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成為公民後,將她的照片隨身攜帶,12年前兩人的骨灰合葬一起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點30分,末代皇帝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臨終前,他表示死後骨灰想和自己的愛妻譚玉齡合葬,但由於當時的歷史環境無法實現這一願望。直到12年前的2006年9月2日,愛新覺羅的族人將存放在長春偽滿皇宮譚玉齡的骨灰領回,與溥儀合葬在河北易縣華龍皇家陵園。
譚玉齡,1920年生於北京,滿族貴族出身。17歲那年,譚玉齡成為了溥儀的妻子。起初,溥儀娶她是為了報復婉容。然而進宮後,譚玉齡以其年輕貌美、心地善良、性格溫婉、對溥儀體貼備至,深深感動了溥儀。
有時,溥儀受了日本人的氣後,回到寢宮心情煩悶而又暴躁,往往無緣無故對譚玉齡發了很大的火,有一次甚至把譚玉齡身上穿的旗袍撕得粉碎。對此,譚玉齡不僅能夠忍耐,而且還寬慰丈夫,使他心平氣和下來。
但誰也沒想到,譚玉齡僅僅在溥儀身邊陪伴了五年就一命嗚呼,年僅23歲。愛妻死後,溥儀守著她哭了兩天,始終不願下葬。譚玉齡的遺體先被停放在西花園的暢春軒,後來移到般若寺,一直安放到偽滿垮台。在這個長時期中的祭祀,稱為「暫安所祭祀」。
溥儀在逃亡中,甚至被俘後,也沒有忘記停在長春般若寺內譚玉齡的遺體。直到自己被蘇聯紅軍押解時,才知道已經無力保護愛妻的遺體了。因此,溥儀便輾轉吩咐族人將譚玉玲的遺體火化。
為了紀念譚玉齡,溥儀收藏了一張她的照片,照片的背後寫了八個字:我最親愛的玉齡。直到溥儀成為公民後,還將這張照片貼身攜帶,幾十年如一日。由此可見,溥儀對譚玉齡的感情之深。
溥儀自始至終認為是日本人害死了他的妻子,1946年8月19日,溥儀在日本東京國際軍事法庭上第二次出庭做證時說道:「我的愛妻(譚玉齡)被吉岡中將害死了,她當時23歲,我倆非常和睦。她常常對我說,如今不得已,只好忍耐,等到自由的日子到來,再從日本人手中收回滿洲。然而,她竟被日本人害死了!」
當年譚玉齡患病的時候,經吉岡推薦,滿鐵醫院小野寺院長前來治療。據說,小野寺來時和吉岡在內廷候見室談了一個小時的話。然後進入譚玉齡的寢室內診治,不料經注射後,譚玉齡的生命很快進入了倒計時。1942年8月13日凌晨,譚玉齡不幸離世。臨終前表示自己非常遺憾沒有見過皇后婉容,沒有服侍她,在場的人非常感動。
當時,人們都說譚玉齡之死是吉岡所下的毒手。因為早在婉容精神失常以後,吉岡就向溥儀提議選一個日本女人入宮。但溥儀推辭說自己早已在北京選好,不久即將接來,這個女人就是譚玉齡。吉岡當時雖然不滿,但也不便過分干涉。恰好譚玉齡有病,遂下此毒手。但究竟是不是吉岡所為,眾說紛紜,也沒有足夠的證據,所以譚玉齡的死至今仍是謎。


※他極不情願娶了遠房表妹,婚後妻子脫胎換骨,兩人的愛情悄然而至
※古稀之年,他攜帶妻子赴美養老,因一場意外終結了這段美滿的婚姻
TAG:民國奇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