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掛在懸崖峭壁上的公路,你走過嗎?

掛在懸崖峭壁上的公路,你走過嗎?

巍巍太行山,自古英雄輩出。

由於在電視屏幕上經常看到河南輝縣郭亮村掛壁公路的宣傳片,頗感新奇,便約了友人,一同前往。

據說,在當今世界的公路中,有兩個全球之「最」,一個是「世界最危險的十條路」,一個是「全球最奇特十八條公路」,而中國有一條公路竟入選了這兩個世界之最。它,就是河南安陽輝縣萬仙山景區的「郭亮路」,也叫「掛壁公路」。

先說郭亮村。這是一個以人的名字命名的村莊。郭亮是新莽時期的農民起義軍領袖,起義興起後,災民紛紛響應,官府派兵鎮壓,義軍寡不敵眾,於懸崖絕壁之上繫繩攀崖轉移至另一個自然屯(史傳稱:會逃站),後逃亡至山西。失敗後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帶領農民反抗暴政的英勇事迹,將一個沒有名字的臨時軍營舊地取名為郭亮村。至今已兩千多年了。但是,郭亮村的村民大多不姓郭,而是姓申、姓李的居多。此村只為郭亮留英名。

大巴車在盤山公路上左盤右旋,成之字拐向太行山深處爬升。坡陡,路窄,彎急,在一陣陣驚呼聲中大巴車百折不撓地直達山頂,進入了幽深、險奇的掛壁公路隧洞中。

我們很想司機慢慢地開,讓我們仔細欣賞一下這個洞的真實面貌,但司機大概見怪不怪了,駕著車一路狂奔,絲毫不管我們的心理感受。整個洞既寬又高,兩輛大巴車相對而行,無須小心翼翼。我們坐在車上,透過掛壁的洞窟,可見對面的懸崖絕壁高聳入雲,一閃而過,令人心悸。

當大巴車到達郭亮村影視基地那塊平坦的場地後,按照導遊的安排,我們又步行往回走,去切身體驗一下這個名聞遐邇的掛壁公路。

這個掛壁公路山石呈鍺紅色,洞壁和頂板還殘留著當時崎嶇不平的舊貌,因為岩石非常堅硬,很難搞平。靠近懸崖的一側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洞口,當初為什麼要劈開這些天窗呢?一不是為車輛照明,二不是供遊人遊覽,而是當時用炸藥爆炸開挖山岩時,好儘快地排除霧氣煙塵,免得影響施工進度。

當我們在洞中穿行遊覽的時候,一輛又一輛大巴車也繼續在洞中轟隆隆地賓士而過,向上開去,卸下一批又一批的遊客。我們在洞中行走了一段距離後,便回到影視基地,繼續往山頂高處攀登。由當地司機駕駛的大大小小的各式車輛在狹窄彎曲的水泥路上擁擠爬行。我們驚嘆這些司機的功夫真是過硬,也深刻地懂得了什麼叫熟練生巧。

山頂上有電影《舉起手來》里的日本鬼子修建的碉樓,觀賞完碉樓後往山後繼續行走,便到了著名的天梯。在陡峭的山崖上,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從山頂曲里拐彎,直到山下谷底。據導遊講,當年的李阮英老人在生第一個大女兒時,由於難產,必須要送到山外醫院搶救,是鄉親們把她綁在鐵架子上,冒著生命危險,從天梯把她抬到山外醫院,之後又是把她和剛出生的女兒一起從天梯那裡抬進村裡......

由於山勢太陡,我們無法看到天梯的全貌,但只看了幾十步路程,就已覺得驚悚不已。郭亮村的村民們啊,在以往悠久的歷史歲月里,你們是怎樣一步步地走到今天的?

