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元節|十大悼亡詩欣賞,震撼人心的絕美詩詞

中元節|十大悼亡詩欣賞,震撼人心的絕美詩詞


悼亡是中國古代文學中一個獨特的主題,起源於上古哀傷類作品。


《詩經》里就

有悼亡之作,如《詩經·唐風·葛生》「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抒發男子睹物傷懷,思念亡妻的感情。受傳統思想影響,古代士大夫文人雖不乏浪漫風流的艷情之作,但對於正式夫妻間情感卻顯得十分羞澀,諱於言說,所以文人悼亡詩出現較晚。


西晉詩人潘岳首以悼亡為題,開啟了文人悼亡詩先河,後世詩人懷著同樣的失侶之痛,沿襲潘岳悼亡詩的範式,吟唱出一曲曲哀婉凄絕、感人至深的傷悼之歌.


其中,尤以中唐詩人元稹和宋代詞人蘇軾成就最為顯著。


以下精選十首悼亡之作,堪稱詩詞史上的經典篇章。






史上十大悼亡詩欣賞 

內容來自於網路




離思/元稹·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元稹從小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彷彿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做。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一首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詞意豪壯,用筆極妙。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







江城子/蘇軾·北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蘇軾(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軾是一位通才,在詩、詞、文、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並稱蘇辛;他是「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畫開創了湖州畫派。




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這首詞將夢境與現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郁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嘆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人淚下。







悼亡詩/潘岳




滄波初始平,一葉剪風清。
赤壁驚蕭雨,藍天挪錦屏。
笛橫神氣盪,歌賦玉人聽。
欲去汪洋處,相連萬里程。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稱潘安,我國晉代著名文學家。


中國古代詩史上,潘岳是悼亡詩的鼻祖,首開以悼亡詩的形式紀念亡婦的先河。「幃屏無彷彿,翰墨有餘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真實樸素,令人感動。但是,受魏晉辭風的影響,詩中不乏華麗辭藻,沖淡了哀傷的表達效果。







沈園二首/陸遊·南宋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傑出愛國詩人。他是我國古代作品最多的詩人,僅在他的詩集《劍南詩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他的詩內容極為豐富,風格雄渾豪放。




《沈園二首》是陸遊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連同此後關於沈園的多首悼亡詩,可以說構成了一個具有相當情節和規模的系列。在民間流出最廣的其實是『沈園』系列 真正的起點——陸遊和唐婉各賦的《釵頭鳳》一首。陸遊與唐婉的故事,是中國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劇性的愛情故事之一。





沁園春/納蘭性德·清






序: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後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綉榻閑時,並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髮、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迴腸。





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名性德,字容若(納蘭容若),大學士納蘭明珠長子。善騎射,好讀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其嘗有悼亡之吟,傳唱極廣。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並稱 「清詞三大家」。後世對其評價頗高,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王國維稱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這首《沁園春》是納蘭性德眾多悼亡詩詞作品中最哀婉痛徹的一首,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後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




在納蘭性德眾多悼亡詩歌中,除這首《沁園春》外,另一首《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同樣可堪稱千古傳唱的絕筆之作,其人其性,足見一斑。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台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終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己。還怕兩人都薄命,到緣慳,剩月零風裡。清淚盡,紙灰起。







悼亡詩/沈約·南朝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屏筵空有設,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沈約(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學家。字休文,仕至尚書令,卒謚隱。




這首詩是沈約為悼念亡妻而作。沈約詩最突出的特點便是『清怨』,這首詩集中體現了沈約的清怨之風。詩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恆來反襯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後半將悲傷的情感同凄涼的環境融為一處,情狀交現,悲愴靡加。沈約的這首悼亡詩對後世以離別哀亡的為題材的詩詞作品有較大影響。把南朝之前類似作品的 哀而不傷(如潘安《悼亡詩》)的境界真正推向哀傷並茂的新境界。





葛生/詩經·唐風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後,歸於其室!




後世對這首詩評價極高,現在人們認為本篇「不僅知為悼亡之祖,亦悼亡詩之絕唱也」。就本詩的藝術魅力和對後世悼亡詩歌的創作影響而言,這種評價是當之無愧的。《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國悼亡詩的濫觴,那生死不渝的愛情絕唱,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每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夢想與期許。





綠衣/詩經·邶風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隕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這首詩同樣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中國第一首『悼亡詩』,和《葛生》一樣,其在中國詩歌史上是否歸屬悼亡範疇亦有爭論,但後世多家注本均點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奉為悼亡詩經典。







鷓鴣天/賀鑄·北宋






  重過闊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賀鑄(1052年~1125年):北宋詞人。字方回,宋太祖賀皇后族孫。




這首詞是賀鑄為悼念亡妻趙氏而作,亦是唐宋之後悼亡詩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作者沉痛地表現出了對亡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懷念。







鶯啼序·春晚感懷/吳文英·南宋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遊盪隨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




  幽蘭漸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彷彿,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躲鳳迷歸,破鸞慵舞。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吳文英(1200年~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




這是吳文英為悼念亡妾而做的一首詞,儘管後世學者對其創作背景及主旨多有爭議,但詞中所彰顯的懷悼之意是顯而易見的。這首詞在《宋六十名家詞》中又題作『春晚感懷』、『感懷』,實際就是懷舊與悼亡之意。


《鶯啼序》就是悼念亡妾諸作中篇幅最長、最完整、最能反映與亡妾愛情關 系的一篇力作。它不僅形象地反映出與亡妾邂逅相遇及生離死別,而且字裡行間還透露出這一愛情悲劇是由於某種社會原因釀成的。它感情真摯,筆觸細膩,寄慨遙深,非尋常悼亡詩詞之可比。




【注】《鶯啼序》是詞中最長的詞調,全文二百四十字。這一長調始見於《夢窗詞》集及趙聞禮《陽春白雪》所載徐寶之詞。可見《鶯啼序》詞牌名確實是吳文英首創。








<END>



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本微信平台長期徵稿,徵稿郵箱cjcmmxinmeiti@126.com,稿酬豐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歲時記:古詩詞里的節氣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此書收錄了作者詩詞鑒賞隨筆的精華,作者依照物候流轉、節氣變遷,精選了24首經典古詩詞,以它們作為切入點,由節氣、詩詞寫到歲月、人生,再到詩人、詞人在歷史背景里的命運。使此本散文集融人物小傳、文化隨筆、詩詞鑒賞於一體。讀來婉轉繾綣,一唱三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想成為名中醫,有哪些必備條件?
中國最美期刊遴選活動開始啦,請投給《中國中藥雜誌》一票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