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潮汕吃出夏天的味道

在潮汕吃出夏天的味道

沒吃過薄殼,你就辜負了這個夏天。

多年以後,我也成為了一個乏味的中年男人,有次酒後去吃夜宵,看到店家有海瓜子,就叫了一盤,吃著吃著我突然明白了,這種東西吃再多也不佔肚子,但嘴上手上一直在忙,就像我們無望的人生,總要做點什麼,假裝有意義。

今年上海的夏天被颱風承包,三伏天都沒能夠發揮熱量。

我待業在家的生活,常常坐在小院子裡面,喝個熱茶,吹吹風,被植物包圍著,它們也吹吹風看著我,我就看看書,看看命盤,聽聽那些已經被重複播放了很多遍的老歌。

當然,還有各種旅遊、各種折騰,像一個年輕人一樣使勁的過看似無力的生活。

就在夏天快要過去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中年男人陸悅儂的文章。和這位電台主持人的認識是在十年前還在做媒體的時候,藍後我去混了汽車圈,他從愛吃變成了專業的吃貨。地主的文章總是舉重若輕的在美食饕餮的當下,輕談一兩句乏味的人生,就像炒薄殼,加了一些九層塔,薄殼還是薄殼,可整個口味都立體豐富起來。

轉發完文章,我萌生了去潮汕大吃幾天的念頭,臆想中的潮汕是一個民風彪悍的地方,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漢,舉著花臂吃砂鍋粥的形象。 人們會吃能吃敢吃各種各樣美食,並常以極為簡單粗糙或者叫做原始的方式。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製作美食的方式,潮汕就成了心目中國內美食城市的扛把子之一吧。

作為行動力一直特彆強的人,在得到老公的批准之後,當下就買了機票。老公的原話是,「雖然聽上去也不是太靠譜,但總比去西藏支教兩個月要好。」

順便,在轉發了地主陸文章的當下,有個廣州的朋友留言說她也想去。 買了機票問她假期,一拍即合,廣州離潮汕近,自然的對美食的知識也比我多了很多。我是一頭熱的就沖了過去,而她是垂涎久矣,腦海中早有一張必吃清單。

潮汕地區,是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市的統稱。三個地區距離很近。也就小三四十公里的樣子。這麼一個區域,產出了多少位厲害的商人,多少厲害的菜肴。想想,就覺得挺神奇的。

潮汕地區唯一的五星酒店是位於汕頭的龍光喜來登,所以也沒什麼好挑的,均價700/晚的價格,充分奠定了當地的物價標準。事實證明這個決定也是明智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周邊諸多好吃的,去哪裡也都方便,5樓的健身房也很適合吃完之後在那裡猛跑1小時。唯一要忍受的是酒店的服務人員生硬的態度,我覺得我大部分時候笑的都比他們要燦爛一點,也許房價低於均價的部分就是笑。

說了這麼多廢話,美食在哪裡? 我也變成了一個嘮嘮叨叨的中年人了嗎?

讓我們突然的進入正題

潮汕砂鍋粥

適口餐廳,五星,強推

公信路29號轉角

這家看著普通的小小的店家,營業著不同凡響的砂鍋粥。

常見的海鮮都能往裡面扔,我們點的是象鼻蚌+基圍蝦+扇貝。

上桌的時候咕嘟咕嘟冒著泡的砂鍋粥被生菜葉子覆蓋著,基圍蝦和象拔蚌上下翻滾著要出逃,拿勺子一攪和,這大半其實都是料,粥明明就是配角。

基圍蝦鮮甜且有嚼勁,象拔蚌切成大塊塞進嘴裡,若不是在汕頭,我以為我吃下的是一卷人民幣。扇貝每一塊都很大個,也是帶著甜味、鮮味,吃完回味無窮。

不僅如此,九層塔炒薄殼也非常驚艷,比打冷店做的更好吃。熱情的大火下薄殼在鍋里炸開,和九層塔在高溫下翻滾後迅速出鍋,端上來的時候還能感受到剛剛在鍋里熱烈的過程。

炒牛肉粿條+牛肉丸粿條湯

福合埕,五星,強推

好幾個分店

到達汕頭第一餐吃的其實就是牛肉火鍋,可是牛肉火鍋裡面的牛肉丸,卻不是我在廣州吃過的好味道,也不是我在上海個別火鍋店吃到的好味道。因此,總是心有不甘。在要離開汕頭前一刻,還不放過自己的胃,在點評和某網站使勁搜索,終於決定嘗試這家。 一網打盡炒粿條和牛肉丸兩樣美食。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真是明智,雖然辛苦了胃,但是善待了嘴,也是一樣的。

炒牛肉粿條是濕炒,一盆端上來的時候,我其實根本看不見粿條。這裡炒的菜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大火急炒,所以這盆在我們下單後5分鐘之內端上來,我們還以為是現成的呢,入口,就明白這是現炒的,再熱一點點,我就可以舌頭上起個泡了。但是哪管得了燙啊,牛肉的嚼勁,青菜的香甜,和粿條的軟糯融合在一起入口,就知道來對了地方。

點了牛肉丸湯粿條,為測試牛肉丸,這才是記憶中Q彈有嚼勁的牛肉丸,那是一種嚼一口下去,就像在嚼一頭掙扎的牛。如果筷子戳功不好,可能牛肉丸就會飛去隔壁桌。湯頭清湯寡水,粿條裸泳,甚好。

打冷(生腌各種海鮮,各種魚)