郭亮村雖然面積不大,但村容村貌卻是蔚為壯觀。高山,峽谷,水潭,石屋,古樸的村落,險峻的絕壁,在綿延逶迤的太行山深處絕世獨立,別有一番風光。正是有了這條掛壁公路,如今的郭亮村被公認為世界最危險的村落而名揚四海,同時更成為影視劇的拍攝基地,畫家、攝影家寫生、攝影的熱門之地,先後有《舉起手來》等四十餘部影視劇在此拍攝,被稱為「中國第一影視村」,有全國二十多所美術院校將其列為實驗、教學基地。而村民們則大多開起了農家樂、家庭客棧,從而增了收、富了兜,過上了小康日子。

要看掛壁公路的全貌,必須到它的對面山崖上去,於是我們又從峽谷里攀登上去,在各個觀景台上觀看對面的掛壁公路,居高臨下,一覽無遺。山腳下蜿蜒曲折的公路如一條白線,在進入掛壁洞時,戛然而止,然後就是一排大小不等的洞窟向上延伸著,慢慢延至村口.以前的天梯險道,現在成為康莊坦途。

在觀景台旁邊,我們看到了當年修建掛壁公路的帶頭人——老村長申明凱。老人家身體硬朗,精神矍鑠,排著一個攤子,售賣一些土特產品和介紹修建掛壁公路的小冊子。十元錢買一本小冊子,就可以同他合影。於是我同他熱情地打了招呼:「老人家,您真是一個大英雄啊!」老人笑了,連說「說不上。」我掏錢買了一本小冊子,同他合了一個影。互利雙贏,皆大歡喜。

說老人是一個大英雄,並不是虛贊之詞,而是我的由衷之語。尤其在看了小冊子之後,我更是深深地欽佩當年的築路英雄。

那是1972年農曆2月2,龍抬頭的日子,為了能讓村民走下大山,村裡選出十三名青壯男勞力,一人負責做飯,其他人分成四組,在黨支書申明信的帶領下明誓開工,開始了在絕壁上打眼、鑿洞的壯舉......,健在的老村長就是常年堅持第一線的突擊隊長。這一干就是五年,這五年里,沒伸手向國家要一分錢,全村六個小隊拿出所有的公共資金,大隊(村)賣掉了全部的一千隻山羊,加上村民的集資,十二個人在掌子面打眼放炮,全村其他人則上山清理落石。五年間,郭亮村人砸壞了4000多個12磅的大鎚,砸禿了12噸鋼釺,爆破清運了2.6萬立米的碎石,終於鑿通了1250米長的絕壁隧洞,下山的洞通了,可一位叫王懷堂的村民卻長眠在了山裡。王懷堂在清理一塊大石頭時用力過猛,被下落的巨石帶下懸崖,村民們從天梯下到崖底,尋找了兩天才找到王懷堂的屍體,可那時的王懷堂已面部全非,完全認不出來了,村民們為他守靈三天後就又掄起鐵鎚、鋼釺,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緊張的戰鬥中去。

十三英雄今何在?掛壁公路震全球!

幾年前我曾到河南林州遊覽紅旗渠,被浩蕩奔流的人工天河深深地折服。這一次,我又被郭亮村的英雄壯舉深深地感動。在旅遊結束之後的回程路上,我由衷地讚歎說:「太行山真是英雄輩出啊!」當年打鬼子,八路軍的兵工廠就隱蔽在這太行山中,為前線夜以繼日地生產簡陋的武器裝備。太行山也是一座戰鬥的名山,特別是1939年11月著名的黃土嶺戰鬥,共殲滅日軍900餘人,擊斃了日軍精銳獨立混成旅中將阿部規秀。黃土嶺戰鬥是八路軍繼平型關大捷後的又一次重大勝利。阿部規秀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在日本朝野引起巨大震動,極大地振奮和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信心。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哀嘆:"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太行旅遊會有時,心潮激蕩無絕期。

太行山啊太行山,巍硪的山,堅韌的山,繼往開來的山,英雄輩出的山!當大巴車往回疾馳進入豫中平原的時候,我忍不住一再回頭,遙望漸漸遠去的太行山影,心想何時再來朝拜我心目中的聖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安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遠安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