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湖人為何送給《紅樓夢》里林黛玉一個 「林懟懟」的外號?

江湖人為何送給《紅樓夢》里林黛玉一個 「林懟懟」的外號?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欲言又止

 來生

金南玲 

00:00/03:30

作者:高若

近來和友人閑談,提及黛玉,友人憤慨身邊竟有人說林妹妹動輒便傷春悲秋,淌眼抹淚,整一個抑鬱症患者。

聽罷此話,我不禁黑人問號臉,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竟對林妹妹有如此誤解?我們顰兒明明是大觀園第一段子手好嗎?!

林妹妹愛哭是事實,畢竟要「還淚」,但一提起黛玉就想到一張苦瓜臉,甚至和抑鬱症劃等號就顯然是誤解了。

曹公若泉下有知,估計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一)段子手林黛玉

實際上,林妹妹愛哭但更愛笑,是個活躍氣氛的小能手,比如在《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晴雯跌扇,引起怡紅院一場風波,眾人都束手無策,坐在那兒哭的時候,林妹妹進來一句:「大節下怎麼好好的哭起來?難道是為爭粽子吃爭惱了不成?」便讓眾人破涕為笑,化風波於無形中。

而且林妹妹又傲嬌又毒舌,愛說俏皮話,段子一籮筐,論起懟人的功夫,不是林妹妹謙虛,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在姐妹們的日常茶話會中,妙語連珠,懟人成趣。據不完全統計,林妹妹曾調侃探春是只鹿,戲稱劉姥姥是母蝗蟲,還曾編排寶釵把自己的嫁妝單子都寫上了,把眾人都給逗樂了,有她在的地方,笑聲永遠也不會少。

這樣的林妹妹,實在不愧江湖人送外號「林懟懟」,寶姐姐也曾忍不住擰臉,笑道:「真真這個顰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歡又不是。」

(二)抑鬱質氣質林黛玉

而抑鬱症呢?對於大眾來說,抑鬱症也許是最廣為人知的心理疾病,可以用最熟悉的陌生「詞「來形容。說熟悉,是因為近年來它出現在大眾視野的頻率越來越多,張國榮、喬任梁、崔永元等名人都深陷其中,難逃其手,說陌生,是因為大眾對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關於抑鬱症,目前來說病因未明,涉及到遺傳、神經遞質、性格特質等等多個方面,最典型的癥狀表現是三無、三低、三自。

其中三無,是指無助,無望,無用;三低,是指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三自,是自責,自罪,自殺。

而只因黛玉動不動就愛哭就把她貼上「抑鬱症」的標籤是一種想當然的想法,細究起來,林妹妹每一次的眼淚並不是無緣無故,或感懷身世,或觸景生情,這其實和林妹妹的「氣質」有關。

這裡說的氣質和我們平時夸人用的說某人真有氣質並不是一回事。此氣質非彼氣質,心理學上的氣質屬於人格範疇,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類似我們平時說的脾氣,秉性。

氣質是先天的,通常在心理學上把氣質分為四種類型,即膽汁質(坦率熱情、易衝動、直脾氣等)、多血質(敏捷好動、善交際、情緒不穩等)、黏液質(穩重內斂、理性、反應慢等)、抑鬱質(細緻善感、富於想像、易敏感等)。

看到這兒,肯定有人發問,那是不是抑鬱質就不好呢?所以在這裡強調一下:

氣質無好壞之分!

我們不能因為抑鬱質氣質類型沾了「抑鬱」一詞就認為不好。實際上,任何一種氣質類型都有其優缺點,而且一般來說純粹屬於某種氣質類型的人是極少的,大多數人都會兼有兩種或三種氣質的特點。

林妹妹是很典型的抑鬱質氣質類型,因此就很容易理解林妹妹為何這般容易觸景生情。

若是生活沒有拐個彎的話,林妹妹本可以有個很好的人生。她是姑蘇鹽課林老爺家的嫡出女兒,出身高貴,聰慧嬌俏,自幼被當成男兒教養,待到及笄,擇一人終老,死後,留下一樁奇聞,便是一生無淚。

可偏偏事與願違,父母的相繼離世,林妹妹便如浮萍一般寄人籬下,如此這般,直至淚盡而亡。

話至此處,也要為抑鬱症患者正名,抑鬱症不是矯情,不是做作,更不是軟弱!有這麼一種說法,說絕大多數得抑鬱症的患者通常都是好人,正因如此,他們才更容易抑鬱。

的確,抑鬱症患者往往會深陷負面情緒的牢籠,手握一柄尖刀,可刀尖卻習慣性地對著自己,但是這場「心靈感冒」,只要通過有效的治療干預,謹遵醫囑,一般都可以痊癒,所以,請不要把他們當成洪水猛獸。

最後唯願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被溫柔以待。

【作者簡介】高若,心理諮詢師,愛生活愛文字,把生活的點滴感悟分享給不一樣的你。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

小說散文類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里楊志是個什麼樣的人?
典故孔融讓梨中那個可愛孩子長大後性格怎麼就變了呢?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