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唯一的故事》:巴恩斯的純愛虐心小作

《唯一的故事》:巴恩斯的純愛虐心小作

還記得大學英語課本里的《愛情故事》選段嗎?那句著名的愛的箴言: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

這句話出現在了巴恩斯(Julian Barnes)的最新小說里。

故事的敘事者「我」,自從年輕時的一段愛情觸礁以後,就開始把自己能看到的書里、流行歌曲里的各種關於愛的定義和說法摘抄到日記本里,過一段時間拿出來審視檢閱一番,那些經不住自己人生經歷檢驗的說法,他會逐一地划去。

從二十多歲開始,一直到五十多歲,這三十多年的閱歷,關於愛的說法他划去了很多。有些說法,他是毫不猶豫直接划去的,比如上面的那一條;有個說法——『It 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他划去,又寫上,划去又寫上,反覆了好幾次;最後只有這一條保留了下來:『In my opinion, every love, happy or unhappy, is a real disaster once you give yourself over to it entirely.』

是不是很有些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味道?

這是敘事者「我」在小說快結束的時候才拋出來的說法。用這句話來描述這個故事,看起來也很貼切,也許可以說它是巴恩斯給這個故事定的基調。不過,這個調子被巴恩斯刻意壓到了故事快結束的時候,才讓它清晰地浮現出來。

在這一回小說家和作為讀者的我之間的躲貓貓遊戲中,可以說巴恩斯贏了。如果預先知道這是一個讓人心涼的愛情故事的話,也許我是不會打開它的,因為一開始吸引我的,是巴恩斯在一個訪談節目里朗讀的故事開頭一段:

『Would you rather love the more, and suffer the more; or love the less, and suffer the less? That is, I think, finally, the only real question. … Most of us have only one story to tell. I don』t mean that only one thing happens to us in our lives: there are countless events, which we turn into countless stories. But there』s only one that matters, only one finally worth telling. This is mine.』

真是一個很吊人胃口,讓人期待的故事開頭。聽到巴恩斯親自讀出這一段的時候,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想想看,他已經年逾70。這把年紀了,還要講述一個人生中唯一值得講述的故事,一定相當獨特。

通常來說,一段不尋常的愛情故事總有些突破社會禁忌的地方。這個故事也不例外,男主保羅和女主蘇珊之間的年齡差距超過了20多歲,保羅陷入愛河的時候才19歲,而蘇珊處於已婚狀態,已經是有兩個女兒的媽媽。

標準的心理分析法,喔,不就是伊底帕斯情結嗎?不,巴恩斯對此有很明確的認知,借保羅的口表達了對弗洛伊德那一套的不屑。這段戀情讓「我」覺得自己和同齡人不一樣,完全不顧什麼不切實際的考慮,一頭就扎進了愛河裡。他在其中看到了很「真」的東西,但他沒有料到的是,追求這樣的真實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巴恩斯把整個故事分成了三部分,分別用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來講述,基本對應了保羅的愛情故事和人生的三個階段。第一部分「我」說話的時候,是沉浸在那段情感時空中的;第二部分「你」說話的時候,好像是「我」在審視另一個「我」的言行舉止;當變成「他」說的時候,完全像是對一個他者做客觀的觀察和描述。這個形式感本身映照出保羅對這段感情的認知變化和心理距離,讓小說具有了相當高的文學性。

兩個人從切爾西的鄉下私奔到倫敦後,生活並不如意,蘇珊開始酗酒,有關她兒時被叔叔性侵和婚後遭遇丈夫家暴造成的心理創傷逐漸浮出水面,讓涉世未深的保羅窮於招架,逐漸身心俱疲。保羅想盡了一切辦法挽救蘇珊,但怎麼都扭轉不了滑落的人生軌跡,直到他決定放棄蘇珊。在海外工作若干年後,他又回到了蘇珊身邊,陪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這個歷時將近三十年的人生經歷,基本沒有什麼左右人物命運走向的、不可控的世事變化,可以說是相當純粹的個體生命體驗。巴恩斯的大部分筆墨都花在了保羅的內心戲描寫上,但看起來保羅並不是一個感性的性情中人;否則的話,他怎麼會在回憶的時候,除了那乾巴巴的做愛次數(還是蘇珊自己計數後告訴他的),對蘇珊的身體細節完全想不起(唯一的例外是蘇珊的耳朵)。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來飲,也不過是153次,不超過兩年的浪漫時光,但保羅卻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從「我」轉變為「他」,並把它萃取提煉成自己唯一值得講述的人生故事。這該是怎樣刻骨銘心的體驗?

還好,巴恩斯在保羅回憶和蘇珊的愛情故事時,穿插了不少存在主義式的描寫,讓這個看起來很灰暗的故事散發出天鵝絨一般的明亮光澤。

摘兩處讓我笑出聲來,個人覺得很能體現巴恩斯機鋒、頹喪和幽默感的描寫:

「We don』t talk about our love; we merely know that it is there, unarguably; that it is what it is, and that everything will flow, inevitably and justly, from this fact. Do we constantly repeat 『I love you』 in confirmation? At this distance, I can』t be sure. Though I do remember that when, after locking the back door, I climb into bed with her, she whispers, 『never forget, the most vulnerable spot is down the middle』.」(p87)

最後一句話是雙關語,它除了那一層意思之外,還是兩人組隊打網球混雙比賽時,蘇珊對保羅指出的兩人配合的薄弱環節所在。兩人的故事也是從網球場生髮出來的。

『Good sex is better than bad sex. Bad sex is better than no sex, except when no sex is better than bad sex. Self-sex is better than no sex, except when no sex is better than self-sex. Sad sex is always far worse than good sex, bad sex, self-sex and no sex. Sad sex is the saddest sex of all. 『(p151)

你最好把它當作順口溜來朗讀。不過,你千萬不要因為這段話,就想當然地認為小說中有很多讓人臉紅心跳的描寫。完全沒有!

不能說這是巴恩斯的大作,但可以說它是這位英國老直男作家寫的一個很不尋常的虐心純愛故事。

靈山絮語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山絮語 的精彩文章:

TAG:靈山絮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