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為什麼對侄子薄情無義?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為什麼對侄子薄情無義?

原標題:孫權繼承父兄基業,為什麼對侄子薄情無義?


眾所周知孫權18歲接手江東基業,在眾人眼中就是個孩子,要不是孫策的孩子實在太小,孫策估計也不會選擇他。孫權的表現也很符合小孩的形象,哭哭啼啼的,是張昭把他扶上了馬,尊為江東之主,繼承孫策的事業。


然而,孫權人小,心並不小,年少懵懂這事跟他沒有關係,不然曹操後來也不會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主位上待了一段時間後,孫權便展現出一代人傑的魄力,他對內培養嫡系,剷除隱患,穩定江東集團;對外在曹操和劉備之間運用靈活多變外交策略,從中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孫權在率軍圍攻背叛自己的廬江太守李術時,就料到李術會向朝廷求援,當然,朝廷的主事人就是曹操,所以孫權先派人送信給曹操表示忠心,並建議曹操不要理會李術。不知道曹操怎麼想的,反正他最後是同意了,沒有出兵,李術也在孫權的打擊下城破身死。


在赤壁之戰前夕,孫權面對曹操的恐嚇和內部大部分人贊同投降的阻力,力主抗曹,最終取得了勝利,保全了江東。


此後孫權又在曹魏和蜀漢中間輾轉騰挪,最後決定撕掉面具,自己做主。


229年,孫權稱帝,改元黃龍,追封兄長孫策為長沙桓王。很多人就此說孫權對不起兄長,還拿不久後的司馬家來做對比,這其實有點問題。


雖然東吳基業是孫策打下的,但孫權從一路諸侯做到三分天下,他的作用也不可或缺。他封孫策為長沙王,跟司馬炎追封伯父司馬師為皇帝一樣,肯定了兄長對孫吳建國的功績,但兩家的情況又不同。


司馬炎能夠爽快地追封伯父為帝,跟司馬師沒有兒子有很大關係,如果司馬師有兒子,那麼皇帝的兒子是不是能夠繼承皇位?皇位的威脅性驟增,事實上,在司馬炎晚年,司馬師的嗣子司馬攸(司馬炎的同母弟,過繼給司馬師)就是皇位的候選人之一,在大臣中呼聲很高,最後還是被整死了。


所以孫權不追封兄長為帝,顯然是考慮到了侄子的存在,在皇位面前,恩情算個毛線。不過孫權對侄子孫紹也的確刻薄寡恩,是刻意的打壓他。


孫策被追封為長沙王,按理孫紹是要繼承這個王爵的,但孫權只是封他為吳侯。後來孫權覺得吳縣是自己孫家的祖籍所在地,就這樣給了侄子還是不爽,又將他改封到上虞縣去了。


這一點上,漢光武帝劉秀的處理方法就跟孫權大相徑庭,劉秀也是隨兄長劉縯起兵,劉縯身死後,劉秀才逐漸成為家族中的佼佼者。


當然,孫權是孫策指定的繼承人,而劉縯是被更始帝誅殺,當時劉秀還在外地,之後,他是靠自己努力才逐漸擺脫更始帝的控制,在冀州宣布獨立,所以劉秀的成就更多是靠自己。


不過,劉秀對兄長留下的兩個兒子劉章、劉興可是十分重視,在創業之初、天下未定時就大方地給他們封王,還讓他們有機會去擔任縣令、太守之類的職務來鍛煉能力。劉秀將兩個侄子視為己出,悉心照顧,培養,這一點,孫權是絕對做不到的。


孫權跟劉秀,畢竟是不同的人,行事風格也不同,孫權想的是不能給孫策的子孫任何繼承孫吳帝位的機會,包括大臣擁立,所以極力打壓孫紹。孫權的這種思想還傳了下去,在孫皓執政時期,有傳聞說有人想勾結孫奉(孫紹之子)稱帝,孫皓聽說後,趕緊派人殺了孫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沙趣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秉公辦事的明朝官員:贏得士子愛戴,卻因太過剛正被撤職

TAG:平沙趣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