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買15萬左右的車子,這6個配置要看清楚

買15萬左右的車子,這6個配置要看清楚

如今,汽車的配置越來越豐富,十幾年前ABS還是亮點配置,到了今天,車身穩定控制、胎壓監測、全景影像、車載互聯繫統甚至自適應巡航等先進配置才是大家關注的亮點。汽車配置單上的項目越來越多,看得人眼花繚亂,只要預算充足,大家都會更傾向於購買高配車。可是車輛的配置不只是有了就可以,同一個配置,好用不好用之間,可是有著巨大的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同樣的配置,好不好用有什麼區別?

倒車影像系統是大家最常見的汽車配置之一,倒車影像系統的易用程度決定了這輛車對新手駕駛是否友好。

最好用的倒車影像應該具備畫面清晰、畸變小、配備隨動輔助線這三個特點。尤其是隨動輔助線,能夠準確指向的隨動輔助線相比於只提供車後影像的車型來說,在倒車過程中更加直觀,難度更低。如果倒車影像只提供固定的輔助線甚至不提供輔助線,那麼這套倒車影像系統的易用性就要差一些。

GIF

除了倒車影像以外,全景影像也是類似的情況,好的全景影像應該做到圖像拼接精準,能夠準確判斷車身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如下圖奧迪A8L的全景影像系統甚至可以提供車輛的3D效果,駕駛員可以進行滑動,自由選擇視角。

GIF

ACC自適應巡航系統算得上比較高科技的汽車配置,所謂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就是在定速巡航的基礎上增加「」定距「功能。在車輛行駛時,開啟這個功能,就可以按照設定的車距跟車行駛,前方沒有車輛時則會按照設定的速度行駛。

由於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會接管油門和剎車,因此ACC自適應巡航在跟車過程中加速和制動的力度是否合理是衡量一套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好不好用的標準之一。此外,能否準確監控與前車的距離,尤其是在前方臨時有車輛插入所在車道時,車輛能否及時做出反應也很重要。

GIF

衡量ACC自適應巡航是否好用還要考慮自適應巡航的工作速度區間,此前大部分配備自適應巡航系統的車輛都需要一定的速度才能啟動,隨著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車型可以實現帶跟走功能的自適應巡航,也就是在城市慢速跟車行駛的過程中,自適應巡航系統同樣可以發揮作用,大大提升了該系統的利用率。

自動啟停功能是不少車主上車就會立刻關掉的功能,這樣操作的原因就是自動啟停在頻繁啟動發動機的過程中會帶來令人不悅的抖動,而且由於啟動發動機需要時間,因此可能會影響起步時的反應,造成跟車距離被拉大,容易在擁堵路段被不文明駕駛員插隊。

好用的自動啟停系統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啟動速度快,抖動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相信這樣的自動啟停系統就不會令大家想要「先關之而後快「了。

GIF

自動泊車是指依靠車身周邊的倒車雷達,配合車載電腦,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等設備,幫助車輛自動完成泊車入位的配置。目前自動泊車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由駕駛員控制油門剎車和切換擋位,車輛自行控制方向;另一種車輛採用電子擋桿,整個自動泊車的過程車輛自行完成,只需要駕駛員進行監控。這兩者對比,當然是第二種方式更加先進一些,除了這兩種自動泊車形式上的區別,自動泊車系統是否好用還有更重要的區別。

衡量自動泊車系統是否好用一是看系統識別車位的成功率,二是看自動泊車系統能正常工作的最小車位的尺寸,識別率越高,能夠停入的停車位越緊湊,車主使用自動泊車系統的便利性越好。

GIF

輪胎是車輛上唯一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部位,輪胎的狀況直接關係到行車安全,因此越來越多的車輛開始配備胎壓監測系統。胎壓監測系統從最開始的只能模糊顯示胎壓高低,到現在可以精確顯示輪胎的氣壓,可以說是一處不錯的進步。

帶有精確數值顯示的胎壓監測系統除了可以監測胎壓,還可以在車輛行駛時及時檢查因為胎壓異常導致的車輛動態異常,並通過對輪胎進行充放氣進行排除。比如這輛大通D90,右後輪胎壓偏高,行駛過程中後輪傳來的震動比較大,適當放掉一些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GIF

汽車空調是每輛車都有的配置,也是大家日常用車過程中離不開的必要配置。汽車空調也會有是否好用的區別,除了大家熟知的手動空調與自動空調的區別外,空調出風口的位置,空調的其他附加功能都共同影響了汽車空調的好用程度。

GIF

這其中比較常見而且實用的就是後排空調出風口,後排空調出風口的設計可以使車內的溫度調節更加高效均衡,這也是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比較留意的配置。

GIF

沃爾沃的後排空調出風口設計在B柱上,這一設計比較少見,由於出風口位置更高,可以輻射的範圍更廣,實際使用效果比布置在中央扶手箱的後排出風口效果會更好一些。

GIF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部分車型在空調系統中還增加了加濕系統,空氣凈化系統等優化空氣質量的設計。

以上介紹的6個配置是我們日常用車中經常見到的一些配置,隨著配置的豐富,這些配置會越來越好用,部分比較稀有的高科技配置也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汽車上。在選購汽車時,我們的注意力要開始從關注「有沒有」向關注「好不好」轉變,畢竟有了這些配置只是開始,好用易用才能讓我們更好地享受舒適與便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車以後 的精彩文章:

15萬預算,90後最愛的合資車都在這了,最後一台優惠超給力
10萬落地買合資家用車,多數人會考慮這4台,省油、省心

TAG:有車以後 |