桂圓白粥,五星,強推

長平路桂園28幢103

說不到汕頭吃打冷,就不算到過汕頭。

廣東妹子教了我打冷的local說法,ummm,果然就是打冷的發音。以至於一開始以為打冷店的白粥都是冷的。

打冷的店叫做「XX白粥」,其實就是個大排檔,找個位置坐下來,一人上一碗白粥,然後去前頭自己跳菜。雖然去各個海鮮市場也都是這樣點菜,但是汕頭菜擺放的隨意,點菜的隨意,簡單中帶著簡單(但絕對不是粗糙),滿眼的魚蝦生鮮,你思考超過3秒,點菜的小哥就瞬間不知道去哪裡了,你對著一盆薄殼說來點這個吧,瞬間就有人過來舀了一欄拿走,結賬時候才可以不擔心會不會是黑店的價格。

生腌作為必選動作,那麼生腌生蚝和生腌蝦就變成比選中的必選,一盤RMB 20的生蚝又大又多,一盤RMB 15的基圍蝦又新鮮又嫩。 一個對食物價格一直都遲鈍的人,都能感受到當地物價的美好。

烏魚也是必選動作之一,薄殼叫做當季特選,血蚶是大膽人的必選,鹵鵝腸叫做本地人推薦,炒番薯葉叫做入鄉隨俗之選,豬骨藕湯是南方菜肴必點。好了,那麼其實已經點多了。

腸粉(現拉的那種)

小吳腸粉,四星,推薦

龍眼南路龍眼市場椰園4幢

廣州人和湛江人都是腸粉的粉絲,在點評上查找好了分數特別高且步行可達的小吳腸粉,到達的第二天就一早出門去覓食。

廣東人的評價是,還不錯。

湛江人的評價是,還行吧,沒有湛江的好吃。

上海人的評價是:我的天啊!如果這才是正宗的腸粉,這也太好吃的好不好?外面的這層薄薄的粉,完全就是增加口感用的,裡面包裹的牛肉、雞蛋、生菜、豆芽菜、番茄、蘿蔔乾、拌在一起,混合腸粉吞下肚子,一本滿足的有沒有。

據說平時大排長隊,反正我們去的時候並沒有。

這一份還是小份,豬肉蛋RMB 10,牛肉RMB 6

牛肉火鍋

牛肉火鍋(對,就是風靡全國的那個)

八合裏海記總店,四星,推薦

黃崗路與中山路交口北行300米路西坪6座014-016

下飛機直奔牛肉火鍋的必定是餓了好幾天準備好來汕頭大吃的遊客。 海記聲名遠揚,門面挺大,裡面的環境,很潮汕。

入座的時候,電磁爐上面已經有著一個飄著蘿蔔略加了牛肉湯的「清湯鍋」,去的有點晚,各種神奇的肉都賣完了,我們點了吊龍、胸口撈、嫩肉、肥牛、毛肚、牛肉丸等等。

胸口撈的肉看上去可怕,實際上燙完30秒,不肥、不油、不膩,還有嚼勁。

吊龍的白邊脆脆嫩嫩,毛肚一嘴的牛肉味。

牛肉丸,軟綿綿,沒有嚼勁,不Q彈,像一頭的了抑鬱症對生活充滿失望的牛,懶懶的攤在舌頭上任你擺布。一個任人擺布的牛肉丸,就像一個百依百順的女人,沒有了挑戰,就失去了趣味。為此給海記減一顆星。

儘管廣東人反覆強調說,這才是小時候牛肉丸的味道。

杏仁茶+馬蹄爽

楊記杏仁茶,四星,推薦

龍眼路62號(靠近小吳腸粉)

杏仁茶是在吃完小吳腸粉,滿嘴鹹味的時候,適時出現在視野里的。抱著覺得這簡單的食物不會出錯的心態進門去吃。

結果是,果然不會出錯的好喝。

馬蹄爽也讓人覺得驚艷,尤其我這個馬蹄愛好者。

2份7元,我已經開始習慣這裡的物價。

其他

1, 甘草水果: 在汕頭的時候,總是肚子盛滿了食物路過,沒機會吃,真正的理由是,我不是一個水果愛好者。結果在機場又看到,想著航班晚點,試試看唄。買了西柚、橙子、蓮霧,撒上梅子粉,淋上甘草汁,味道真清新,解了水果的甜膩,又豐富了口感。這個應該在汕頭市區是個常規品種吧。

2, 鵝肉: 其實想去吃日日香(說是深圳陳鵬鵬的原始店),但是沒有車啊,跑太遠了,且發現大部分鵝肉店都是賣完就沒有了,於是當我們7點多要去吃的時候,本來想吃的高分鵝肉店已經關門了,退而求其次的店,鵝頭、鵝脖、粉肝也都賣完了。好吧,那就吃吃鵝肉唄,鵝肉是香且有嚼勁的,沾上滷水味道非常好。但是因為湛江人當晚開始拉肚子,懷疑是鵝肉作祟,所以就不貼店名了。

3, 鳳凰單叢:這裡是原產地,這款青茶的香氣與口感,都多少與鐵觀音有些類似,但卻不同。 鳳凰單叢的香味里,清香中帶有豐富的花香,口感比鐵觀音要更潤、更醇厚一些,滋味鮮爽。

寫在最後:

汕頭和潮州,美食是有差異的,若不是因為在汕頭找不到好吃的魚生,我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然意識到這一點也沒用,沒有開車過來,過去要40km,難道為了魚生我要租個車嗎?

看來我還不是一個能夠為了吃的去租個車的極品吃貨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寶寶夏天不能吹空調?注意好這3點,讓寶寶涼爽的過完整個夏天!
夏天什麼顏色的美甲,顯白又好看?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