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一個人的慾望,很難得到滿足,能否克制自己的慾望,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請注意,只是克制,不是沒有。

沒有了慾望的人,很難有所成就。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慾望,一把雙刃劍。

我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就說極少數人吧,賺不到那麼多錢,還要去揮霍享受。

想享受,也沒錯,可需要量力而行。

可以把享受的心,變成奮鬥的動力,千萬不要通過歪門邪道去滿足自己那顆享受的心。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今天大家被一則新聞刷屏,妙齡女被滴滴司機殺害。

那位司機,有慾望,他有成功的可能,可享受的心沒變成賺錢的動力,變成了用歪門邪道去混錢的動力,利用網貸享受。

網貸,在這個時代似乎不被鄙視,因為有時候也的確能幫少數人解決一些難題,可用網貸去揮霍,去享受,那就是一條不歸路了。

《西遊記》里的孫悟空,也是一個慾望很強的人,他對名利的追逐,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孫悟空有先天優勢,他是仙石孕育而出的靈猴。

出世那一刻,便有被消滅的危險,幸好玉皇大帝慈悲,沒把他當怪物給弄死。

後來學成歸來,鬧了龍宮和地府,本該被征討,結果太白金星幫他說話,加上玉帝對他的喜歡,征討成為了招安。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弼馬溫,官職的確不高,但也是正堂管事,對於一個下界妖猴而言,已經不錯了。

可孫悟空不滿足,嫌棄官小,返回下界,鬧著要做齊天大聖。

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可太白金星又幫了他,玉皇大帝再一次因為對他的喜歡而縱容。

就這樣,天上多了一個無所事事的齊天大聖。

這該滿足了吧,該收斂些了吧。

可他孫悟空沒有,而是東遊西逛,跟神仙們結交,似乎有著更高的企圖。

身為齊天大聖,雖無明確的職責,但也不能閑逛。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有人越班啟奏,玉帝該約束一下孫悟空。

可玉帝卻在明知猴子喜歡吃桃子的情況下,讓他去看守蟠桃園了。

有桃子吃,孫悟空似乎滿足了,可滿足的也只是食慾,而非其他。

當還不確定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有沒有請他的時候,他不樂意了,定住了七仙女,大鬧了蟠桃會。

鬧,其實是一次意外。

因為七仙女道說:「此是上會會規,今會不知如何」。

孫悟空說:「此言也是,難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孫先去打聽個消息,看可請老孫不請。」

可是,當他遇到赤腳大仙的時候,忘記了這茬,直接戲弄其赤腳大仙,騙他今年的蟠桃會在通明殿演禮。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之後,他自己去了瑤池,被那裡的盛景和仙饌吸引住,繼而闖下大禍。

對蟠桃會有沒有請他非常在意,可以看出孫悟空的名利慾很強,齊天大聖似乎無法滿足他。

讓他做了齊天大聖,這可是三界獨一份的恩典啊,他不滿足,做了什麼才能滿足呢?

其實,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名望要足夠大,大到無人能威脅到他。

為何這樣說呢?先看一段原著。

原著道:「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面對這樣的威脅,孫悟空很害怕。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怎樣破呢?只有一個辦法,官夠大,名望夠高,變成一個誰都不敢殺他的仙人。

只有這樣,他的師父才不能把他怎麼樣。

所以,孫悟空對名利非常的看重。

假如王母娘娘請了他,說明他的名望很高了,名利都有。

沒請他,說明他為齊天大聖和偷吃了蟠桃只是得到了「利」,沒有得到「名」。

光有「利」,他的師父還是能把他弄死,只有名利雙收,才能受到三界的敬仰,他的師父才不敢把他怎麼樣。

就這樣,為了「名」,他去問問有沒有請自己。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可惜,他的頑心太重,沒等問到答案,自己就栽了。

孫悟空的不滿足,便是因師父的威脅。

假如沒有菩提祖師的威脅,他早就滿足了。

他的夢想是長生,被師父威脅,假如他哪一天不小心說漏了嘴,不等被別人弄死,就被師父弄死了。

《西遊記》孫悟空擁有獨一份的恩典,可還不滿足,怎樣才會滿足?

所以,他需要名利。

達到無人敢殺他的地步,他就滿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書生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宋江有可能造反嗎?成功率多大呢?
《水滸傳》一百單八人,誰最完美的詮釋了「士為知己者死」?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