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看到這篇文章後分享給父母:我需要你們更懂我!

孩子看到這篇文章後分享給父母:我需要你們更懂我!

魚缸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

一家公司里,幾條小魚放在一個魚缸里,好幾年了,竟然還是那麼小,於是人們認為,這魚就是這種小個頭。

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因為一時找不到魚缸,於是,就把他們養在院子塘里。沒想這些魚竟然長得很大。

魚需要自由的成長空間,人更是如此。家長常常幫孩子作出選擇,選擇學校,選擇衣服,甚至選擇社交圈,也因此,孩子沒有選擇,沒有思考。所以,他沒有創新思維,也不會有太多嘗試。儘管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卻無法讓他舉一反三,也無法讓他有更好的想像力。

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有一個鯨魚實驗。科學家有水裡放一堵玻璃牆,鯨魚和實物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地撞擊著玻璃,後來它終於發現,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段時間後,它不再撞擊了。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如是有玻璃牆的一樣,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人的習慣是被培養的,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而事實證明,一個好的習慣,會讓人走向成功,或者擁有好的心態。

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就形成了習慣。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

所以,家長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一個好的習慣,就是一筆財富,他會享受一生的。

狼性法則: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在教育界,有一個抽籤教學法。學生對原有的學習內容容易厭倦,因而學習就變得消極。

在日本鈴木老師的學生那裡,這種情況也正在發生。寅次是位聰明的學生,他學什麼曲目都比別人快很多學會。因而他不願再多加練習。鈴木老師知道,這對他以後能否成功很關鍵,沒有得到鞏固的課程,最終都無法學到更好。

正因為此,他對他的學生採用的抽籤教學法。將所有曲目編號,每堂課,讓學生都隨機抽一個曲目。這樣,寅次重新拾起了學習興趣,因而也更努力地練習。

假設一個公園,沒有假山或房子屏障,沒有曲折的道路,我們從外面就能一覽無遺,那你就不會對它有多少興趣。相反,正是有了這些,我們才原意進去了解了解。這就是好奇心。

夢想法則: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在一個實驗中,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圓。局長回答:沒有經過研究,不能隨便回答這個問題。

問到大學中文系學生,他們哈哈大笑,拒絕回答這個傻子就知道的問題;問到中學生,一尖子生回答是「零」,一個調皮生說是「英文字母O」,卻遭到老師的白眼。

最後問到一年級小學生時,孩子們爭先恐後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燒餅、是李谷一老師唱歌時的嘴、是老師發怒時的眼睛。

當家長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麼去做,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麼樣就行了,必要的,作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至於方法,讓他們去想好了。而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南風效應:修正主義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的力理更強大。他們約定,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北風冷冷地、張牙舞爪地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出馬了,它徐徐地吹,溫暖地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

南風為什麼勝利了呢,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被稱作「南風效應」。

人不可能不犯錯誤,任何錯誤,只要悔改,總可以回頭。心理學家說,一個錯誤一旦發生,就算再發火,它也發生了,我們要做的是,如何避免重複犯這個錯誤,並要收拾這個錯誤帶來的殘局。

另一方面,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一切都在嘗試與成長的階段,多加寬容,注重引導,不正是我們都需要的嗎?而如果,孩子並不喜歡與信任你,你說的一切都很難奏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業幫 的精彩文章:

被語言暴力毀了的孩子,長大了又能如何?
愛旅遊綠植,會吹拉彈唱,花樣百出的女漢子了解一下?

TAG:作業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