷改任其為宣府總督。接替盧象升進行平叛的是溫體仁的心腹熊文燦。熊文燦不懂軍事,所以一心要招撫,他認為只要能招安那些農民軍,就可以天下太平。但是他根本不明白像張獻忠這樣的人反反覆復,毫無誠信可言。果然,歸降的農民軍再次復叛,氣勢更加囂張,實力迅速發展,已經漸漸無法制服。熊文燦招撫失敗後,為了逃避責任,還謊報戰績,報喜不報憂,欺上瞞下,坐看農民軍一步步席捲全國。

崇禎皇帝


另外,溫體仁在盧象升就任宣大總督時,另行安置心腹,阻礙盧象升行使職權。盧象升處處受挫,經常眼睜睜地看著被打敗的敵軍被溫體仁的心腹放走。行政上的多方障礙,讓盧象升覺得報國無望,滿腹才華也只能局限於邊防自保。不過盧象升依然盡心儘力,在宣府、大同等地鼓勵屯田耕種,緩解軍餉壓力。通過盧象升的努力,邊防形勢沒有進一步惡化,但內部的農民軍卻成燎原之勢。此時,盧象升與洪承疇商議的平叛大計,完全落空。


盧象昇平叛農民軍的大好局勢,到最後只能無奈地袖手旁觀,說到底還是崇禎皇帝對精英人才的不信任,這也是崇禎皇帝一貫的性格,所以明朝滅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看點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能建立蒙古帝國,規則很重要,重用漢人也是成功因素之一
崇禎被李自成圍困,史可法進京勤王,卻被人批評:太晚

TAG:天涯看點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