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戚家軍曾被譽為亞洲最強悍軍隊!斬敵15萬的秘笈在這裡!

戚家軍曾被譽為亞洲最強悍軍隊!斬敵15萬的秘笈在這裡!

十六世紀的亞洲,有一支最精銳的明朝軍隊,那就是抗倭將領戚繼光率領的強悍武力,被後人稱為」戚家軍「。這支「虎狼之師」是明朝第一個「職業化」的軍隊,全部由僱傭軍組成,是由重金徵召的三千名礦工和農民的「暴民流徒」組成的,人員最多時也不超過6000人。這些戰士最初被朝野百姓嘲笑為一群烏合之眾,但經歷過戚繼光高超的練兵手段,殘酷的訓練和嚴明的軍紀約束,這些「暴民流徒」就脫胎換骨,成為橫掃敵人的最強戰隊。

1555年,因為江浙沿海一帶倭寇匪患嚴重,明朝嘉靖皇帝調任戚繼光到浙江,委以抗倭重任。戚繼光率軍在浙江沿海連續大敗倭寇,基本掃除浙江沿海的倭寇,此後又陸續取得平海衛等大捷,肅清了福建和廣東的倭寇,從此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戚家軍也鍛煉了一批職業軍官,從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到萬曆年間,擔任千總以上的義烏籍武官就多達一百四十餘人,這些優秀的武官都是在戚家軍兵營中鍛煉成長起來的軍事人才。

戚家軍擁有當時亞洲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戚家軍抗倭用的火器,遠程的炮兵武器有從澳門鑄炮廠引進的重型神威將軍炮,近程的炮兵武器有虎尊炮、弗朗機等輕型步兵炮。步兵武器有火繩槍和三眼銃,這是電影《蕩寇風雲》中戚家軍使用的三眼銃。

戚家軍百戰百勝的「秘笈」,首推是治軍嚴格。戚繼光在他的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中,總結戚家軍百戰不敗的原因,首推戚氏軍法,能讓「烏合之眾」在短時間裡被訓練成為紀律嚴明、組織良好、勇敢善戰、常打勝仗的軍隊。

以往明軍作戰時,因為軍紀不嚴,火槍兵通常在最大射程就開火,導致命中率極低,倭寇突擊時通常不懼火槍,往往造成明軍發射一輪排槍以後就直接崩潰。而戚家軍則命令士兵要看清楚倭寇臉上的痣的時候才能開火,這距離也就10到20米,可以取得一擊斃命的戰果。

戚家軍的軍紀有多嚴酷?今天看來似乎有些不近人情,過於苛刻。對於臨陣退縮的士兵,要處以割掉耳朵的懲罰。士兵逃跑,由甲長割士兵的耳朵;甲長逃跑,由隊長割甲長耳朵,以此類推,收隊回營,發現沒有耳朵者,斬!一人退縮斬一人,全隊退縮斬隊長,隊長殉職,而全隊退縮,全隊統統斬首。埋伏作戰時,發現賊寇不起,或不及時起身戰鬥,隊長斬首,全隊士兵要接受「捆打」的懲罰。

僅有懲罰是遠遠不夠的,恩威並重,才能打造出一支戰鬥力無比強大的軍隊。戚繼光和麾下將領從不私吞、剋扣軍餉。戚家軍的抗倭將士除了得到朝廷的表彰,還得到浙江巡按監察御史、抗倭總督胡宗憲的厚愛。胡宗憲對戚家軍「給餉甚厚」,對於士兵斬首的倭寇,每顆人頭可以得到30兩白銀的獎勵。沖在前面擊斃敵軍的士兵可分得二十兩,後面砍掉首級的士兵得到二兩,銃手得到二兩,其他士兵一兩,伙頭兵五錢。獎賞在戰鬥結束即付,士兵人人有份。

戚家軍是一支既能陸戰又能海戰的兩棲部隊,擁有最嚴明的軍紀,最嚴酷的訓練,最先進的裝備,跨時代的戰陣體系,例如著名的鴛鴦戰陣。鴛鴦陣不同於完全由長槍組成的歐洲步兵戰陣,而是由十二名士兵組成混合兵陣,分別持有狼筅、 鏜鈀、長刀、鳥銃、標槍、腰刀、圓盾等不同武器,可以根據現場敵軍情況變換靈活的組合,能夠發揮出巨大的殺傷力。倭寇單兵作戰力很強,但只講個人英勇卻沒有整體配合,戚繼光運用「鴛鴦陣」很好地剋制了倭人的戰法,將他們各個擊破,且少有傷亡。戚家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開啟了現代戰爭多兵種作戰的先河。

戚家軍也因此創造了冷兵器時代的斬敵奇蹟,就是以自身平均每22人的傷亡,殲滅敵軍1000人。以嘉靖四十年四月的台州大捷為例,戚家軍所部4000明軍,孤軍對陣2萬倭寇,主動發起衝鋒,五戰五捷,殲敵斬首5500餘,戚家軍累計傷亡不足20人。戚家軍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首記錄,被後世譽為「16至17世紀亞洲最強軍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廖夫 的精彩文章:

美軍這款T34坦克,頭頂60根火箭炮,曾肆虐上甘嶺前沿!
我軍炮彈威力太驚人,能手撕10層裝甲,打穿2輛巴頓坦克!

TAG:科羅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